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遇见麦积

  2018-12-17 15:10:55    来源:西北院 李树武
A- A+
电力18讯:

本文作者:李树武,男,甘肃白银人。中共党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西北院生产管理部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7年12月起,作为中组部第十八批博士团成员,挂职甘肃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2017年12月8日,我坐在古城西安的办公室,看窗外雨雪霏霏。9月报名参加中组部第十八批博士团后我在忐忑中等待消息,事情终于有了着落——去甘肃天水麦积区挂职副区长。转眼间已离开甘肃8年了,若此行算得上一次反哺,我愿捧上最好的全部献给这片生活了30多年、像母亲一样依恋的热土。

自从娶了天水籍的妻子,我与天水这么多年兜兜转转缘分一直未尽,她的描摹里天水麦积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我已了然于怀。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在这个恬静的小城度过了自己的少女时代,陇山头渭河边春来秋去柳絮翻飞、芦花荡漾。她说常常莫名的愁绪涌上心头,立于河畔风拂裙裾、怅然若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麦积是一个古来就蕴涵诗意的地方。道阻且长,但上天终究给我一次人生最重最好的遇见。

我出生在甘肃会宁,是中国曾经苦甲天下的国家级贫困县,干旱少雨,人们在靠天吃饭的同时创造了全国的教育奇迹,青年人几乎都是通过逼仄的高考之路实现人生梦想,所幸我也顺利地通过了这座独木桥,继而工作。在甘肃度过了我的青春韶华,后来因为工作之故,举家离开兰州东迁西安。

最美的遇见,不过初见。此行麦积已然不是,但我为这相见做了最好的准备,我将竭尽所能服务我的父老乡亲。也因我的技术专业而起,很想去探究这个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发祥了灿烂中华文明的所在。麦积深厚的文化底蕴、清爽宜人的气候都令我向往。自从高铁开通后,去兰州,回西安,都非常方便。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记得15年前单位一次团建活动来天水麦积山,一下火车就感受到这大陆半湿润气候带来的美妙体感,是我的家乡会宁、省城兰州从未感受过的空气给予的温柔,不干不湿恰到好处,正如这里出产的闻名中外的花牛苹果一样清甜爽人。几个小时颠簸后跨过渭河进入西秦岭,奇山异峰上松涛如浪,郁郁葱葱。看惯了黄土梁子的我被这巨大的生命张力瞬间所感召,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雅丹地貌中,麦积山、仙人崖、石门山各赋神韵——甘肃竟然有这么美的地方!

站在麦积山崖下仰望举世闻名的泥塑石窟艺术殿堂,栈道高悬。不禁感慨万千,叹古人伟大的艺术创造能力。大佛低眉垂眼俯看众生,小沙弥拈花微笑,遥想当年高超的雕塑艺术家最后一抔黄泥抹上木胎,将千年的笑靥凝固一瞬穿越至今。在天水、在麦积、在二马路的步行街我似乎一直被这种温柔的笑脸所待。初见麦积,记忆便被满满地填充,那份好一直保存到如今。

时光荏苒,我像一个出走的少年归来时已渐生华发。这一年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技术工作的党员干部受博士团精神的指引服务麦积区的干部群众,倒是少了看风景的心情,而多了责任担当和换位思考。

