泥泞之上师与徒
“小何,走,上工地!”在老唐的吆喝中,两人风风火火套上雨鞋,拿上安全帽,一眨眼就在办公室消失掉。
“师父,咱们今天去那里呢?”“去水井坝转转,那是前几天咱们项目第一个进洞的面,是咱工程的门面,可不能出乱子。”在师徒俩的一问一答中,小何和老唐边说边匆匆坐上吉普车,随着尾气的消散,两人渐渐隐入宜宾邱场镇连绵的大山中。
这是水电四局向家坝灌区项目部对外协调部唐程春与新入职大学生何文杰每日的工作常态。作为项目部最深入一线的部门,每天来往工地便成了他俩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随着外出的增多,师徒感情愈加深厚,小何的业务也在一天天提高,从之前分不清项目部的全名,到现在18个工作面每个都能倒背如流,短短的一个半月,小何从老唐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第一次座谈
8月18日,是新员工入职的第一次座谈会。那天晚上,老唐作为对外协调部主任,给所有新员工讲了对外协调部的工作和职责。“我们对外协调部顾名思义就是与人打交道的部门,工程是跑出来的,不是在办公室里坐出来的。咱们这个工程是改善民生的国家重点工程,占地面积广,项目周期长。在前期工作中,征地是个大问题,如果征地工作不顺利,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面对一群刚入职的新员工,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老唐用最简明、最通俗的语言直击要点。说完后还特别问了一句,“咱们在座的有没有四川人,在这边和老乡沟通讲的都是四川话,会四川话相互之间的距离就近了,有了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第一次从学校进入社会,来到向家坝灌区项目部,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在第一次座谈会听到老唐的话,尤其是对外协调部是与人打交道的话,我就打了个咯噔,心里有些发怵。虽然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工程征地时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新闻,但那只是一个镜头,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今天却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刚进入工作岗位难免有些担忧,还好幸运的是,被分到对外协调部后有个经验丰富的师傅,在老唐的指点迷津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我一问,老唐一句话便能迎刃而解。”
第一次进场
老唐第一次带小何来到水井坝支洞时,这里还是邱场镇众多大山中平平无奇的一个小山谷。坡上是农田,谷里是鱼塘。从村道走进施工面只有窄窄的一条小土路,老唐带着小何穿过层层淤泥走进山谷。八九月是四川宜宾的汛期,几乎每天都是阴沉沉的。艳阳天虽然炎热,但不会形成洪涝,因此很多人都盼望晴天,遗憾的是晴天在这个季节只是一种奢望,可遇不可求,下雨让道路经常变得泥泞不堪。
师徒俩在公路上下了车,顺着小路徒步进入现场,一前一后,脚步一深一浅的走进山谷深处,与当地村民商量征地问题,与施工队伍商量施工细节。“别看我们项目挨着宜宾的邱场镇,但这里却地广人稀,住在山里的当地人零零散散、稀稀落落,全靠着山山水水养鱼种地赚点钱。所以征地后要保证老乡有经济来源,才能防止村民阻工,确保后续工作一路顺畅。”
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中,老唐指了指山坡。“这个坡以后要在这开洞,旁边的鱼塘将征来作渣场。这还只是18个工作面的其中之一,咱们的这个工作任务还很重啊,小何你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把这块地拿下的决心。”
听了师傅老唐的话,小何信心满满,因为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刚来的毛头小伙了,自从进入对外协调部后,他就成了工地上的常客,只要不在项目部,就在水井坝支洞。用小何的话来说,“水井坝都快成为我的第二个宿舍了,在那里的时间比在宿舍还长,应该在那里给我安一个床。”每每谈到这个事,小何总是笑呵呵的自嘲到。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在邱场这个环境复杂,天气条件恶劣的地方,长期驻扎在工地的艰辛不言而喻。
征地一直是工程前期最为棘手也最为重要的工作,面对漫长的前期征地谈判,如何与当地老乡、政府磋商解决征地问题,是决定工程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水井坝支洞是目前工程第一个进洞的工作面,但在前期的征地过程中,水井坝支洞实在是不容易。
“我们征地不是强拆,一定要和当地老乡商量好,每一次征地都涉及到老乡们的农田和鱼塘,如果没有和当地政府协商解决好,那就相当于断了老乡日后的经济来源,影响到他们的生活,那他来阻工也是理所当然。”在这一问题上,老唐一向看得很远,想得很深,分得很清,他心理明白,征地一事如果没有合理的赔偿与安排,没了经济来源的老乡,对工程后期开展是一个绝对的隐患。
第一次进洞
一个多月来,老唐小何两人为征地一事每天往返乡镇府和老乡家,征地在乡镇府的协调帮助下,终于取得了进展,水井坝支洞征地红线确定!“小何,上工地,开始准备进洞子了”老唐一如既往的大嗓子响彻办公室,随着征地工作逐步交接完毕,水井坝支洞可以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从前期准备阶段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老唐这一嗓子着实喊出了前期征地克服困难的豪迈!
9月24日半夜,老唐、小何和前方施工人员站在水井坝支洞前,旁边堆放着烟花炮竹,“准备.....开始浇筑”,随着施工管理人员的一声令下,工人们开始往支洞拱架上浇筑水泥,同时放在一边的炮竹也被点燃了,伴随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炮竹声,现场人员静静注视着这一刻。
从4月进场以来,人员、物资进场,前期道路施工.....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在盼望这一刻,这一刻期待太久,今天向家坝灌区工程终于迈出了重要一步。“小何,把现场的照片都拍下来,为了这一刻,咱陆陆续续弄了将近半年了!这一刻终于等来了。”
“以前是老唐带我去工地,现在随着开的面越来越多了,咱们部门目前是一人驻扎一个工地,我替老唐把水井坝这活接下来了。”小何自信地说到,在师父老唐的带领下,如今的小何已经“变”了,“变”成了项目部在水井坝支洞施工面的负责人,这就是老唐的教导,小何的进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