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山东一建:三代人的“电建情缘”

  2019-12-22 19:24:28    来源:山东一建 彭萃萃 任师良
A- A+
电力18讯:

2019年5月,90后“电三代”刘佳琨参加了山东电建一公司招聘,并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刘佳琨的爷爷、父亲和母亲都曾是电建成员,从小对铁军文化的耳濡目染,萌发了她对电建人的敬慕和向往。

作为电建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作为从艰苦岁月里走过来的老一辈电建人,刘佳琨的祖辈、父辈两代人见证了中国电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刘佳琨说每次回家,她最喜欢聆听长辈们讲述电建故事。

爷爷那一辈:建国初期,电建艰难百战多

刘佳琨的爷爷是1958年初中毕业后,正赶上当时的山东电力工业局基本建设公司第一工程处招工,爷爷就毫不犹豫的报了名,笔试后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电建工人,两年后山东需要紧跟全国的经济建设的步伐,随即成立了山东第一家电建公司,即山东电力工业厅火电建设第一工程处,也就是我们公司的前身,作为山东电建的先驱,公司是山东电力开发的先行者,为山东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这也是那个年代百业待兴的新鲜血液来源,为以后山东电力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和技术财富。

据刘佳琨爷爷讲,那个年代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当恶劣,中国当时内忧外患,全国人民都挣扎在最基本的温饱线上,生活上的一切需求品和物资都是计划限量供给,电建单位也无一例外,资源受限,全靠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当时的工地,在宿舍帐篷外有菜地,有养猪养鸡场,真正发挥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爷爷说淄博辛店发电厂工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为防止动乱和国内形势不稳定的因素,把当时的辛店发电厂定义为备战电厂,一期工程是两台前苏联支援给中国的两台100MW燃油机组,二期工程是两台200MW燃油机组,也是靠前苏联支援,在那个年代是相当先进且大容量机组,从1968年选址到1973年达到进驻整整用了5年时间,因为选址在三座山的山沟里,没有路,没有水,工地如同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荒无人烟。没有路什么也进不来,电建人开山劈地,硬生生的在两座山中间凿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存之路,然后又开辟出一条铁路,运送设备和燃料。可想而知,那时没有切割机、电动机械等工具,全靠人拉肩扛、牲口拽,工具是锯弓、锉刀和架子车,也都是自己打造的,白天黑夜的赶进度,就跟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点向前掘进,没有人叫苦喊累,除了吃饭,就是干活,就怕比别人落后,每个小组以干的进度为荣,抢着干偷着干。工程自1973年6月开始建设,1974年10月首台机组发电,1977年1月全部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刘佳琨的爷爷从1958年参加工作,一直到1998退休,在施工一线一干就是40年,对参与建设的项目,爷爷总会细数家常,也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父母那一辈:结缘电建,见证电力强国的崛起

刘佳琨的父亲是1986年刚毕业就进入刚组建的电力三公司参加工作,子承父业,在父亲的影响下,加入到电建大家庭,选择了艰苦的焊工行业。从那时起,立志成为一名电建工程师的梦想就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

当时正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电力蓬勃发展,电力工业连续每年新投产发电组都超过10000MW,从1987年仅用了7年时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翻了一番,跨上200000MW的台阶。1995年后仅用了5年时间跃过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经济大国,在1996年底跃居世界第二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工程项目不再是计划安排,市场需要自己去开拓。走出家门,也是顺应当时的潮流,刘佳琨的父亲作为潮流中的一员,跟随父辈的足迹,坚持奔赴在潍坊、临沂、日照等项目建设一线,也如父亲一般将一切奉献给电建事业。作为第二代电建人,他亲身感受了当时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施工工艺和父辈当时施工的发电厂已是天壤之别,他领略了一个又一个电站建设的艰辛,有过灯火透明的彻夜鏖战,也曾三伏、三九天为信念而战。谈及一路走来的汗水和付出,刘佳琨的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所有的一切艰辛都会在机组并网试运行完成的爆竹声中释然”。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刘佳琨的父亲在电建行业工作了12年之久,他亲身体会并见证了一座座现代化电站的变迁。也因此与同在电建工作的母亲结缘,从相识、相恋、相守,一直相互陪伴,转战大江南北。直到1998年,因国家政策调整,父亲母亲去了发电单位,但也没离开电力行业。

“萌新”这一辈:儿时梦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刘佳琨在大学选择的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同学们有的应聘到企业成为技术人员,有的选择自主创业。而刘佳琨在职业规划时,想到了儿时的梦想。

“我出生在电建家庭,爷爷、爸爸和妈妈都是电建人,加起来为电建事业贡献了60多年。我要接过接力棒,继续为电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聘时刘佳琨对面试官这样说。

刘佳琨如愿被录取,从小在电建家庭里感受的是铁军人的激情与贡献,而入职后更多的则是震撼。公司60多年发展历程,国务院嘉奖令、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鲁班奖等多项最高荣誉、奖项一个个映入眼帘,让刘佳琨越发体会到加入电建铁军不仅是一份殊荣和自豪,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如今,刘佳琨已在公司物流部门工作了近半年时间,从走出象牙塔的青涩,到初入职场的生疏,再到如今渐入佳境,她快速的完成了“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在工作中能主动去帮助同事分担工作,对物流单证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论从知识面拓展,还是实际操作技能,都有了本质的提高。她常说:“爷爷、爸爸和妈妈都是合格的电建人,作为电建新生代,我要一如既往地的沿着祖辈、父辈的初心将铁军精神传承。”

如果说,每一代电建人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那么传承、责任和坚守就是故事永恒的主题。一代代电建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开拓新的能源建设阵地,输送电能、创造光明,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彭萃萃任师良/供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