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心通了
金秋九月,风光秀丽的黑海之滨,由水电十六局承建的格鲁吉亚ZC公路项目正式移交,为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ZC公路宛如一条金色绸带,铺就了连接欧亚的国际交通枢纽,也体现了中格双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中国电建扎根当地,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分享先进工程技术,服务当地社会民生,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书写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动人故事。
电建实力焕发古丝绸之路新活力
2010年,水电十六局承建位于哈舒里的RIKOTI公路隧洞修复工程,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格鲁吉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2017年,这支在环黑海地区披荆斩棘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工程建设团队回师故地,承建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ZC项目。
E60 高速公路是格鲁吉亚目前最大、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该国唯一贯穿东西走向、连接亚欧的国际交通纽带。ZC项目作为全线重要组成部分,包含ZC6和ZC2两个标段,全长7.7公里。
ZC项目路段均位于开阔地形向山地过渡区,低温多雨,地质灾害较为多发,施工过程中面临前期施工进展滞后、劳动力资源短缺、滑坡体段加固施工等一系列难题。
困难再多再难,也要迎难而上,除了胜利,别无他路,这是十六局人驰骋海外二十年的自信和品格。
“劳动铸就水电梦,竞赛汇聚员工情”立功竞赛活动号令声起,全体建设者不舍昼夜,顽强拼搏,比原定计划提前三个月完成全部抗滑桩施工,桥梁墩柱施工月平均120米,土石方开挖月平均12万立方米。
严格项目建设过程管控,及时实施技术变更,紧密配合业主需求,畅通各方沟通渠道,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2018年5月17日,首仓主体混凝土顺利浇筑;
2018年6月20日,首根桥梁桩基浇筑顺利完成;
2018年8月12日,首座桥台正式开始施工;
2018年10月6日,涵洞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2019年6月2日,完成全线33米T梁架设任务;
突出的施工管理能力,赢得了世行的信任。
2019年9月30日,世界银行将E60高速公路ZC2标段第一路段全长1.9公里授标中国电建承建。这是水电十六局首次获得世界银行议标增项工程,也是中资企业在格鲁吉亚获得的第一个议标增项项目。
战“疫”中前行彰显电建速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项目履约带来巨大挑战。
ZC公路项目互通与现有贯穿第比利斯到巴图米主干线相连接,白天车流量大。项目部只能利用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封闭交通的这段时间抢工程。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项目部员工仅用两个晚上就顺利完成匝道和转盘交通。
——项目施工进度和完成情况如此之好,再次让我见识了中国电建的实力。格鲁吉亚公路局副主席专程驱车察看现场后评价道。
——你们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完成了。工程师称赞道。
——他们真的是一支靠得住的队伍。业主代表激动说到。
单幅11米宽混凝土路面日平均摊铺320米;两个月完成35万方砂岩开挖;22名中方员工8个月完成6738万拉里产值……这是疫情下项目部交出的答卷。
电建智慧奉献中国方案
“平日里如碧绿的翡翠,丰收时着金色的盛装。”金秋时节的格鲁吉亚,沃野千里,一望无疆。
科学先进的中国技术,让ZC项目成为一颗闪耀的明星。
ZC公路项目共有5座新建桥梁,U型梁在桥梁建设中少见且项目需求量大。项目团队综合考虑后,总结施工方法,优化施工工艺,自行生产出了成型好、质量高的U型梁。优化设计生产出的U型梁得到了格鲁吉亚政府和监理方的高度赞赏,也吸引了世界银行等投资方多次前来观摩考察。
格鲁吉亚公路局副主席伊万专程带领格鲁吉亚技术大学40 余名大学生来到项目借鉴学习。
大学生玛瑞在参观后激动地说,“我们走进施工一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中国电建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中国工程的“独特魅力”。
属地化管理,是项目团队积极分享先进技术,推动中格双方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在项目建设高峰期,属地化率高达87%。
测量员吉噶,格鲁吉亚土木专业大学生。刚来项目部时,他的理论知识丰富,但经验欠缺。项目部便为他私人订制了一位中方老师,施工现场手把手教实践。如今,他不仅能够灵活掌握使用测量仪器,还能独立完成测量工作。
这支平均年龄34岁,青年员工骨干占比65%的年轻团队也是环黑海区域迄今为止没有员工离职的项目。
巧手编织中格友谊纽带
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惠及社会民生,是“一带一路”的精神要义,也是ZC公路项目团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
帮助当地政府修复道路,多次慰问孤儿院孩童,共栽绿色常青树……一系列关怀社会、共建和谐的善举,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尊敬,也受到了格鲁吉亚政府和中国驻格大使馆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格鲁吉亚ZC公路项目建设,不仅是中格经济层面的互利共赢,更是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相遇相知。
30来岁的当地员工塔玛乐,原本是当地的一名老师,靠着每个月300拉里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很拮据。来到项目部后,收入翻了一倍多,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眼界也更开阔了,如沐春风般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是中国电建让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项目部的老修理工达利一脸憨态可掬的笑容,总能给中方员工带来快乐和温情。
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让这里的百姓生活得越来越有精神,越来越有干劲,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路通了,心通了。水电十六局用匠心在黑海之滨演绎的精彩故事正散发着绚丽光彩。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