今年天水的汛期来临时,极端暴雨天气频频,河水上涨。防洪形式十分严峻,7月10日应急预案启动后,区里的领导连夜奔赴各乡镇指挥抗洪,我在区政府大楼的应急办公室值班。心里一直惦念着我联系的乡镇,电话里新阳镇党委蒲书记坚定而沉稳地说,我们一定能保障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一刻听得我热泪盈眶,这不是电影的桥段,在关键时刻,基层的党员干部是靠得住的,麦积的干部和群众是真正生息与共的鱼水情啊!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现场时,洪水把河堤漩掉一大块,桥墩基础一半临空在河水之上,镇上的干部一夜都没合眼,还在转移群众、填堵石笼、运送抗洪物资,甚至有位女干部打着点滴还在值班。因连续多日去地质灾害点巡查,我两脚大拇指严重瘀血,但相较自己与麦积的群众干部同甘共苦、共患难的情谊,这能算什么呢?第二天夜里我在政府防汛值班,楼外暴雨倾盆。凌晨2:00左右陪杨副区长巡查北道城区集水情况后,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听着外面恣意的雨声,我把这些感人的瞬间发到了朋友圈:渭河惊涛拍岸,龙城水漫金山;防洪众志成城,悬望天平地安。将这份来自于最基层、最真实的感动分享给所有人。平日里也因为一堆遗漏的垃圾、坑坑洼洼的马路诟病政府的管理不到位,当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同志们都能撸起袖子挺身而出,有这些好干部,假以时日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我真心地责备曾经的自己,我们真需要理解和换位。

遇见这些可敬可爱的同事,一直激励我尽我所能切实为区里做点事情,根据麦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特点,我在区国土资源分局的配合下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调研工作,对已建、在建、监测的多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开展调研工作,编写完成《麦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调研报告》,对于这些危及人民群众安全的隐患点,我也利用所学和多年培养起来的技术经验逐一认真排查,其中针对在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已被相关方采纳。我如一空手而来的访者终于捧出我精心备下的礼物,心里那一点点愧疚也消散了不少。

新阳镇是我下乡最多的地方,第一次知道这个地名是参加雷达同志的追悼会,雷达是中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也是我的老校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将自己的批评实践融入当代文学发展大潮,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阳镇是雷达同志的故乡。所谓“为文志高,重情尚义”也是天水人民普遍之道德目标。

第一次去新阳是要陪同省国土厅领导检查工作,我早到了两小时在公路边等,天气很炎热,就信步踱进旁边一个小村庄。遇见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荷锄而立,对迎面而来的我友善地一笑。我尽量学着当地的方言打招呼:"老人家,天热得很!别下地去了,到树下缓一缓。"老人应允后席地而坐,我俩攀谈了许久。老人姓温,82岁高龄,中学教师的儿子现已退休,孙子在上海打工。老人非常健谈,我也从爷爷给我讲古的言语里挑着一些零碎的谈资聊旧社会,聊天水的变迁。老人言语很朴实但很打动尤其是我这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建议他说:“儿子、孙子现在都有钱,对您也孝顺,您都80多了就再别辛苦了,应该好好享享清福!”老人摩挲着头回道:“社会真的是好!我不干活啥都不影响。但你看我眼睛能看见,耳朵能听见,手能动,腿能走,如果我不去干活,总感觉对不起老天爷。”我怔了一下,这些黄土地上生活着可爱可亲的人民啊!遇见他们,我似乎也在对自己的心灵做了一次洗礼。他们勤劳、知足、纯粹,按照祖宗的生活仪轨约束着自己的言行,不矫揉造作,一碗白面、隔三差五一顿肉食就非常感恩老天爷的馈赠。更有趣的是最后老人问我:“原来三阳川到处种小麦,大家还没白面吃;现在都不种一颗小麦,白面还吃不完,我就想不明白那么多白面是从哪里来的?你是年轻人,你知不知道?”这种复杂的问题我还没认真思考过,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麦积区的第一产业主要是鲜果、蔬菜、畜禽养殖和高效农田、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并且以此形成产业化经济带,而过去的分散粗放的农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合理调整产能使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互联网+电子商务给现代农业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脑海里突然出现了爷爷在会宁干旱的土地里吆喝着牛的画面,犁下走出一排排的苦情的诗行,唯有汗水浸润着脚下的黄土,一年到头庄稼也只有等老天的恩赐,往往等来的是绝收。随着引洮工程的竣工,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绿了,人也松快了。千百年来农民跳出了固有的生产模式,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正绽放着崭新的面貌,一天一个样。

