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苏丹上阿特巴拉项目部蔡江的初心和坚守
2015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之际,第九届青年论坛在巴黎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庆祝论坛开幕,发去了一封致青年朋友的贺词,习主席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
也就在此时,从西华大学毕业的蔡江刚好来到了中国电建集团在苏丹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项目。
服从安排,新起点上的有心人
每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心心念念的人生目标,蔡江也是。刚到项目部时,蔡江由于学的专业是工程管理而被分配到合同经营部,满心欢喜的他正准备按自己的计划拜师学艺时,安全环保部唯一的一名大学生因为家中有事急速退场了。为了填补这个岗位的空缺,项目部决定安排蔡江接替这份工作。
面对不理想的岗位,不对口的专业,蔡江也曾在心里拒绝过,但犹豫过后他觉着,服从项目部的工作安排是自己踏入工作岗位后首先要摆正的态度,只要自己用心努力去做,也许自己会喜欢上这份工作。
从此,工地上多了一个戴着红色安全帽,穿着红色安全职业服的年轻人,他比一般人更勤奋,上班来的早下班回的晚,因为现场需要他尽快熟悉,工作等着他尽快上手。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这份工作,蔡江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工作上,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设置,再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以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等,别人下班后休息时,他却捧着书本在学习;同事晚上娱乐时,他却在参加网教课强化培训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个月系统规范的学习,蔡江终于顺利通过了项目部组织的考核,独自走上了工作岗位。
攻坚克难,强者永不言败
在国际化大环境中,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是海外项目最薄弱也是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苏丹虽然被联合国列为极不发达的贫困国家,但上阿特巴拉项目所用的却是发达国家的HSE管理标准,针对安全、环保以及保健设施设备的要求,招标书中指明要具体到种类和规格;对劳保用品、常用药品、驱蝇灭蚊药品,也要详细到产地和有效期,同时对现场备品和备量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
由于项目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海运物资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当地采购又受到苏丹国物资匮乏的限制,恶劣的自然、经济环境给HSE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监理和业主工程师每月的安全大检查中,这部分往往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只要检查出不合格项,就一定会给项目部开具不符合项报告NCR。大家都知道,关闭一项NCR是要付出超常规工作几倍的努力。对此,蔡江不是没有动摇过从事这项工作的决心,特别是主体工程完工后,中方管理人员大量退场,许多岗位开始聘请外籍雇员替代,基于“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双达标的要求,项目对HSE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观环境无力改观,外部资源缺少保障的情况下,蔡江真想退场走人或者换个岗位发展自己。
夜深人静,想起自己曾经的初心和奋斗目标,想起项目部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期许,想起一起面对困难仍在努力的同事,蔡江慢慢地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生活的一大乐趣便是完成别人认为你不能完成的事;坚持就是让自己变的有动力的同时收获自己内心想要的”,抱着这种信念,蔡江开始以更加热情的态度和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消缺处理工程中。工作从不败强者,在蔡江的不懈努力下,现场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得到责任方大加赞许,部分NCR被关闭,蔡江也被评为2018年度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生活就是这样: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我留下来,关键时刻临危不惧
2018年10月,蔡江在不断的政治学习和思想锤炼后,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时,距离习近平主席发表贺词正好三周年。三年的时间里,蔡江始终不曾忘记习主席在贺词中对青年朋友寄予的厚望,也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2019年4月苏丹国发生军事政变,苏丹首都喀土穆以及包括距离项目现场百公里近的加达里夫省在内的多个州府、城市爆发大规模的民众游行示威活动,愤怒的苏丹民众因为粮油等基本的生活物资供应得不到保障,持续不断地在街头焚烧汽车、加油站、商铺等。为了控制局面苏丹安全部队动用了武力平息暴乱,整个苏丹处于无政府的动荡时期,恶化的政治局势一触即发。此时,项目部也因为当地柴油供应紧张开始大时间段停电断网,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紧急要求所有在苏的中方企业,尽快将中国公民撤离回国。面对这种危险局面所有员工的心里都是焦灼不安的,一方面不知道自身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回国与留守的矛盾选择,因为项目部必须有人要留下来看家护院,以确保集体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任务是艰巨和危险的,每个人都明白留下来意味着什么,关键时刻党支部决定:群众和年长者先行回国,党员同志最后撤离。蔡江做为一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进步青年,被项目部列入留守人员名单。
为了安慰期盼着他尽快回国的父母不再过度担心自己,蔡江善意地隐瞒了现场的一些状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报平安不报忧;对于未婚妻的关切询问,蔡江也是能不说尽量不说,不能不说时就少说或者转移话题。5个月的时间,蔡江不仅承担了项目部的安保工作,保持着与国内联系的沟通渠道,还负责着电厂的安全运行,以及雨季电站的防洪度汛工作,他与项目部其他留守职工一起挺过了苏丹最危险的橙色预警阶段,捱过了该国经济最紧张的物资封锁时期,最大限度地确保了集体和个人财产的安全,直到苏丹安全形势趋于平静缓和,社会治安及秩序恢复正常。
坚守,考验的是一个人担当与品质,关键时刻的临危不惧与撑得起,诠释着一个青年对梦想最执着的追求。
如今项目部复工在即,蔡江委婉地拒绝了朋友请他退场换项目的邀请,决意在上阿特巴拉项目坚守到底,与苏丹雇员一起同甘共苦,善始善终将剩余工程做完,开好头、收好尾,确保项目按计划移交,为苏丹人民上交一个完美无缺的水电站,同时也实现自己在海外“一带一路”项目上,用青春放飞梦想。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