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异国23年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题记
他有37年的职业生涯,其中23年在异国度过。
在电建市政公司“走出国门三十年”统计中,他的海外工作时间最长。
23年里,他闻过长满热带花草树木海岛的上湿咸的海风;曾在恒河湍急的水流中激流勇进;难忘那浩瀚沙尘中身着白衣袍的中东朋友;仍会时常想起那个总是叼着雪茄的美国咨询、还有茂密雨林里说来就来的滂沱大雨……
他就是现任市政公司测量总工的周世永。
时刻将沉甸甸的责任装在心中
37年的测量生涯,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工程建设发展的见证者;他是市政集团“一带一路”建设中奋勇向前的参与者;他始终坚持扎根一线,参与了公路、桥梁、大坝等共计23项工程。
“1983年2月,一到公司测量队,我立马将校园里学到的测量知识运用起来了。”周世永回忆道,“头几年去了好多地方,山西能卷起沙尘的‘大黄蜂’T20车队,南四湖挖泥船上的水上测量……”说起当时热火朝天的景象,周世永眼里放着光,激动地用手比划着,听上去令人心潮澎湃。
因为本身是测量专业出身,“根正苗红”且专业技术强,每到一个项目,领导就安排周世永负责测量工作,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测量工作的喜爱,周世永沉下心来,不断积累测量设备使用经验和工程测量实践经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
“头一天晚上要通过内业工作,把第二天的数据、图纸准备、分析工作做好,到了现场之后,要跑起来抓紧时间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对照。”1987年秋,周世永参与了当时隶属水电部直管项目、被称为“通天工程”的河北岳城水库加固项目。岳城水库是当时全国50个危险水库之一,也是国家一级水库,项目建设目的在于将防洪标准由300年一遇提升到千年一遇。
该项目是公司承担的第一个部内大型综合项目,作为测量队副队长的周世永,负责测量和试验这两项在工程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工作,“测量负责控制每一项的尺寸形状,试验要对实体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两项加在一起,我成为了整个大坝的质量把关人。”周世永并未正面回答我对于“工程哪里困难”的问题,相反他这样骄傲地说:“虽然很忙,但都克服过来了,只要把工作当成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就行。”
以近乎严苛的标准测量每一个数据
早在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周世永就想跟随公司的脚步,去国外看看,1995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带着测准每一个数据的严谨和对海外项目的期待,走出了国门。
这一晃,就是23年。马来西亚、孟加拉、斯里兰卡、安哥拉、卡塔尔、沙特、刚果布、巴基斯坦等八个国家,周世永都去过,留下了他扎实、勇敢、不断挑战自我的工作印迹。
“我们把3-4毫米的细钢丝当做直尺,开着船,在看不到边际、水流湍急的河中央测量。”回忆起2000年在孟加拉帕克西大桥边坡防护工程时的场景,周世永摇着头说道。“帕克西大桥位于恒河下游,水位高且急,刚去的时候测量工作进度非常慢,开船的人、测量的人、扶着钢丝的人,再加上测数据的人,一个点就要费这么多人力,测量效率太低了。”眼看着紧迫的工期和繁重的工作量,周世永虽然焦虑,但并未放弃寻找新办法。
他从兄弟单位打听到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确定设备的高效和便捷性之后,向项目领导汇报并着手开展起来。不久,挖泥船就安装上了当时最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测深仪和配套的LDD软件,开挖断面的位置、开挖深度及坡度等有关数据便可以实时同步更新,测量效率大大提高。
新设备并没有给周世永太多学习时间,全英文界面的LDD软件,周世永耐着性子,通过对国内测量软件的熟悉,再加上查字典,很快便一个个掌握了。
