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中国大厨带出洋徒弟

  2019-07-23 12:25:16    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刘向晨
A- A+
电力18讯:

清晨,老挝琅勃拉邦早市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老辜的食材却已经采购的差不多了。2 个小时里,老辜转遍了这里的三个早市,新鲜采摘的各种时蔬,湄公河里刚打出来的野生刀鱼、黄辣丁,完全放养不用饲料的猪肉、牛肉,已经装满了整个后备箱。

老辜名叫辜益成,四川自贡人,今年48岁,是老挝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的一名厨师。早上7点,他做好20多名员工的早餐后,便驾车来到早市里采购当天的食材。“只有在早市里,才能买到最新鲜、最地道的食材,这样大家吃的才健康舒心。”

14年前,老辜跟随中国电建,来到了老挝工作,从办事处、到南俄5水电站再到南欧江流域公司,炉火熊熊,烟气升腾,40多度高温的三尺灶台成了老辜坚守的阵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异国他乡,工地上不缺工人,缺的是能做地道中国菜的厨师。为了让这帮兄弟们吃好喝好,老辜一咬牙,从抹灰匠转行干了厨师这一行。所以,作为厨师的老辜,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也无名师授道点拨,而是全凭一腔让大家伙“吃好饭、加油干”的热情,一干就是十几年。

同事们来自五湖四海,众口难调,老辜就想着法子学习各地的菜系和代表菜肴。买了专业书籍,从网上下载视频,慢慢学习,细细琢磨,或者就直接“拜师学艺”。

老挝办事处曾有位同事是陕西人,会做油泼面,他就备好食材,“鼓动”着同事露一手,两顿饭下来,老辜就把油泼面的手艺学到手了。

现在老辜除了拿手的川菜,还会做咸鲜脆嫩的鲁菜、汤汁厚重的徽菜、清鲜平和的淮阳菜,西北的面食花样也不下于十余种了。

10点刚过,食堂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老辜忙着处理一早采购的刀鱼,帮厨阿麦则开始洗菜、切菜,把配料食材准备妥当。

阿麦是老挝人,34岁的她已经在南欧江公司工作了4年多时间。当她第一次吃到老辜做的红烧肉时,便喜欢上了中国美食,从此学做中国菜成了阿麦的梦想。

4年里,阿麦从收拾卫生、端盘子刷碗筷干起,工作积极的她,慢慢学着开始切菜配菜,到后来,终于站上了灶台,跟着老辜学做中国菜,从去年开始阿麦已经可以出师了。

“中国菜真的是博大精深。但最难的还是掌握火候和各种调料的配比。青菜颠勺即起,调料因菜而异,这些都是辜师傅一次次耐心的讲解和操作,我才慢慢掌握的。”阿麦很有成就感。

“阿麦人很勤快,工作主动积极,爱做中国菜,收个老挝徒弟,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这也是我的荣光。”老辜颇为骄傲。

现在,南欧江流域公司各个梯级电站每当有中国厨师回国休假,阿麦二话不说,赶过去就能把工作给顶起来,就连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也常吃到阿麦最擅长做的红烧排骨、清蒸刀鱼,已成整个公司里最会做中国菜的老挝人。

“我虽已出师,但辜师傅从来没有把所有工作都交给我。每次做饭,辜师傅都是和大家一起忙,他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对于自己的老师,阿麦很是敬佩。

两荤两素一汤,一面一米,外加一份果盘,这是中午的标准。现在,在食材并不算非常丰富的老挝,老辜和阿麦可以让流域公司的菜单做到一周不重样。

为了改善伙食和口味,老辜在后院里养了鸡鸭,并用当地药材泡了米酒,还腌制了各类爽口小咸菜,每到周末都会有新的花样,逢年过节则要加倍。

虽远没有大酒店里的高档,但却让大家伙吃到故乡的味道。或许,这是同事们对老辜和阿麦厨艺的最高评价。

现在,老挝正值雨季,高温湿热。下午,老辜早早便把红豆水煮上,阿麦则开始用当地产的凤梨,压榨制做冷饮,放在冰箱里冷藏上。

这些红糖水和凤梨冷饮,将被老辜和阿麦送上晚饭的餐桌,在忙碌一天的工友们送去一份清凉。

夕阳西下,热闹忙碌的厨房开始归于沉寂。

阿麦骑上摩托车回家。今天,一台新的空调将代替家里那台老旧的风扇。现在阿麦的工资可以拿到200多万基普,在当地已属于高收入人群。她说,她想在中国电建好好干下去,做一名真正的“中国厨师”,让更多的老挝人知道中国电建的实力,品尝到中国菜品的味道。

老辜开始清理库房,列出第二天需购买的食材和制作的菜单。老辜说,自己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厨子,中国电建就是我的家。在异国他乡,能让大家伙吃好喝好,安心工作,把电站建设好、运行好,对于我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更快乐的事吗?


老辜指导阿麦做红烧鸡块


炊事班合影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