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汇聚在波斯湾的电建青春力量
四月的沙特,在国内快要入春的季节开始酷热难耐,过春度日如度夏,在这种环境下你能在户外切实的感受到“流出多少汗,黑肤多少度”,但即使这样艰苦条件下,依然有这么一群爱岗青年奋战在海外项目工地一线。
“无畏战士”,争当男儿本色
“工地上的事情还多着呢,我得赶紧去盯着开工了,不说了不说了,有什么事情晚上回去再谈”匆匆挂掉母亲关切自己打来的电话,烈日当下的王增滨又开始了工地前线的奔波与“历练”。
“hello,my friend!”这是这个近1米8的壮汉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带着家乡口音“地道”英语,再回头看看这个身材“魁梧”的胖哥,这个音颜反差,经常让同事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是个为数不多来自延边的吉林汉子,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工程,从他所学专业的角度上来看,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水电人,作为2019年新生参加工作以来,他的每一天就这样,风风火火的跑遍工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随时都在磨练着自己意志,学习着新的施工技术知识。
初到工地的时候,他发现平时所学的知识与现实施工技术不符,自己在书本上所了解的施工工序与技术熟悉程度远远的达不到一个普通工人所掌握的水平。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这个小伙冷静地分析了自身的优劣势,充分展现出水电男孩的不急不躁、务实求进、勤学好问的特点。小到设备吊装,大到围堰防渗墙开挖浇筑工艺,从师兄到师傅,从工程技术部到施工工区以及各个部门,每一个搞不懂的问题,王增滨都以“无畏战士”精神求“战”到底,打破自我技术问题与困扰。他的求学精神深得同事们认可,大家都知无不言。
经过半年的高强度快速“历练”后,王增滨现在已经可以独自管理工作面,还能发现工人们不合规操作或不安全行为。
沙特国王港项目是中东地区目前施工规模最大的工程。能在半年时间掌握独立管理好一个工作面并有效地应对各种施工难题和突发情况的能力,王增滨用勤奋和努力向大家宣告了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建设工程师的决心。
“夜间使者”,实现自我突破
在沙特国王港生活营地的一个房间里,夜幕至下已久,四月闷热的空气让人昏昏欲睡,隔壁的房间还不时传来呼噜声,时间已至凌晨一点,一位青年依然坐在屋内的电脑前敲打着一个个表格数据。作为他的室友,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多少次从听见这个声音,只能依稀记住那一个每天在同一个时间还在敲打键盘的“闹钟”声。
陈涛来自四川成都,他是沙特国王港项目部的一名人力资源管理精英,为人幽默,与人善合,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涛哥”
2019年的夏天,在水电五局的征召下,陈涛踏上了去往沙特的末班飞机,成为了沙特国王港项目工程经理部大家庭的一员,在那班飞机上起,他便开启了与国王港项目并肩同行的旅程。
在与大部分职工相比,陈涛更能吃苦耐劳,更能虚心求教,以至于很快就够成为综合部的一线骨干,这是我对他的切实感受,没有多少人能够像他一样做到自我突破,食寝忘我的状态。
来到沙特项目的半年间,陈涛参与了项目部2019年度全员考核工作,配合部门领导在第一时间完成了资料上报与信息制表收集,首批第三国直招人员网络筛选会,历时一个半月,与部门同事共同完成了第三国直招人员的考试和面试工作等等系列重大工作节点,对于人力资源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参与每个外籍员工招聘前,他都会认真调查出不同国家的劳务人员出国政策,深入研究沙特当地的用工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调研不同国家的用工市场,比较不同国家的用工价格,以在第一时间完成领导交接的工作。有时怕耽误上报资料的时间,陈涛经常连午餐都赶不上回营地吃。
“先锋力量”,奋进只争朝夕
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作为不敢冲则会一事无成。
唐豪,2019年毕业大学生,他到沙特国王港项目部工作已经快近一年的时间了,一直在项目综合部从事后勤物资采购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表面了他的扎实可靠。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的时刻,项目部的任何杂事中都能看见他的影子,小到帮同事组装床板,大到会议室视频设备调试与布置,他都能得心应手,当宿舍热水器坏了,不论什么时间,只要同事一个电话,他就以最快时间赶到,通知师傅对热水器机进行维修,从不叫苦叫累。每天的早晨,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系各个外籍人员办理项目部批准的工作许可证与进门证,编写后勤物资采购计划,办理所购物资的清单项与资金支付等等工作,每天奔波在外出物资采购与办公室业务办理之间,无论是休息日还是夜晚时分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唐豪,你去朱拜勒采购一下这些清单的东西,路上要注意安全”“好的,我马上就去”接到采购任务的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发,顾不上吃饭的时间,当中午同事们休息时,带着墨镜遮阳帽的他,顶着40度以上的高温奔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宿舍热水器坏了,不论什么时间,只要同事一个电话,他就以最快时间赶到,对热水器进行维修,从不叫苦叫累。在大家的眼里,唐豪的对后勤采购与个人的付出是相当的大。
“唐豪,你每天都这么跑,工作这么多,什么时候找人给你分担下啊?”
对于同事关心,唐豪只是笑了笑说:“习惯了就好。” 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桩桩、一件件极其普通、极其平常,但对项目员工来讲却是极为重要的小事。
与他一样,在沙特国王港项目部,有一批甘于在一线磨砺青春,乐于吃苦奉献的爱岗敬业青年群体。他们是扎根施工艰苦岗位的青年力量,也是企业发展的新生希望,在艰苦的施工一线,远离家乡与城市所谓的人生景致,他们或是把责任当成习惯,或是把苦累当成磨砺,或者把付出当成快乐,生动诠释了青年员工爱岗敬业的闪亮一面。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