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文苑 > 正文

寻柴

  2018-08-31 00:00:00    来源:大唐石泉水力发电厂 洪华
A- A+
电力18讯:

  寻柴是我们老家当地的方言,柴念做(xín二声),就是到很远的无人大山里去砍一些柴禾挑回家,用以生火烧饭,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肯定是不懂什么意思的。

  那时候,还没有盛行外出打工挣钱,农民都只是在地里刨食,日常衣食住行都是就地取材,只有 “大户人家”(家里有在外工作的)才能用上石炭炉来烧饭、取暖,农村基本都用柴火灶烧饭。

  烧的柴火有麦草、玉米杆、芝麻杆、油菜杆等,这些农作物收获之后的藤蔓秸秆之类易燃却不耐烧,大多都只能作为引火物。最为重要的,还是山林里的柴火,放在屋里干燥,耐烧好燃,是农家最受欢迎的燃料。也正因此,放学以后在村子周边的田畔、坡地巡捡一些柴火,则成为小孩子最为重要的家务活之一。

  在苦累的日子里,每日当要生火做饭时是最让人开心放松的时刻。每家划定的一片林子里的残枝落叶很快就被揽回家烧干净了,当近处再无柴禾可寻的时候,便只有到更远、更高、更偏僻的远山去寻柴了,每年的深秋初冬,早春初夏,便成了寻柴的旺季。

  姐姐在离家十几里地的镇上上高中,周天换洗之后带上一周的干粮要很早徒步返校,弟弟妹妹还小,周末我就会和父亲一道加入村里寻柴的队伍。

  寻柴大多是男娃,偶尔也有女娃,我便是其中比较固定的那个。最初父亲是不允许我去的,怕我身体单薄吃不消,去了几次之后,看我砍拾柴禾的速度快,挑的也不少,于是后来的每个周末,只要不下雨,我就不得不去了。

  寻柴最近的地也有三十多里的山路,来回就是六七十里,要想寻得更好的经烧的干柴硬柴,就要去更远的地方。山高路远,有危险,一般都是结伴而行。头一天,大家就大声吆喝着约人,准备好干粮,第二天天还不亮就起床烧饭,吃完大家就相互传唤,一大队人高高兴兴的出发了。路上时间长,大家家长里短、村镇趣闻,有说有笑,但丝毫不耽误赶路。走的也很有仪式感,长长的队伍,步履匆匆,也不乏铿锵有力。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集中一起不好拾柴,三三两两分散了走,自由组合成互助组,虽没有读过太多经典名著,但分工互助和流水线作业却以最朴实的方式,深深刻在了农民的骨子里。

  人很多,但也抵不过山更大,一下子所有人都隐没在绵延不断的山林间。路远活重,不麻溜的就会拖后腿,耽误时间。农民憨厚但并不迂腐,心里都打了一点小小的算盘,手脚快的自然是受欢迎的,可都是乡里乡亲,往上数十代八代都是亲兄弟,手脚慢的也有队伍叫上,多少帮忙照应。父亲更是仗义,也总是会叫上心里都不愿要的慢人,使其不被落单,一切都是自发自愿的。今日里你帮我,明天我给你搭手,农民最简单的道理却显得更加和谐、朴实和温暖。

  寻柴让我说的如此轻松,其实真真是一件很苦很累的差事,基本是两头不见天,早上五六点出发,晚上六七点到家,这十几个小时脚不停手不停,条件好的路上可以啃几口干饼子馍,路边的山泉掬一捧喝,没有干粮的就只能喝点山泉干熬着。

  砍柴是个力气活,吃饱了能挥的动斧子就行,不熟练的总也在一手水泡中摸索。拾柴就是个眼光和速度的问题,没的说,但扎捆和绑挑子却是个技术活,一般自由组合的组里必须有一个人会,不然拾的柴禾就挑不走,或者半路松脱。再绑的时候,还要根据各人力气大小分配挑子的重量,不至于让不知轻重的人累坏,也不至于担子太轻浪费力气。父亲是绑挑子的好手,手脚麻利又热心,拾的当中会问询谁的柴禾没拾够就会放到最后绑,还会帮着拾,因而他也是最受欢迎的。即便偶尔父亲没有一起去,大家也都对我照顾有加,不过我也从来不会拖大家的后腿。

  即便是得了大家的照顾,可我的任务也不敢稍减,怕拖后腿连累大家,尽量努力跟上节奏,拾够柴火,绑好挑子担回。回来时又饿又累,两腿像灌了铅,肩膀被木制牵担研磨的红肿生疼。但天越来越晚,回去的每人都是负重前行,只能自己咬牙坚持,数着每转过一道湾,每越过一条梁,离家又近了一截,心里也轻松了一大截,肩上的担子仿佛也轻了不少,就这样数着、兴奋着坚持到家,柴挑子一撂,顾不上母亲搬来的凳子递来的茶杯就地瘫软了。

  记得有一次父亲没去,叮咛我别跑太远,就近拾一些能烧的的蒿草枝蔓就行,回来的比一般早一些,走到屋后的山坡时,在那等我的弟弟告诉我乡上的人在我们家说事(父亲是生产队长),虚荣心作祟的我立即放下柴担子,坐在山坡上饿着肚子,等人走。我们学校的院子和乡政府院子挨着,学校的教师和乡政府的干部大都是本乡本土人,基本都认识,我们下课放学也会到乡政府院子闲逛,乡政府有个小小的图书室,我经常在放学或是中午大课的休息时间猫去那里看书,加上我当时是公认的好学生,学习好在十里八乡也小有名气,让他们看见我寻柴的狼狈样,那真是太丢人了!

  等了好久,弟弟刺探了几次后回来告诉我乡上的人要在我们家吃晚饭,母亲知道我的心思,让我把柴担子放在屋后,先回家吃饭休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也许是年轻气盛,也可能真的是饿了,我一下挑起了柴担子,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的走进了我家的院子,当着众人放下柴禾,还笑着和院子里的人打了招呼。那一步跨出了我之前的虚荣,让我更加的勇敢和面对现实。

  如今,偶尔回老家遇见曾经一起寻过柴的人,看着满山满坡的葱绿,田畔和坡上随处可拾的柴禾,林子里因季节变换堆积的厚厚的落叶,更是感慨颇深。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已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有了自来水,还有网络,做饭都是用煤气罐和电,石炭炉和蜂窝煤炉也没人用了,做饭更是几乎不用烧柴禾。薄暮中静谧的村庄忽而响起了悠扬且节奏感很强的音乐,父亲说那是村里人在跳广场舞,他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也有了更多的娱乐和休闲。

  站在院里,随意的和父亲闲话着家常,更是深切的感受到如今农村的富足闲适、快乐和幸福。我要感谢改革开放,也感谢那些艰苦贫困的的生活,寻柴本是一件非常辛苦艰难的事,但大家却把它当成了一段快乐的户外探险,锻炼了我们的坚韧和耐力,也让融入、团结、互助、包容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让我们在以后的艰难困苦中更多了一份坦然和从容。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热点排行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
推荐阅读
  •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的认识与思考
  •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慌得一比
  •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黄仁宇、东野圭吾和“憨豆先生”这三位文化名人居然都是学电出身!
  • · 张国宝:整整15年!我亲历了中俄间那场跨世纪的大谈判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