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2018-11-19 00:00:00    来源:重庆分公司 徐云
A- A+
电力18讯:

  从2000年在某电力企业担任厂报编辑算起,我从事记者这一行已经有18年了。

  用手中的笔记录新闻事件,关注社会变迁,聆听时代脚步,感受百姓冷暖,挖掘典型人物……记者这个职业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而有张力,为我原本偏重感性的认知方式注入理性的思考。工作的紧张和压力,以及激起的快乐与活力,就这样交织在我生活的每一天,

  记得18年前,我还是企业宣传部门的一名“新兵”。有一次,同事临时通知我下车间捕捉大修现场花絮,我穿着裙子和高跟鞋,攀上爬下的尴尬记忆犹新。此后,我就在办公室备了一套工作服,随时可以“冲锋陷阵”。第一次划版、第一次约稿、第一次采访、第一次上头条……我从这里起步,也在这里成长。

  2003年10月,我考入当地一家报社,成为一名专业新闻采编人员,感受到更多的酸甜苦辣。在副刊部当记者期间,我接听的新闻110电话或接待的来访有相当一部分是疾病求助。2007年7月,我接到农民刘有根的电话,他的妻子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脑瘤,必须尽快手术切除,否则肿瘤长大,很有可能会压断神经,成为植物人。但省会医院说要4至5万元手术费,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最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拔通了新闻110的电话。我让他过两天到报社来一趟,带一些相关的材料来。两天后,他真的和女儿来到报社,带来妻子的病历。我忘不了当时父女俩无助却又不甘的眼神,“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救救我重病的妻子》见报后当天,当地一家医院就打电话询问刘有根愿不愿意过来治疗,如果手术条件具备,医院可减免部分医疗费用,预计要2万元左右。我联系了刘有根,他马上说好。经专家会诊,手术可以在当地医院做。刘有根手头只有几千块钱,加上社会各界的捐助,凑了8000元。因为时间不能再拖,医院在刘有根还未凑齐手术费的情况下,就为他妻子实施了手术。手术做得很漂亮,肿瘤成功摘除,而且后期恢复不错。再见刘有根父女时,他们的神色已大不一样,当初的沉重一扫而光。

  自己的报道能让一个家庭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快乐,我由衷体会到一种来自职业的成就感。然而像刘有根这样幸运的例子太少了,有的呼吁见报后并没有什么反响。有人建议,这类求助不要每次都登报,大家看多了会麻木。可是,那些受捐者告诉我,哪怕是一元、五角的捐款,哪怕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也能带来信心和感动。所以,面对求助的期盼,我无法释怀。察民情,解民忧,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记者的担当,虽然我常感到自己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却依然一次次拿起笔来呼吁。

  平日里,若介绍自己是记者,旁人常会投上羡慕的眼神:你们记者好啊!诚然,记者顶着“无冕之王”的头衔,别人多少会敬三分。其实,大众只看到新闻职业光鲜的一面,做这一行并不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最快地赶出稿件,奔波和熬夜对于记者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国际麻博会采访的任务,那时网络没有如此发达,报社财力有限也无法为每一个记者配备笔记本电脑,采访结束回报社已是晚上9点多。编辑在“等米下锅”,我厘清纷乱的思绪,在键盘上敲出2篇稿子后,已经是凌晨时分,编辑部依然灯光通明,但每个人都毫无怨言。身为记者,必须保持奔跑的姿态,因为读者在前方,新闻在前方,战斗在前方。

  3年前我来到重庆,加入了大唐新闻通讯员队伍。要在集团媒体刷出存在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发大稿、重稿,系统单位里文字、摄影功底好的老师大有人在。对我而言,之前的经历并无多少优势,这依然是一个新战场。相比之前,可能采访的面没有那么广,但要掌握的技能反而更多,宣传的创意要求也更高。

  与新闻打交道多年,也曾想过转行,最终还是无法割舍。因为热爱,我或许疲惫,或许开怀,或许痛苦,却依旧执着。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