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是红旗下的兵

  2019-09-07 22:37:40    来源:电建市政公司 陈绵方
A- A+
电力18讯: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沐浴着祖国的阳光雨露,70岁的他们,是新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他们的命运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在当上一名解放军是亿万青年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年代,19岁的解光胜,骄傲地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退伍后,幸运地搭上了十三局招收退伍军人的列车,成为一名为国家基础建设奉献力量的水电兵。

身为红旗下成长、成熟、变老的普通中国人,70岁的解光胜有着自己的骄傲,也有自己的信念。

成为解放军一辈子最骄傲的事

1968年的春天,解光胜带着激动急切的心情,兜里揣着5元钱,和来自同乡的另一个小伙伴,赶往县里进行体检。“那时候身体壮着呢,耳朵眼睛都灵。人家隔着几米小声说一句‘济南’,都能听见。”想起当时的情形,解大爷兴奋地说,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那会儿就想当兵,看到穿军装的解放军就走不动路。”

作为家中的老大,解光胜赶上了好时候,遇到了在山东招兵的机遇。当时家中还有两个弟弟,父母身体也硬朗,劳动力充足,日常生活还算基本满足温饱。接受了一个月的集训之后,解光胜被分配到了河北某师。1968年下半年,响应机械化部队口号,全师配备军车。身体素质高、思想政治素质好的解光胜成为了驾驶员,练就了让他受益一生的驾驶技术。

“那个时候开车对身体素质要求特别高,老解放牌的军车,要用手摇来发动,得有劲啊!而且驾驶员还要负责车辆的清洗、保养工作,思想站位必须要高!”腼腆的解大爷自豪地夸奖自己。

在部队的时光简单充实,在一次盛大的仪式——新中国成立2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上,解光胜不仅遇上了一生的挚爱,还有了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见闻。

国庆阅兵红旗方队的一份子

“我们营是抗美援朝英雄营,大家表现特别好,所以参加了国庆大阅兵。”1969年6月中旬,全营接到了参加2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通知,部队奔赴北京接受训练,准备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

时值盛夏,在北京沙河机场集训的小伙子们穿着背心和短裤,一天下来解放鞋里对积满了汗水。“我们当兵的就是要有这个意志力,站立的时候两腿之间不能有缝,正步一步是75厘米,一分钟116步……”说起接受检阅的标准,解大爷记忆犹新。作为驾驶员的解光胜,把军车开到机场去,然后再加入训练部队。

1969年10月1日清晨5点,晨曦中的天安门广场早已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各路检阅大军像巨流一般源源不断地涌进广场,涌入长安大街。置身于队伍里的解光胜心潮澎湃,紧握手中的红旗,笔直地站立着。上午十点,天安门广场想起了亲切悦耳的《东方红》,毛主席第一个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周总理、其他中央领导人及外国贵宾也一一登上城楼。天安门广场锣鼓喧天、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直冲云霄。国庆庆祝讲话结束后,阅兵正式开始。

“先是人字型摩托车在前开道,紧接着是国徽、国旗、语录方队,然后就是我们红旗方队了。走到天安门下、金水桥旁,从红旗飘扬的缝隙中,我看到了毛主席在向我们挥手!他满面红光,看上去很年轻,精神饱满,我激动的泪水不自主地就流下来了。”说起这短短三分钟的场景,解大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又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依旧那么激动人心。20岁左右的青年们,当天晚上都兴奋地睡不着觉,“你看见主席了吗?”“哎呀,我什么都没看见,光顾着走步了。”解光胜自豪地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主席向我们挥手了!我还看见俺老家给说的媳妇了,嘿嘿。”“那俺给你握握手,就当我也看见了”……漆黑的宿舍里,大伙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一件注定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事。

加入水电机械化部队 跨越八十度温差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78年,退伍在家的解光胜听到了十三局招收退伍军人的消息,作为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退伍军人,幸运地进入了十三局工作。

20世纪70年代,水电十三局早已是水电系统中的老部队了,为国家水利水电建设、勘测规划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1970年以后,水电十三局的职能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一就是增加了水电站“削峰”施工的职能。

所谓“削峰”,就是在水电站施工的高峰和关键时期,在承建单位施工能力不足、又急需完成阶段性目标的情况下,由水电十三局派出机械化施工队伍,承担大批量的突击任务,确保按期截流或安全度汛。自此,解光胜作为刚加入水电十三局机械化施工部队的新人,成为能打硬仗队伍中的一员,跟随着施工队伍和T20大黄车转战四方,驰骋在全国各地,参与了支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支援红石水电站建设、支援鲁布革水电站建设等多项“削峰”工程。

“葛洲坝是真热,夏天气温高达42度,工地上的铁板都不敢用脚踩,开车的时候用毛巾擦汗,直接能拧出水来。你看,我这两条胳膊,当时晒得起满了泡。”说起印象深刻的葛洲坝项目,解大爷直摇头,“我这个人,别的不怕,就怕热和冷,偏偏去了这里和长白山,那时候干项目真是跟打仗一样。”

