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一带一路故事】“炖鱼翁”请客记

  2019-01-16 23:36:44    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刘向晨 杜菲
A- A+
电力18讯:

一

67岁的阿兰老汉,是老挝南欧江上打渔人。

发源于中国云南省江城县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地区的南欧江,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是湄公河左岸老挝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

阿兰老汉祖祖辈辈都在这条江上“讨生活”。江里盛产一种湄公鱼,体态修长,肥美异常,运气好的时候,阿兰一天能打上二三十斤,拿到周边村寨卖钱补贴家用。

但每到逢年过节,从江里打来的鱼,阿兰老汉不舍得卖掉,就炖上一大锅最擅长的鱼汤,招呼一家老小和亲朋友好友围坐在一起,享受这一年里难得的美味,这也是阿兰最幸福的时刻。

因为阿兰老汉鱼汤炖得好、炖得香,人又热情,村里人都喜欢称呼他为“炖鱼翁”。

守着南欧江和江边的三亩稻田,阿兰老汉风里来雨里去,不敢有片刻地停歇,却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6口人的生计。

阿兰老汉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清贫冗长的岁月。他所在的村子叫帕景村,祖祖辈辈,几十户人家,百十号人,守着大江,面对群山,茅草房透风漏雨,电灯电话还没有普及,村民出行主要靠木船。

可再平静的湖面,也会有泛起涟漪的时候。一天,村长带着一个“异乡人”来到了村里。

“沙拜迪,嗦迪”(你好,好运!)

“异乡人”一张口,阿兰老汉却有点蒙, “异乡人”说着有点不太正宗的老挝语,但勉强听得懂。

守着堂火,三个人席地而坐。果不其然,来访的者不仅是“异乡人”,还是“异国人”——他来自中国。

可水还没喝两口,话还未过十句,阿兰老汉腾地就站起来了。

“啥?要在江上建电站,还要搬家?那怎么可能!“ 祖祖辈辈在江边住,在江上过活,听到要搬迁,阿兰老汉第一念想就是不愿意,要不是村长在身旁,他甚至想抽出腰刀,下逐客令。

但 “异乡人”却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一边笑着拉着阿兰老汉坐下,一边从随身的挎包了,拿出了一叠相片出来。

“阿兰大哥,你不用激动。南欧江是母亲河,我们和你一样,都很珍惜她。我们建水电站,水还是往常一样淌,山还是像过去一样绿,鱼还是像以前一样游,等有了电,咱们的村和每个人的日子就有个大变样。”

说着,“异乡人”把一搭照片交给阿兰老汉手里,给他介绍道:“您看,这是我们电站的效果图,虽是建设7座电站,但只需一个水库,淹没的很少,只有部分最沿岸的村庄搬迁。我们公司给大家免费建的移民新村大多采用就近安置的方式,基本不影响村民原先的生计方式。您看,这是临近国道13号公路,刚建成投用的哈克村的照片,咱们的帕景移民新村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建设。”

一席话语,说得阿兰老汉将信将疑,一张张照片,看得阿兰老汉停滞了眼神。

过去哈克村是同样的贫穷闭塞。对于哈克村的变化,阿兰老汉是有所耳闻的,听说搬进了新村,通了电,修了路,日子好过了许多……

但这一切,都只是听说。

“异乡人”看出了阿兰老汉的疑惑:“这些照片就算是一个证据,留在您这里,以后对照看看我们能不能做的到。下个星期,我们有车过来,邀请村民到电站和哈克新村坐客。”

临走时,“异乡人”把联系方式留给了阿兰老汉,让他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他。

这时,阿兰老汉才知道“异乡人”叫沈辉,是中国电建南欧江梯级水电站移民征地办的负责人。

二

2013年,刚来到南欧江畔时,沈辉是一句老挝语都不会,但领导却把他安排在每天需要跟村民“面对面”的移民征地办。

在国内,移民征地是天下“一等一”的难事,在老挝同样是这样。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是中资企业首次在境外获得整条流域开发权,也是老挝政府重点打造“东南亚蓄电站”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村民或许并不关心这个,更关注的是这个电站给自己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中国电建为村民搬迁、补偿以及民生改善,制定实施了诸多措施,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都需要沈辉和他的同事们,一个村一一个村去谈,一家一户去讲……

不到两年的功夫,在工作需求的高度强压下,沈辉的老挝语已经说的很“溜”了。为了能和村民走得更近,每到一个村民家,沈辉只是喜欢身着当地的民族衫,穿着拖鞋,再加上一年多的风吹日晒,跟老挝人已无违和感。