也有令人焦虑的是到目前为止,麦积区也还未摘掉国家级深度贫困区县的帽子。扶贫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甘泉是一个发展很不均衡的乡镇,一些地方还很贫困。有次陪同省督导组检查区扶贫兜底保障工作,走访了一家一类穷困户,户主是一个身患残疾的大嫂,40多岁,左蹆肌肉萎缩,拄拐行动也很不利索。丈夫因病早亡,大嫂只身扶养女儿成人,女儿去年已远嫁南方。出乎意料的是人生的暴击并未摧毁这个坚强刚毅的女人。大嫂乐观开朗,去年配合政府将所住的D类危房推倒重建,现在庭园焕然一新,自己还在院内搭设棚架圈养了些家禽,补贴一点家用,房屋的墙壁上挂着她亲手做的十字绣,“福”、“恩”和花开富贵是最主要的内容。督导组马组长临别时问她对明年脱贫有没有信心,大嫂爽朗地笑着说:"现在就能脱贫,其实我一直就不是穷人!”一句平平常常的诙谐话,足以让我对眼前这个矮小的女子升起无限的崇敬。我们干水电这行当,水库移民时常常遭遇个别“刁钻”的村民,淹没区内的一个木棍都要当棵树向政府漫天索要赔偿,想起那种狡黠贪婪的眼神至今都令人憎恶。我愿意把心里的“好人牌”赠与大嫂,我愿被生活暴击后的她余生都被温暖和幸福所待。

如今行走在麦积的乡野阡陌、城市街道,遇见了麦积发展最好的时代。西部小城进行着天翻地覆的变迁,渭河两岸高楼林立;翠湖公园绿波荡漾,国家级龙舟赛每年六月如期举行;高铁天水南站建成,麦积人的生活半径瞬间放大;作为天水地标的体育馆基本落成,让人们看到了大城市的雏形;天水会展中心、天水歌剧院落户麦积区;麦积山大景区游客中心正在建设中……。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在逐一实现。而令人欣慰的是发展的另一面,麦积的乡亲没有丢掉淳朴善良的本质。兢兢业业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抗洪时临危不惧,枕戈待旦;扶贫路上艰险无阻,风雨兼程。温大爷以勤恳劳作表达对祖训的忠诚敬畏,时代再多变迁也维护着内心的秩序。身患残疾的大嫂坚强向上、自立自信、纯良乐观的心灵世界…….这一切都是一年里最好的遇见。

我也逐渐迷恋清爽的浆水面拌韭菜、柔情的馓饭上堆一堆酸菜、酽酽的罐罐茶就着油馍当早餐,热爱“三十一号小吃”的呱呱凉粉,喜欢搭讪农贸市场里的小商小贩,乐意聆听乡村百姓的倾诉,热衷于给外地的朋友推广我们麦积的文化,推销花牛寨的苹果、新阳的杏子、东岔的樱桃、元龙的花椒……。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而此时我刚从重庆参加培训后回到麦积政府大楼,早出下乡的同事在楼下互道早安后登车奔向各镇各村。窗外的秋色正浓,天高云淡,朔风习习,还有未散的云雾如一条洁白的丝带围在远山上,柿叶落尽,枝头挂满红彤彤的果实,农人们已将一年的辛劳装满竹筐等待发往全国各地,我已习惯这人这景这时光。归期渐近,离愁亦更浓,日后于我此刻将是多么奢侈的体验。还想看这晨曦里的车水马龙,还想闻办公桌上文件散发的墨香,还想枕着渭河的涛声入眠,还想走在乡间呼吸清新的空气,还想邂逅那些勤劳的背影……

遇见麦积,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意外,她予我幸福向上的源泉,予我自立和纯粹的信念,无论时间将我褪成什么颜色,我都会留一块光彩给曾经的你。他日若你需要,恰好我有,给予你我的全部——我热爱过的这片土地和人们!

尚未分别,我已开始怀念……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