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娜娜的“中国梦”
Malavhan Songchidyalisa,中文名娜娜,23岁,是中国电建老挝南欧江发电公司去年招聘的一名老挝籍员工。从她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里可以隐约猜到,这是一个轻柔而美丽的女孩。
娜娜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这双眼睛,温柔似水,笑意盈盈,这温柔的目光,自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公司每个见到娜娜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她身上的亲和力所吸引。
“我爱中国人。因为他们懂得礼貌,他们善良,特别是在对待女士方面,中国人非常绅士。” 娜娜性格安静,但是谈到中国人,谈到POWERCHINA,她滔滔不绝。“我来发电公司一年多了,公司的领导和中国员工都懂得语言的艺术。”
公司的气氛是娜娜最珍惜的。“在这里,我可以心无旁骛的工作。一年多来,我从来没有发现中国员工有过争吵,我们相处得也非常好。在发电公司,没有可怕的等级观念,这就是我要到公司工作的原因。不管公司搞活动还是一起就餐的时候,不管是公司领导或者普通员工,大家都有说有笑,没有歧视、没有压抑,作为一名老挝员工,我得到了充分尊重,我很感恩,能在POWERCHINA工作。”
娜娜对POWERCHINA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对于公司,“非常好(Very good)”是她用得最多的一个词。
娜娜2015年-2017年,曾经在中国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会说英语、中文,也会一部分法语。聊起中文和中国的文化,她总是滔滔不绝的讲个没完没了。透过她那闪烁着光芒的眼睛和丰富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到发电公司工作是她发自内心的喜爱。她总是说:“我到中国读书时,就不断的加强对中文的学习,现在,中文就是我的第二母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的衣食父母,是中文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看到了希望,让我活着有了尊严,让我的存在有了意义。”
然而,相比起到发电公司的这份工作,她更感激的是到老挝来帮助建设的中国人。也是“一带一路”把她引出了迷雾,为她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也让她可以有机会去触摸那份属于自己的梦想。
在来发电公司工作之前,她还从来没有想到会与中国还有多少交集。当她在当地公司工作的时候,想到的仅仅是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然后,还有足够的钱来给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自己过个愉快的生日。对于梦想和方向那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可是,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去年南欧江发电公司在当地的一次老挝员工招聘,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当问起娜娜为什么要选择到中国读书时,她坦率地说:“现在中国的发展突非猛进,“一带一路”倡议使中资公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老挝公路、机场和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这对我的工作就业有益处。况且,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古老文明的载体,中老两国山水相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发展机会,我还对东方文明古国充满了好奇,所以就选择到中国读书了。”
娜娜刚到中国学习中文的方块字,感到很困难,很吃力,可渐渐地,她越学越喜欢,像着了迷似的,特别是通过学中文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让娜娜感到很过瘾,兴趣倍增。
付出总有回报,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招聘中过程中,她凭借娴熟的中英文对话,从一百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南欧江发电公司商务合同部,从事文档管理兼翻译工作,成了一名外聘的当地员工,开始了她在发电公司的职业生涯。起初,工作还算是得心应手,日常的翻译对她而言,没有挑战性,可是慢慢地发现在专业领地没有那么简单,商务合同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让她顿时语塞,捉襟见肘,无从下手,中国同事连珠般的中文表述,快的也让她措手不及,无暇反应。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遇到困难和窘境选择回避无法解决问题,只有顶着头皮硬上。一次不行,两次,还不行,再来一次,总有一次会好的。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中国同事的帮助,她的工作业务越来越熟悉,专业术语日趋完善,语调、语速基本流畅自然。部门的同事看到她不服输的样子,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小姑娘,行,身上还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从基本的填写报表,到熟悉商务合同的各项条款,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娜娜和多数驻外的中国电建人一样,都挺了过来。作为老挝人,记录了她个人以及南欧江项目建设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见证了电建人在为老挝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所留下的珍贵足迹。
闲暇的时候,娜娜跟朋友聊天。总是会自豪地说道:“我喜欢在中国公司工作,喜欢和发电公司所有的员工交往。我可以和他们围桌而坐,分享着美食,畅谈着理想。他们也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因为在中国电建人身上总是能看到勤奋、谦逊、友好,和善和永远不知疲倦。工作好像就是他们的全部。在困难面前,他们从不退缩,在艰难险阻面前,他们勇往直前。”
“我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比原来在当地公司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存下来一大半,另一半还可以供家人花销、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发电公司工作期间,我的中文水平也越来越好,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还跟中国员工学会了包饺子、包粽子......” 娜娜说起这些,一脸自豪。
当问起她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她用期待的眼神跟笔者说到:“我愿中老两国的友谊就像盛开的占芭花一样,越来越美丽,盛满祝福和期盼,期盼着一带一路建设能够让老挝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南欧江电站全部建成后,我希望还能继续留在中国电建上班。中老铁路开通了,我还想去我曾经就读过的中国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去看看,把我这几年的成长过程和工作经历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娜娜此时好像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浓郁的中国情结已经深深的在她内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她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要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来实现一个属于老挝人的“中国梦”,我们也相信,她的这个“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查找工作资料中娜娜
娜娜(中)与其它老挝员工一起欢度中国春节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