当时已经40岁的周世永面对“拿下”的测量软件LDD,非常有成就感:“学会新东西感觉很高兴,就算是现在,咱们单位会使用这个(LDD)软件的人也只有三个呢。”
设备的更新让周世永变得更加严谨,这个戏称测量是“先行官”“实干官”“监测官”人,每个工作环节都不曾掉以轻心,自然,对于团队的管理和要求,他也有一套独特的“絮叨”大法。
“百宝库”“埋炸弹”的发明者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早在“一带一路”测量多年的周世永,已经成为市政集团南亚测量负责人,除了对测量工作的把控,他还需要管理这个年轻的团队。
说起自己像父亲一般的师傅,设计院测绘中心副主任宁新龙可是有说不完的话:“在巴基斯坦纳拉渠河道修复项目的时候,我们几个年轻人在背后都会议论这位‘啰嗦’的领导,不过现在想起来,才发现周总说得都是真理——细节,会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在巴基斯坦纳拉渠项目早期,测量人手严重不足,在公司支持下,周世永组建了十个人的测量队,并将他们分成五个组,进行不同挖泥船上的测量和内业工作,并按需配备测量设备。
对于这些年轻人的鞭策,周世永选择从细节做起:“我会在数据里‘埋炸弹’,然后提醒他们好好检查;同时还会从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每个细节入手,进行‘耳濡目染’式的说教。”周世永坚定并且不厌其烦地跟我强调这一点。
宁新龙就曾被周总埋下的“炸弹”坑过:“周总安排我做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包含一些数据部分,我做初稿,周总修改以后让我再检查一遍,因为数据是自己做的,我自认为领导已经检查过没问题了,就只把文字部分看了看很快答复说没问题了。没想到,周总把一个数据的小数点挪了一位,由于我没再次确认,所以没发现。”这件事对宁新龙影响很大,领导的“炸弹”和自己的大意,让他将细节的重要性深深印刻在了脑海里。
周世永经常和新来测量队的学员强调:“不管以前在哪个项目,用过什么仪器,到这里都要从基本操作学起,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只有遵守操作规范,才能得心应手,在工作中才不会出现差错。”这位严肃的师父不仅会“埋炸弹”,他还带领测量团队,结合了南亚区域项目特点,建立了测量“百宝库”,包括仪器使用指导、专业英语单词、常用软件使用方法等,给新加入成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
难忘“一带一路”沿途风景
说起在“一带一路”的测量经历,让周世永难忘的有很多:“在巴基斯坦有个在河对岸芦苇荡里测量完了就关掉对讲机的小孩;在安哥拉道路进行前期测量时,因为饭后来不及休息,一下午都有一种面条在肚子里晃的感觉;到达孟加拉的第一天,我和同事三人住在刚调往现场的一个集装箱里,没有水,没有电,睡觉的时候漆黑中散发出来的三合板的刺鼻气味;在马来西亚管线线路踏勘中,扑面而来的原始森林中潮热的气息。”
曾经一个人背着两台经纬仪和两个脚架的周世永,面对领导交代的任务,从来都不说“办不到”,只管潜心琢磨和抓紧时间往前赶,在测量这项非常艰苦的行业里,周世永通过扎实的努力,不断提升、不断收获、不断更新自我。
市政集团在“一带一路”承建的很多项目,周世永都有着如数家珍的回忆,在巴基斯坦卡西姆燃煤电站的测量管理时光,在PKM高速公路上参与施工的皮卡车扬起的尘土……他的工作内容由一个个测量数据构成,他的工作业绩和价值由测量给项目带来的收益体现,他的工作成就来源于参建的工程一项项建筑大奖的获得。
在管理阶段,他甘为人梯,为公司南亚区域市场和设计院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踏实肯干的测量测绘人才,让“不甘落后,争创一流,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企业优良传统接力相传。
他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最好的安排。”
采访结束后,59岁的他高兴地跟我说;“退休之后,我打算去上个大学。”
巴基斯坦纳拉渠项目测量团队合影(蓝色衣服为周世永)
2000年,周世永在孟加拉帕克西大桥项目现场进行测量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