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红色精品鉴初心

  2018-12-20 00:00:00    来源:大唐延安热电厂 汪筱楠
A- A+
电力18讯:

  陕北第一台火电机组在这里诞生,延安绿色能源新时代从这里起航,时光荏苒,光阴交替,四十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为老区的能源发展插上了翅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毛主席、周总理等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对延安老区建设的殷切期望和深深关怀下,延安发电厂诞生了。几番磨砺,几经沧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座高效节能环保热电厂再次崛起于延河之滨。

初心不改,破旧立新创精品

建厂初期的延安电厂大门

扩建后的延安发电厂大门

延安热电厂大景

  1954年,延安发电厂在延安市东关开始筹建,延安电力人手拉肩挑,凭着血肉之躯,完成了陕北第一台火电机组的投运发电。2002年,只有2.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的延安发电厂机组小,设备旧,效率低,带着600余名职工和100余名退休人员的期盼,投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怀抱。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唐按照国家关停小火电的要求,于2006年关停大唐延安发电厂。2008年4月1日8时28分,大唐延安发电厂冷水塔在爆响中轰然倒地,运行了54年的发电机组完成了历史使命。在机组关停,前途堪忧的艰难困苦中,大唐延安干部职工在绝地中奋起,从逆境中突围,紧抓发展机遇,并开辟出承检承运和三产事业的崭新天地,在大唐陕西公司发展征程上,创造了30万千瓦机组双投的“大唐速度”,完成了陕西公司风电“零”的突破,并最终拿到延安热电项目路条。

  2015年8月12日,大唐延安热电厂2台35万千瓦“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新建工程推进会现场,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一声令下,犹如冲锋的号角,开启了“老电厂”的重生之路。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戮力同心,相继实现了锅炉水压、汽轮机扣缸、倒送厂用电、锅炉点火、汽机冲转、发电机并网、168小时试运七个重要节点一次成功,用一座现代化的高效环保节能电厂履行了“担当央企责任,奉献老区人民”的承诺。2018年11月1日,由大唐延安热电厂承建的延安市热网工程顺利竣工,实现了向延安新、老城区集中供热的目标。

厚积薄发,红色基因谱新篇

  企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发展的缩影,在发展的进程中,几代延电干部职工为企业根植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之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新时代的延电人从未停步。从企业重建之初,厂党委就提出以“红色文化”凝聚职工,以“红色文化”引领队伍,以“红色文化”提升管理,用“红色文化”为企业聚力铸魂的文化建设思路。

  2015年8月,大唐集团在延安老区开展“红色招聘”,优选50名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和革命烈士直系后代入职大唐延安热电厂,为企业再次注入鲜活的红色基因。2016年5月,《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近百家媒体对此进行了集中报道。党的十九大前夕,革命后代致信习总书记汇报工作生活,《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专访,并于十九大召开当天刊登了50名革命后代的心声——《只有跟党走,才有希望!》

  从延续“红色基因”建设红色电厂,到“红色招聘”解决就业难题;从“红色家访”温暖革命家庭,到“红色培训”感悟革命精神,延安热电以出精品、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大唐内部形象和有信仰、有自信、有担当、有文化的社会外部形象为目标,以红色文化景观塑形,以红色文化活动凝心,为每一位员工烙下企业特有的红色气质,将红色文化化作推动企业进步的不竭动力。

勇于担当,绿水青山看今朝

该厂干净整洁的输煤栈道

  既要贡献清洁能源,又要守卫青山绿水,让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陕北“绿水青山,秀美山川,蓝天白云,牛羊成群”永远定格。延安热电厂综合考虑水源、空气、煤种等因素,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打出环保组合拳守护蓝天白云:采用空冷技术,用水均采自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加工的中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天减少约1万吨的中水直排;采取高效的布袋除尘设备、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SCR脱硝等先进工艺技术,使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远低于10毫克每立方、35毫克每立方、50毫克每立方的超低排放标准;选取热量高、污染小的燃煤为主要燃料,建设全封闭条形煤场,认真开展配煤掺烧,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解决节油降耗问题;燃烧产物粉、渣、石膏实行外售,实现固废综合利用,减小环境负担。

  延安市热网工程是事关老区千家万户温暖过冬的民生工程,是降低污染排放提高延安大气质量的生态工程,是集团公司模范履行央企责任回馈老区人民的连心工程,更是老区人民决胜小康社会享受美好生活的关键工程。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全体参建人员披星戴月,鏖战酷暑,以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与时间赛跑,破解了征地纠纷、河道修改、过境铁路等种种难题,克服了扬程高、距离远、地形复杂、供热分散等诸多困难,战胜了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完成落差达225米的目前国内运行高度落差最大的供热系统,为老区人民如期送上了温暖,为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大气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推动延安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古老与现代完美契合,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红色电厂,绿色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延电人劈波斩浪;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延安热电奋勇直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