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误
青青石阶路,廖寥寒冬天。今天带一岁多的孩子出去玩,正巧有小朋友带了风筝。儿子抓着小风筝欢快的跑着,嘴里不停的呼喊:“爸爸,飞,爸爸,飞,咯咯咯。”这真是“黄石朽木,枯藤老树,麻雀风筝多如簇。笑问乡童往何处?咿呀指向来路。”看着儿子的天真烂漫,我不由得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的农村,那时候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传统手工艺纸糊风筝,就是竹篾做骨架,厚厚的纸做身子,上面画着老鹰、凤凰等各种传统水彩画的风筝。这种风筝结实、廉价,一般都是一两块钱一个,拿在手上颇有分量,用家里纳鞋底的粗棉线一系,找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那真是线有多长就能飞多高啊,但前提是你得能拽得住它。
我们小时候在农村里,孩子一般都是成群结队的玩儿,形成一个小团伙,有个孩子王率领着,一起调皮捣蛋搞破坏。那时候,我在团伙里年纪比较小,而大家玩的游戏好多都不太适合年龄太小的参加,所以我很光荣的被大家经常性的嫌弃,而爸爸妈妈又总是很忙,所以陪伴我最多的还是风筝了。有时候,我拿着风筝坐在田间地头上,一放能放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直到肚子饿了才回家。那时候也不觉得孤独,等风筝飞得平稳了,把风筝的线轴绑在脚上,看着老黄牛悠闲地吃草,白云苍狗在天上变幻莫测,时而飞过一群鸟儿,时而颠儿过一群绵羊,时而蹿来几只打架的小土狗,时而……时间就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飞快的流逝着。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还挺佛系的,好像天人合一了一般,实在神奇。要是搁到现在,那真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了。
印象中,我的第一个风筝是我父亲自己做的,我和姐姐一人一个,姐姐的大一点,我的略小,上面都画着鸟。父亲说,我的是燕子,姐姐的是老鹰,究竟画质如何,现在已无法考证,但是风筝的质量却是极好的,因为在每年春天的时候,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我和姐姐的风筝总是飞得最稳最高的,那种被别人羡慕的感觉总是让人最难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放风筝这件事情的喜欢,渐渐地延伸到了风筝这个事物上面。风筝最早出现在我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近而演进成为现在的风筝。风筝由于其独特的形状,渐渐成为人们寄托情感之物,例如爱情、亲情、思乡、爱国等等。愁来似乱箭攒,人去如风筝断。风筝就算飞得再高,始终有所牵挂,人也是如此,无论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心里面都是有所牵挂的,也正是由于心中牵挂的踏实安稳,才使得我们能飞得更高更远;如果心中的牵挂情况不明,那么空中的风筝也会飘忽不定。
天晴空,水玲珑,手牵纸鸢自从容,心胸多郁闷,抛洒付寒风。故土虽远情更盛,乡愁隐没笑谈中,望儿思父母,孝悌永传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我,也已成家有了孩子。由于安家在外地,离家颇有些距离,回家的次数每年都屈指可数。乡愁是一条铁路,我在这一站,父母在那一站。乡愁又是一部手机,我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在我的心中,我就像是一个风筝,虽身在远方,却心系故乡。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