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于无声处绽“芳华”

  2019-02-19 23:50:48    来源:电建核电公司 董卫强 万夫伟 樊鼎
A- A+
电力18讯:

沙特吉赞电站项目是电建核电公司施工的全球最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项目,该项目执行Saudi Aramco(沙特阿美)企业标准,高于ASME、AWS、API等国际标准。焊接专业一直是阿美业主关注的焦点,阿美标准对焊接专业提出了极其苛刻的工艺规范和技术要求。面对业主的高标准、严要求,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部质量控制部(检测中心)作为一个青年战斗团队,发扬中国电建的“铁军精神”,一次次圆满完成了艰巨的工程任务,在沙特的红海大漠边绽放出中国电建青年员工的最美“芳华”。。

业主(阿美石油公司)对焊工技能操作极为关注,严格控制焊接外观和内部质量,而且焊工考试在第三方考试机构见证下进行,但不在项目部配备考试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从焊工考试到取得焊工JCC上岗证的周期需要30天之久,这无疑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

面对项目急需焊工的情况,他们通过与业主沟通简化取证流程,积极与第三考试机构协商,白天进行焊工考试,当天晚上安排考试试件射线探伤,第二天考试机构出具焊工考试试件评定结果,以正式文函形式报送至业主。与此同时,他们给焊工详细讲解考试规则和注意事项,让焊工更加熟悉ASME考试规则,减少人为失误。

通过多方面努力,电建核电公司的焊工取证周期由原来的30天缩短为10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止目前,焊工培训进行了155批次, 1197人完成了焊工考试,518名焊工考试合格并取得业主签发的JCC上岗证。

在电建核电公司沙特吉赞项目,焊接工艺评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从材料收集到试件焊接、委外试验,再到完成焊接工艺评定PQR、WPS的编制批准,每一个工艺评定至少要花费月余时间。针对吉赞项目焊接工艺评定执行标准高于国际标准的情况,质量控制部(检测中心)组织焊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焊评标准,明确国际标准与业主标准的差异,提前组织焊评方案总体策划。

鉴于吉赞项目的国际工程特点,设备材料材质种类复杂,涵盖了多体系国际标准且采购极为困难,对此质量控制部(检测中心)精心策划,提前组织技术人员统计焊接工程并分类进行焊评,有效地减少了焊评数量,取得了“降本提效”的效果。

在工艺评定焊接的过程中,他们严格控制调整各项参数,选择最佳工艺参数。在出现问题时,他们从各个方面逐一分析,确定问题产生原因,形成问题分析报告并解决问题,保证焊接工艺评定的准确性。他们还针对第三方试验室性能试验周期长、业主审批焊评文件周期长的情况,一方面提前组织焊评,尽早报验,一方面多方督促联系试验室及业主尽快完成试验及文件审批,确保满足项目施工需求。

在沙特吉赞电站项目,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而众人凝聚而成的合力却有着惊人的力量。吉赞项目工程管线量大,系统结构复杂,材质繁杂,焊口数量多,焊接跟踪管理难度极大。按照阿美标准,本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焊接跟踪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反映管道安装进度及焊接质量状况,对现场安装进度、焊接质量进行及时了解并加以控制。

他们按职责分工,把当天完成的焊接、检测等信息录入焊接跟踪系统中。在这种复杂和紧急的施工环境下,他们总是平稳有序的完成相应的工作,截至目前已录入各类焊口、焊接、检测信息超过100万条,每天录入超过4000条。这个惊人的数字足以体现出一个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团队,而是驰骋在沙漠中的“战狼团队”。

在RFI验收资料管理方面,项目部质量控制部(检测中心)根据各个专业公司提供的报验资料分类整理。每天打印、扫描、存档,在文控的办公室内,每天都是打印机嘈杂的声音,夜以继日,工作不停。每天扫描、归档的RFI资料有500份之多,日积月累,已报验RFI资料已近 17万份。在这种艰难的工作环境下,每个员工都意识到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铁军精神”,这正是他们取得工程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这正是他们把青春年华贡献给中国电建海外事业的最好证明。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