“老挝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我们建设电站就是要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和实惠。”所以,项目公司对于移民搬移,执行的是最高标准和最大的优惠,这让沈辉在做工作时,有了十足的底气和自信。

三天后,一辆中巴停在了离帕景村1公里外的公路上。阿兰老汉和其他四个村民,第一次坐上舒适的汽车,整天在江上、山里讨生活的阿兰老汉,沿着新修的柏油路,才知道外边的世界变化的这么大。

五年前,阿兰老汉去哈克村,坐船加坐车,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现在有了柏油路,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到了。

新村是啥样,他只在照片见过,在梦里见过,当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阿兰老汉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整洁的路面,漂亮的楼房、还有诊所、学校、庙堂……

如果真像沈辉和村民们说的那样,自己和家人一年后也可以搬到这样的村子里……

或许是清贫的日子过的太久,阿兰老汉从来没有想象过这样,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这只是幸福大门门缝里投射出的一丝光亮,已经照得他目眩神迷了。

听村民们说,房子是新的,是大的,挣钱的门道也多了。除了新规划的橡胶林和咖啡园,农闲时村里很多人在电站工地上班,有的学电焊,有的做司机,有的直接在村里开了超市,或在工地旁开起了饭店、杂货铺……

阿兰老汉把沈辉拉到身边,再次确定,沈辉说:“中国央企,中国电建是讲信誉的公司,我们说到做到。”

“如果你们真能做到,到那时,我就请你吃我炖得鱼汤。”阿兰老汉也打下了包票。

“那好,咱们一言为定!”

三天后,在自家茅草屋里,阿兰老汉在搬迁协议上签上了字。

三

盯着自家水缸里那条硕大的湄公鱼,阿兰老汉常常会陷入沉思。

去年,水电站建成了,他也和家人一起搬到跟照片里一样的帕景移民新村。

让阿兰老汉打心眼里高兴的是,山还是那样绿,水还是那样清,江里的鱼还是那样的多,那样畅快地游。

现在,他每周还会去南欧江上打上一次鱼,但他再也不拿去卖钱补贴家用,因为他现在和妻子在村里开了小卖部,往城里贩卖土特产,在加上中国电建即将启动生计恢复工程,为其免费提供咖啡种苗,收入会越来越高,打渔不再是必须,而成为一种对过去岁月的纪念。

当一个月前,阿兰老汉把这条肥美的湄公鱼拖上岸时,突然想到了三年多他曾经跟沈辉的那个约定。

一切步入正轨,如常所愿,是到了兑现若言的时候了。

到家后,阿兰老汉把鱼放养在自家的大缸里,便开始翻箱倒柜找沈辉的联系方式。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又刚搬家不久,那张纸片已无处找寻。手机是搬到新村后才买的,没有来及存沈辉的手机号,上次见沈辉还移民新村搬迁的时候,沈兄弟和他的中国同事开车过来帮忙搬家。

鱼已准备好了,人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人家沈兄弟说到做到,咱不能言而无信。阿兰老汉决定第二天到附近的中国水电站去一趟。

沿着南欧江,沿着新铺的柏油马路,摩托车的马达轰鸣,阿兰老汉的心情也从来没有如此爽朗过,他欣喜于南欧江的变与不变,更期待着跟沈兄弟的重逢,邀他到自己的新家里尝尝自己的手艺……

二级水电站的项目营地古香古色,与大山融为一体,高高的旗杆上,中老两国的旗子在迎风飘扬。

电站的中老员工热情接待了阿兰老汉,却唯独没见到沈兄弟的身影。

原来,随着新村的投入使用,沈辉的前期民事协调工作完成,已经调离二级电站,去往100多公里外的三级电站,迎接新的工作去了。

但沈辉在临走前,跟他的中老同事们一再交代,要跟踪服务好帕景新村,继续帮着阿兰和乡亲们向着更美好的日子奔。

阿兰老汉听完,心情落到了谷底,眼眶里的泪珠一个劲地打转……

他埋怨沈兄弟为啥不辞而别,更后悔感慨是自己还抱有戒心,当初的承诺没有早一天去兑现……

圆月当空,清风袭来,夜幕下的帕景新村陷入一片宁静和安详。

阿兰老汉拿出手机,拨通了沈辉的电话,他想让这美丽的约定,就像那南欧江水一样,永远流淌下去……


阿兰老汉在自家开的小卖部前跟中国电建移民征地办工作人员交谈


阿兰老汉在移民新村里编制竹制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