1980年初至1981年1月在葛洲坝,解光胜所在的原四分局车队,要在长江截流前完成石料厂到上游围堰的石料运输工作。5公里的运输距离,要求8小时跑12趟,实际中,台班最高车次达16趟,平均14趟,每次都超额完成任务。

在吉林支援红石水电站建设“战役”中,冬季不停工,水电十三局的作战队伍创高寒地区冬季施工日产出渣9600立方米的最高记录。回忆起这次紧急任务,解大爷斩钉截铁地说到:“零下三十多度浇筑混凝土,我们是冲在前线的拉料部队,一刻都不能耽误,晚了几分钟混凝土不冻住了嘛,冻住了要不得的!”这让我想到了那个参加国庆大阅兵的青年解光胜说过的一句话,“共产党员这点意志力还是要有的。”

黄旋风车队饮誉煤炭战线

除了南方和北方,解光胜的水电脚步还到过黄土高原山西平朔,在那里,我们的黄色T20车队有个特精神的名字——黄旋风车队。

1986年3月,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矿土方剥离项目开工,能打硬仗的原四分局车队来到这里。作为当时的车队驾驶员之一,解光胜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印象深刻。当时项目部很简陋,中餐都是在现场解决的。吃饭的时候要拿手捂着饭盒,不然风一刮,就只能吃“沙子饭”了。

“那时候有节省的同事,舍不得粮食,就拿自来水涮涮,沉淀下来的砂石在碗里可厚一层了。”解光胜说起当时的情形,两个手指给我比出了几厘米的厚度。“我们干活很过硬的,当时提前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任务,而且做到了工完场净、文明施工,建设单位和当地、省里面的领导对我们评价很高。”

聊完山西项目的时候,解大爷开心地拿出手机给我看,“最近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觉得非常好。我认为,我们的使命一直没有变过,毛主席那时候说为人民服务,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都是一样的。”

转战内蒙古总排干渠新战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水电十三局进入企业转型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工程市场,先后中标承建了内蒙古河套总排干渠工程、珠海疏浚吹填工程、太湖治理工程等,迈出了自主经营第一步,为企业扭转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光胜呆过的最长时间的项目——内蒙古河套总排干渠工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程。

作为副队长,项目初期解光胜就到了河套,当时项目营地还没建好,大家像蒙古族一样,支起了帐篷,在平原上燃起了炊烟。“我在项目上一呆就是四年,后期大家盖了砖房,十来个人一间房,睡大通铺,哈哈,项目还给我们发放生活用品。整体环境好很多了。”解光胜说到这里,还给我讲了一个笑话。

那还是他第一次下项目,去的是单位援建12局的浙江乌汘江项目,那时是很窄的上下铺,上铺也没有护栏,睡觉不老实的解光胜老是半夜滚下来,室友们听到他滚下床的声音,都吓了一大跳,大喊“地震啦,地震啦。”后来已经习惯了,就经常打趣“快跑呀,天上下炸弹了!”距离第一次下项目已经过去了十几年,项目部的条件和环境都变好了很多。

说起自己干过的项目,解光胜总是止不住爽朗的笑声。不论是当解放军,还是水电兵,他总是保持着一股军人的干事激情,在国庆阅兵的回忆文章里,他写到:“我激动的心都快要蹦出来,暗暗发誓:要一辈子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伟大的祖国。那种激动人心的情境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采访当天,解大爷早早就来到了约定地点,黑黝黝的肤色加上胖乎乎的体型,看不出来已经70岁了。因为来得早没看见其他采访对象,解大爷有点害羞地在离退服务中心后面的院子里摆弄自己的电动车,隔着玻璃我叫了好多声“解大爷”,不太好使的听力暴露了大爷上年纪的事实。

70年,对于中华大地来说只是一瞬,但对于个人来说,是从韶华到两鬓霜染的漫长岁月。

采访结束的时候,解大爷笑着跟我说:“我这一生很满足,在部队的时候是幸福的,苦中有乐;退伍后还能继续在各个基础建设项目上发挥余热;退休以后就更好了,老有所养,赶上了祖国发展的好时候。在家照看小孙女之余经常参加离退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支部会议上,我愿意抢着发言,行使我的党员权利,选举有能力的同志去干。单位和组织一直对我们很照顾,感谢你们。”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着解放军意志的退伍军人们,来到了水电建设一线,他们退伍不褪色,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他们深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个国家,他们为企业和家庭奉献了一切,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5年10月初,在内蒙古河套总排干渠项目,解光胜(右)和挖掘机手班长王连升在项目完工之际合影留念


原四分局汽车培训队结业合影,解光胜(第二排最右)在培训队中担任教练

解光胜老人展示自己年轻时在项目上的老照片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