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灼成长真知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人生旅途,有径情直遂的平稳,有布满荆棘的曲折,相知交错,喜怒哀乐掺杂其中,留下斑驳的记忆痕迹,渐渐地形成一个个故事,而我们正是每个故事的主人。
一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毕竟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整整一年了,独立了,每个月拿着固定的薪水可以养活自己了,其实这只是成长的一方面,证明了相应的能力罢了。前几日,遇到一些困惑时,不由得脑海里冒出:“长大真得好难,要是能够一直停留在快乐无忧的童年该有多好……”等类似的想法,不乏有点逃避现实的意味。事后细细想想,其实成长的落脚点在于心里的承受力与成熟罢了。
当读到《梁家河》一书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信心。”给予我些许安慰,想想他七年的知青生活,我面对的成长困惑便通晓了。虽然这七年只是人生旅途的一小部分,但这七年的成长历程成为了一生的财富。事在人为,面对困苦不堪、人地生疏的环境,只有勇敢、乐观地面对,才会逐渐地熟悉周边的陌生,面临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也才会逐渐地成长。“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退。”艰苦的七年知青生活促使着他从彷徨无措走向踌躇满志,虽然时代变迁了,生活改头换面了,艰难困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成长的记忆仍然留存,仍然激励,再难的日子都可以度过,如今新时代的我们,遇到的问题恐怕难度与之相比小之又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逃避现实,不愿付诸于行动去解决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不如意,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总有个解决的办法,而最关键的在于心态,能否承受住那份不期而遇的苦楚。
成长是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旅途,从年幼懵懂到自惟至熟,从迷茫惘然走向豁然开朗,经历了高潮,经历了低谷,痛并快乐着。但是,这一路走来,我们要勿忘初心,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