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一缕乡愁话春节

  2019-01-28 00:00:00    来源:大唐宝鸡热电厂 孙剑波
A- A+
电力18讯: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写道“鲁镇永远是过新年”,似乎人们一年到头的忙碌,都是为了年末这一刻。在我的故乡渭北韩城,从记事起,春节的礼仪已演化到非常简捷。拜神这一习俗虽然沿袭至今,祭祖却因清明节而大大弱化了。腊八过后,并没有大操大办年货的,年味其实不过就是孩子们添一身新衣裳、一串炮仗、几角压岁钱、几顿能解腹中清苦的大年饭。遇到年成不好,新衣、压岁钱皆可免去,唯独少不了大年初一的这顿精美的伙食。不过在当时农村,贫困似乎总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每到年底,一年的口粮早已告罄,母亲便忙着张罗过年的吃喝。有一年收成不好,又恰逢亲戚家一桩重要丧事的祭礼。无奈,母亲只好向并不宽裕的外婆家借了40斤麦子。蒸馒头用去了将近一半,母亲就用剩下的20斤小麦换了40斤糜子,准备“摊鏊馍”(糜子面烙饼)。那是当时农家在年末常进行的一项炊事,粗粮价廉耐饥,作为储备口粮是比较划算的。

  除夕将近,院子里搭起一副临时灶台,上面是六只黑油油的小铁鏊,有瓷碗口那么大,中间凸起。糜子面被和成一大盆稠粥状,灶下是玉米秸燃起的熊熊火焰。几个搭帮手的邻里妇女和祖母、母亲围着炉子忙开了,一个人用刷子给鏊底上刷油(防粘锅),另一个人用大勺舀了面糊糊向鏊里一倒,吱啦一声响,旁边的人赶忙扣上盖子。片刻之后揭开,一个人用铲子铲起半边烙黄的饼子,翻过来再烙另一面。六只鏊一起摊饼,几个人忙碌得应接不暇。此时,糜子面的香味就弥漫开来。邻里的同伴们都围着暖烘烘的焰火,追逐玩耍兼拾柴添火;院子里溢满笑声,炉火映着人们通红的脸,透露着过节的喜悦。烙好的饼子有巴掌那么厚,泛着金黄色光泽。吃在口里酥软香脆,有一丝甜甜的味道,夹上腌菜、油泼辣子就是一顿美餐。还有一个惯例,就是把那刚出锅的饼子趁热对折一下,为了夹菜方便,因为糜子面放冷后就会僵硬发脆。那一天,大人们不拘是哪家孩子,一律随意吃。后来,粮食自给后,这道难以忘怀的乡俗景观就烟消云散了。

  我十六岁时离家外出求学,常年在外奔波,乡俗渐渐淡漠。一年忙碌下来,到了岁末,看看日历进入倒计时,才忙着盘算回家过年。订车票、必要的聚会、重要的亲朋好友的礼物,算到最后总是入不敷出。于是在踌躇中花掉最后一笔开销后,才懒懒地踏上归途。我常常是在除夕的暮色里踏进村子,那时耳边已响起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巷子里少有行人,烟灰色的远山,熟悉的炊烟味,一切记忆中的情感就鲜活起来。

  父亲早已贴好对联门神,祭神的供桌也已摆好,只等着我们兄弟一进家门就放鞭炮。母亲则在厨房一样样准备着过节的熟食。暮色渐浓,电视里传来春晚喧闹的歌舞,我们都挤在母亲的小屋里拉家常。有儿子在身边时,父母总是那些絮叨了千百次的话:“工作顺不顺心”“身体好不好”“钱够不够花”“想吃什么给你做”……片刻的欢笑声之后,一屋子人又各干各的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了父母两人。走过空荡的院落,隔窗看着一对白发苍苍老人傻傻地盯着电视,脸上虽有笑纹,却是机械刻板的。想到那些儿孙们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就是这样度过每个黄昏的,一阵心酸袭上心头。那一刻我想,无论清明节、中秋节,节日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对神灵或死者的敬畏,而在于与亲人的团聚。父母在,家还在,无论前程如何,趁着他们健在,多回来几次就是人生最大的宽慰。

  城市的春节与乡村是有天壤之别的。那里有装饰一新的风景树,有玲珑剔透的灯展,有公园和商场里五彩缤纷的人群。我在城市的时间远大于乡村,只是一到年关,就不由得想起回家。期间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春节滞留城市,但每到一处,心总是空落落地悬着。想起熟悉的乡音,想起柴火味的炊烟,想起暮色里的远山……我想,这也许就是乡愁吧!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