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宜兴人,对紫砂壶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对紫砂最深刻的记忆还停留在儿时,那时候爷爷戴着老花镜看着报纸,手边放着把紫砂壶,时不时地捧起茶壶嘬上一口,或者眯着眼睛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听着曲,紫砂壶放在他手边。玩壶、品茶、听曲,这样的老年生活很惬意。
去年朋友去宜兴旅游,买了一把紫砂壶,他从此迷恋上了紫砂,趁着休假回家,带他去了紫砂工艺室,一睹紫砂壶的诞生过程。听说朋友是从内蒙古来的,想看看紫砂泥是什么样子的,工艺师王老师破例带我们去了他的“藏宝地”,我和朋友从后门绕出去,走了差不多十分钟,到了一个大院子,打开院子门,王老师指着一堆泥告诉我们,这就是他十几年前珍藏的“纯紫老泥”,那可是十几年前,他从几吨紫泥中用手工一块块挑捡出来的,就怕泥料不好,反复一遍遍地筛选,才出了这批上等泥料。王老师家族从事紫砂创作,他自小就在紫砂泥堆里玩,从小就跟在工艺师后面学习制壶。
王老师告诉我们,紫砂泥是一种含铁质的特殊矿土,紫砂原矿石经过挑选后,必须经过露天风化,还要在干燥、密闭的环境里陈腐3年左右。紫泥、绿泥、红泥,这三种泥统称紫砂泥,这三种泥可以单独制壶,也可以按不同比例成份配比制壶,泥料的品质是制作一把好壶的基础。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坯件自然干燥的过程,烧制的时候,一件合格的半成品进入窑内烧制,必须放置合理的窑位,掌握火度,再使用不同的温度烧制,壶才能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的独有色彩。我曾经一度认为,粗泥料制的壶透气性更好,但王老师喜欢极细的泥料,原来泥料越细,制作技艺难度也就越大,由于这类细泥料在烧制过程中,收缩比较大,极容易变形,所以烧制成功成品率极低,就更显珍贵。王老师说他刚开始尝试细泥的时候,基本上做10把壶才能出1把成品。
接着王老师带我们去了他的“制壶工艺室”,好几个老师傅在制壶,还有几个学徒在学习。我们请求老师傅现场为我们制作一把紫砂壶,只见他先用泥条慢慢拍成长条形泥片,镶接后围成壶的身筒,再不断地拍打身筒成想要的形状,然后是做壶盖、钻嘴眼、捏壶嘴、制壶把。最后修正壶嘴,刮光壶肩、壶嘴、壶把,光整壶体内部,最后紫砂壶外表光滑如玉。老师傅告诉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坯件自然干燥的过程,而一件合格的半成品进入窑内烧制,必须放置合理的窑位,掌握火度,再使用不同的温度烧制,成品壶才能呈现出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的独有色彩。一般从处理泥料到坯件成形的全过程,均由同一人制作完成。因此,一件作品的工艺质量、艺术价值的高低,都取决于设计制作者的技术水平、艺术素养,操作技术的熟练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看了紫砂泥,观看了制壶,怎么能少了参观成品呢,接着王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陈列室”,这里的紫砂都是由他制作,属于珍品级别,那些壶造型千姿百态,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方圆组合、梯形、扁长形等,再以书画、文学、篆刻等装饰壶身,有的壶造型明朗轻快,有的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粗犷简雅,每一把紫砂壶都是作者个性、风格和气质的体现。
紫砂茶壶里外都不施釉,为的是保持紫砂泥特有的微小气孔。紫砂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紫砂能提高茶汤的后期酸度,而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防止香气过早散失,用紫砂壶泡茶,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茶香浓郁持久。紫砂泥中的微量元素有收敛和杀菌作用,故能稍微延缓茶水霉败变馊,所谓“盛暑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一般高壶宜泡红茶,因为红茶是经过发酵的,不怕深闷,使用高壶沏泡会使红茶更香浓。绿茶不宜深闷,适合用矮壶泡,为的是保持绿茶澄碧新鲜的色、香、味。使用紫砂壶泡茶时间越长,茶垢积在内壁上越多,冲泡茶叶后茶汤越加醇郁芳馨,即使不放茶,只倒入开水,就能茶香诱人,这是一般茶具做不到的。茶垢是茶叶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的沉淀,对壶能起到养护作用,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温润光亮照人,气韵温雅,呈现如同蜜蜡般的质感。
朋友就是这样,从结识到信任不需要那么多套路。王老师和我朋友一见如故,临走时候送给我朋友一把他亲自做的壶。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