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和他的菜园
“不会种菜的大夫,不是好大夫。”当大伙戏谑地说这句话时,老孙只是浅浅地一笑,甚至颇感些欣慰——“反正大伙是吃到我种的菜。”他自念道。毕竟只有他自已才明白在这“菜园”上,他着了多少急、挨了多少晒、流了多少汗、
老孙其实不老,今年才45岁,这位毕业于河北白求恩医学院、2018年2月来到市政公司喀麦隆明图姆公路项目的医生,名叫孙强,为人谦和乐观,对待医护工作恪尽责职。自打他在项目医治“摆子”小有点“名气”后,大伙就通常大声直呼他“老孙”了。
但凡有过在非洲项目工作经历人都知道,项目别样的各种称谓是一种对同事的认可,其蕴意不亚于另类“职称”界定。只有缘起没有终了,犹如一个人在群体中被贴上某种固定标签一般,或褒或贬,因人因事,同工异曲,会被人记忆长久。
明图姆项目施工区域贯穿整个原始雨林,距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五百多公里。尽管一路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风光怡人。但项目上的人可不是来观景赏花的,面对日复一日、不得半日闲的工程施工建设者来说,能够及时补充维生素、恢复体力,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可面对的实际情况是:明图姆项目周边没有菜市场,全部要从首都采购食材,去雅温得拉一趟菜,来回就得三天时间,路远林密的高温环境又常常造成采购的新鲜疏菜腐烂变质,损耗过半,徒增无谓的成本,却满足不了菜品需求。
于是,为弥补蔬菜品种不足状况,让员工能够吃上新鲜蔬菜。项目决定“自已动手、辟地种菜!”一时间,项目营地一块块蔬菜种植地被规划出来,一车车雨林腐殖土运抵营地,一顶顶蔬菜防晒篷搭建起来,一陇陇种子播撒入土,一片片蔬菜幼苗破土而出,一架架黄瓜、辣椒、茄子、豆角累硕架间……
世人都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耕种田的辛劳。种菜又何尝不是呢?自从受项目委托,兼管负责菜地日常管理以来,老孙可真是把种菜当成了事。除了完成医病送药本职工作以外,他把心思全用在了如何种好菜这事上了。只见他总是头戴草帽,从每块菜地的平整成陇、蔬菜品种的选择播种、施肥、浇灌、除虫、到防晒棚的修理、拉秧复种,事无巨细,蹲下身子,盯着菜苗长势,还为每块菜地标注上菜品“身份卡”,仿佛要把菜园当研究室似得,念念不忘,一本正经,专心于棚下架间。甚至那架黄瓜有多少根,他也了然于胸,大家也知道老孙仔细得“有点过”,因而是没有人敢不事先请示就随手摘食的。但每到蔬菜成熟之际,老孙的QQ群图片,就成了项目发布蔬菜采摘令的平台,那一张张不断更新的蔬菜收获的图片,好似信使一般,是那么鲜明生动地传递着、讲述着老孙的内心喜悦及成就感——“瞧瞧,咱种的菜!”
也许人们要说,“种菜”这事,国外项目都干。可在我看来,一个项目的专职大夫,拿惯了注射器的手、习惯了大夫称呼的人,能够放下“自尊”,无怨无悔,埋头于想干成事、干实事的工作气概。难道不正是新时代所倡导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最真实的践行和体现吗?
尽管老孙管着的“菜园”提供的菜品数量,只作为项目的一种食材补充,但他全心全意去干了,并小有成果,为项目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大贡献。
每每听到大伙在餐桌上看着碗里的蔬菜,欢笑戏说着——“这是老孙种的菜,”这种明图姆项目人不事张扬、最平实的赞许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所有的辛苦付出,大伙儿的确是记着的。这不——老孙刚刚用胶布包扎一下修理菜棚时扎伤的手指,又去拾掇他的“菜园”了……
正在劳作的老孙
老孙的劳动成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