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一位特殊的“南丁格尔”

  2019-05-22 17:31:43    来源:电建国际 李金平
A- A+
电力18讯:

他,不是白衣天使,满手的油污和呛人的气味是家常便饭;

他,不会治病救人,冰冷的机器和复杂的零件是情同手足;

他,不叫南丁格尔,却与她一样毕生专注于心爱的事业无怨无悔。

他常常把自己比作一名医生,修配厂是小诊所,工具箱是急救包,电工钳是听诊器,45年初心不改。

他叫张占林,中国电建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修配厂厂长。

匠心:荣誉面前宠辱不惊

1975年参加工作,2000年走出国门,尼泊尔、伯利兹、阿曼、莫桑比克,张占林的修理足迹遍布“一带一路”。

“当时七八个项目分布在莫桑比克全国各地,设备和修理就只有我一个人。”他经常连夜赶工,再搭第二天凌晨最早的班车,最远的两个项目隔了两千多公里。他与当地人挤在同一辆车上,有时长达四五十个小时的颠簸,下车就投入工作,忙完再去另一个项目……这样的连轴转,一转就是四年。

张占林挽起的袖子下一条伤疤隐约可见,“这是修反铲的时候挤的,非洲医疗条件落后,只能随便处理一下,还没拆线我就开始干活了。”他抚摸着这个足足有二十公分的疤痕,追忆着以往的岁月。

据不完全统计,张占林先后完成了各级各类机械设备的保养20000余台次,小修30000余台次,大修200余台次和金属及机具加工制作6000余件。水电十一局先进工作者、建局60周年奉献奖、第二届国际工程奉献奖……在接踵而来的荣誉面前,他宠辱不惊。

2016年,他来到百亿工程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开始筹备修配厂的一应事宜。“你看,这个反铲是发动机坏了,那个皮卡车是离合器坏了,这个碾子是履带的驱动有问题,这个自卸车驾驶室是刚换好的……”场地不大,略显拥挤,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

奉献:24小时随叫随到

“24小时,随叫随到,可以这么说。”这是老伙计刘丽涛对张占林的评价。

2018年12月底,当地员工放假,接送大巴坏在了半路,天还下着大雨——“我当时特别着急,走不了也回不去,车上归心似箭的人们也逐渐变得骚乱而焦躁。”大巴车司机乔布回忆道,“后来我给Mr.Zhang打电话,他赶来后亲自钻到车底下去修,修好的时候已经是满身的泥巴和油污,脸上是密密麻麻的汗水,我感到由衷地敬佩。”

“还有一次,师父刚把饭盛好,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就撂下饭碗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徒弟刘祥安说。原来,是去曼巴水泥厂拉粉煤灰的罐车在马萨布卡附近出了状况,唯一的一把钥匙拧断了。

“他就随便拿了把钥匙和一把小矬子,到那之后边挫边比对边尝试,反反复复二十多次终于把车门打开了,然后又更换了启动开关。”与他同去的刘丽涛回忆道,毛病不大,但来回六个小时的车程,回到项目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

在张占林的世界里,哪里设备有需要,哪里就有他,没有下班时间这个概念。他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用一腔热情守护着下凯富峡项目施工设备的健康安全。

前两天钻机风扇轴变形,仓库没有新的,当现场钻机组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一天不吃不喝自己手动加工了一个,钻机得以正常投入使用。“要不是张师傅,就得从国内采购零件,最少得两个月。”钻机操作手感激不尽。

“每次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Mr.Zhang就像着了魔,别人跟他说话都听不到。”当地修理工斯蒂文佩服得五体投地。张占林说,“想着千万不能耽误生产,钻机如果不能用,砂石料就开采不出来,大坝浇筑就会被耽误,这是一连串的问题。完成它就要一鼓作气,不然吃饭不香睡觉也不踏实。”

在他心里,现场生产大于天。

钻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为后方服务人员,张占林却更多地奔跑在施工一线,以仁心仁术妙手回春,保障了下凯富峡现有500多套机械设备的健康良好运行。

“精通电路,你只能排除电路原因却找不出机械故障,在机电一体化的时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老本行是直流电工的他又自学机械修理,二者的相辅相成使他更加得心应手。

当所有人羡慕他极高的修理天赋时,他只是笑笑。45年的修理生涯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位年近60的老修理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

 “张师傅平常没有什么爱好,他吃完饭就把自己关在屋里。”物资部史卫宁说。“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买了很多书,后来到了国外随身带着不方便,再加上技术资料都是电子版,就学着用电脑。”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使用的许多机械设备都日趋先进,传统的修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他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随时做好准备。

“当时50吨起重机刚来的时候,我没见过,就从设备部和厂家那里找资料,拷到电脑上天天琢磨,反反复复地看,知道了工作原理才能对症下药。”他从网上下载、从同行那里拷贝、看网上的公开课,想尽办法。

由于国际工程的特殊性,语言障碍不可避免,“进口的设备大多没有中文说明书,除了一些电路符号通用,别的都看不懂。”不过,张占林也有他自己的心得:“我电脑上有五六个翻译软件,我觉得最好用的是谷歌,好多专业名词都能翻译出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刻苦钻研不断学习的精神,鼓励着项目部的一批批年轻人。

深情:三代水电人的家国情怀

有人开玩笑地问过张占林,“你昼夜奔忙,奋战一线,挂念进度,心系成本,是什么在支撑着你?”

张占林认真地想了一会回答道,“我父亲1957年参加三门峡大坝建设工作,在公司干了一辈子。我从小就对公司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儿子也响应公司号召踏上了非洲这片热土,奋战在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我们父子三代都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就是我们的家。谁不希望自己的家越来越好啊!”他眼眶有些氤氲,言语中包含着对公司的款款深情。

20年的国际工程生涯,带给他荣誉感和满足感的同时,他对家庭也有着深深的内疚。记得第一次出国在伯利兹待了29个月,回家去接放学的女儿,她哭着不愿意跟他走,这是至今他想起来仍旧心酸无比的一件事。

“当公司需要你的时候,只能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这是我们一代代水电人的使命和担当。谁没有家,都守着自己的小家,就没有了公司这个大家。如果重新来过,我还是一样的选择,否则我也不会让儿子也从事国际工程了。”张占林无怨无悔地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