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山到高处人为峰

  2020-08-01 14:50:26    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陈忠
A- A+
电力18讯:

从老挝丰沙里省奔诺县爱乐村至南欧江七级电站坝址,进场公路到项目需4个多小时,往返一趟需9个小时,180多公里,进场路的最高处与项目所在地海拔高差接近500米。这里不是景区,风景却胜似景区,没有平坦的观光道,而是一峰淡似一峰的山水,一程高于一程的山道,一弯急过一弯的云端之路。

有这样一支建设大军,他们从2015年就开始长年驻扎在这美丽的云端之下,建设着气势恢宏的南欧江畔的七明珠之一——南欧江七级水电站。他们长年奋斗在这高山白云环绕的舞台,一直没有停歇,坚守在山岭下的项目工地,同时,也把“家”安在了这里。

进来就不想再出去了

“进来就不想再出去了,出去就不想再进来了。”在与项目员工聊天时这是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背后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长年从事水电建设的员工应该都听老前辈们说过:“风景越是漂亮的地方,条件越是艰苦。”在这里--七级电站项目建设工地就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南欧江七级电站项目部营地就驻扎在距离坝址2公里的一个山顶上,海拔400多米,背靠大山,面临深谷。这里空气湿润、植被茂盛,由于雨水十分充沛,项目营地常年被云雾缭绕的雾气包围着,从项目部屋顶望去,巍峨的七级电站大坝就矗立在眼前,云海奔腾宛若仙境一般。

因为云雾长年缭绕,所以大家给项目营地所在地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神仙呆的地方”。云海胜景边,就是这些项目建设者的“家”。

“在这里待着想家吗?”“想啊,当然想,主要是回躺家的路途太远了,这段时间由于疫情影响,加上项目工作比较忙也走不开,也只能想想了。”“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项目上的兄弟们早都成亲人了,跟家也差不多。”这是笔者与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董振聊天时的一段对话。

“我们这里风景好是好,就是出去进来一趟太不容易了!”负责项目食堂的钟师傅说道:“每次给我们送菜的司机说,进项目一趟太不容易了,每个月送菜车轮都跑坏好几个,不是老板给我加了钱,我可真不愿意跑。”

在主体承包商水电十五局项目部的一个仓库里,堆着一大堆备用轮胎。笔者好奇的找到他们办公室小杨问道:“你们准备这么多备用轮胎干吗呀?”小杨回答道:“我们机电物资部门,有时要到丰沙里省城里采购一些设备物资急件,出去一趟上山下山翻山越岭的,皮卡车炮的比较勤,由于进厂公路铺的是石子,轮胎特别费,两三个月就磨平了,我们修理车间也忙不过来,有时车轮磨平了几个司机就相互帮忙自己换了。”“咱们这儿的老挝籍司机可个个都是开车神手,技术真是很好,我们在国内的路开习惯了,这进场路驾驶水平一般的还真不敢走呢!”小杨补充道。

项目安全总监孙志鹏说道:“前天去查岗,有个老挝当地驻军战士说,他已经也快3个月没有出过项目回过家了,还有个战士因常年驻守项目,这两天媳妇正闹离婚呢!听到这话,我心里还真不是滋味。但是部队探假也有规定,他们也必须遵守。”

“自2018年1月我们搬入了项目新的永久营地,我们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及大改善。整座营地在规划、选址、设计、建设过程中,以‘海文化’、‘暖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海投特色文化理念融入其中。篮球场、羽毛球馆、健身房、职工之家等一应俱全,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一个文体活动空间,工作之余大家放松心情、强身健体。还有海外项目集体式的生活模式,也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团结和谐空间,使沟通了解更为到位、深入,‘四位一体’组织管控优势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大家在项目上也感到工作、生活比原来舒适多了,所以呀,大家进到项目也就不想再出去了。”孙志鹏感慨道。

这条路,让当地的人们走向繁华和幸福

当笔者把这几天在项目的所见所闻向七级电站项目联合党支部书记冉龙武进行了述说。冉书记笑着跟我们说,虽然进场公路路况条件没有那么好,你可别小看这93公里进场公路,它可是我们的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在老挝的雨季,最怕的不是别的,就是这条93公里的路,维护、保通任务十分严峻。作为七级电站唯一的陆路公路,进场公路对七级电站各类设备物资的运输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条蜿蜒曲折的道路构成了七级电站的“血脉”,向项目现场输送“血液”,工程建设的所需物资都靠它呢,它也是整个流域梯级电站进场路中最长的一条,你不亲自去体验,可感受不到它的厚重。

据冉龙武介绍,为了七级电站当地移民村哈欣村出入交通便捷,南欧江七级电站在建设之初,还为其修通了村庄与进场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在雨季到来时,当地村民倍加珍惜这条路,会自发地维护修好的路,确保不会被雨水冲坏。如今,沿着这条路走,你会不时发现路边新开的小卖铺、餐馆。

“这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道路,更是村民们的致富之路、希望之路和梦想之路,这条路带给我们了动力,有了这条路,咱们山区的人就能更近地感受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每遇到项目中方人员,项目部的司机阿龙都会用汉语动情地说。

当我们在村里进行走访时,当地村民用中文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中国朋友,你们好”。

“要致富,就修路”,随着南欧江七级电站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所建道路状况的不断完善,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及大改善。进场道路大大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经济发展,居民种植的香蕉、橡胶、稻谷、牛羊等作物牲畜现在都能及时运送出去,甚至有生意人直接到村寨中收购,极大刺激了当地经济。这样看来,这条进场路,不仅满足了项目生产物资的供给,促进当地发展,更像是一条丝带,连接着中老两国深厚的情谊。

项目建设者在这群山之巅和河流溪谷之间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沿着他们的足迹,每到一处都让笔者感动。笔者深切感受到了建设者长期坚守项目的不易,同时也见证了项目建设和生态移民工程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的可喜改变。

天擦亮,笔者准备离开项目,拉开窗帘,只见云雾正从林间升起,阳光也正穿过云层照在项目营地。此时,项目建设工地已人头攒动,施工的机器又开始轰鸣。


远眺云海环绕间的南欧江七级电站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