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制造孤独——读《会消失的人》有感
曾经,一个朋友问了我一个关于孤独的问题:“人的精神世界是不是生来就是孤独的,所以人们才会用很多事情去填补这种孤独,比如读书、电影、工作、游戏、爱情……”
《会消失的人》是法国作家纪尧姆·米索的长篇小说,最初吸引我的是简介中的内容:故事中二十四岁的外科医生亚瑟接受了祖父的遗产——位于科德角的二十四风向灯塔,条件是永远不能打开地窖里的门。然而亚瑟未能抵御秘密的诱惑,打开了地窖的那扇金属门。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就从科德角的灯塔地窖来到了纽约的教堂,而且时间已经是一年以后。他生命的二十四年变成了二十四天,他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醒来,不知道自己会在一年的哪一天出现。神秘失踪的祖父,时空旅途中一再相遇的爱人……二十四风向灯塔,究竟是命运的馈赠,还是盘桓不去的诅咒?
这里面有很多吸引我的元素。灯塔、密室、穿越、诅咒等等,充满了神秘感,引人探索。看简介的时候,我认为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可读到中间,我觉得这是一本爱情小说。亚瑟在穿越的过程中认识了丽莎。亚瑟与丽莎的相遇,似偶然,又似必然,仿佛有一条命运的纽带把他们牢牢地拴在一起。然而这条纽带上遍布了荆棘,让本应美好的爱情变得无比痛苦。
在亚瑟与丽莎的爱情中,丽莎总是要等待亚瑟穿越回来。这种等待很不确定,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一年。二十四年中,丽莎一边独自抚养她和亚瑟的两个孩子,一边用繁忙的工作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好在这样的穿越有个期限,二十四年后,亚瑟也将不再穿越。这对丽莎来说是一个希望,也是这个希望让她孤独的守候着这份爱情。
在读《会消失的人》之前我刚好读完《百年孤独》,如果说《百年孤独》讲的是“孤”,那《会消失的人》则讲的是“痛”。读《百年孤独》,你会觉得全世界只剩下你自己;读《会消失的人》,你会觉得周围都是人,但你却依然孤独。
“我想世间残忍之事,并非时光的消逝;而是昔日情愫渐渐消散,就像它们从未存在过。”这是书中一段内容的开头语。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一段的含义,直到看到后面的故事设定我才明了。
亚瑟在结束这二十四年的穿越之后,虽回归正常的生活,但他和丽莎的前二十四年的一切将被抹去。也就是说,在丽莎这二十四年的生命中亚瑟从未出现。亚瑟回归后看到的是一个有着自己生活的全新的丽莎,她也许仍是单身,也许已经和别人结婚生子,他们就像是两条平行线,从未发生过交集。
这对亚瑟十分残忍,丽莎被折磨二十四年,亚瑟被折磨的是余生。你爱的人,却已不再认识你,对于她来说,你只是一个陌生的存在,一起经历过的一切,全都烟消云散,虽然近在咫尺,却又如隔天涯。
如何解除亚瑟身上的诅咒?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书的结尾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当你合上书,你会感到亚瑟受到的诅咒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守护的东西,有生养我们的父母、有真挚美好的爱情、有能够交心的朋友。这些都是我们拥有的财富,也最值得珍惜。假如没有爱情、没有亲情、没有友情,那么我们留下的还有什么?有些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抛弃了爱情、亲情、友情,不去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这一类人,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已经消失的人?
我们无需惧怕孤独,因为体味孤独也是一种人生历练。但是请不要制造孤独,尤其是不要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感到孤独,否则,等待你的有可能是终生的孤独。(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嘉琦)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