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暮年花开
第一次听到Tina这个名字时,脑海里想的这肯定是个金发碧眼的大美女。然而第一次见到Tina时,却颠覆了我最初的想象。映入眼帘的她,清爽的短发,黄皮肤、黑眼睛,标准的亚洲人模样,给人一种干脆利落的感觉。
有的人一开口,就断了交谈下去的欲望,而有的人一说活就能够让人敞开心扉。就像Tina,第一次与Tina交谈时,暖暖的笑容、轻柔的语调,一言一语都仿佛和煦的阳光洒进人的心里,让人顿生好感。
Tina,中文名陈珍娜,今年55岁,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2012年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大力开拓马来西亚市场。精通三国语言的Tina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水电七局,自此,开启了她的电建生涯。
对于Tina来说,加入中国电建,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在马来西亚,中国电建这个招牌可是响当当的,承建了“东南亚的三峡”——巴贡水电站,轰动了整个东南亚,当地人都觉得这是个神奇的企业。”也就是从那时候起,Tina“认识”了中国电建,并萌生了加入这家跨国公司的想法。
“朋友知道我加入中国电建都感到又惊奇又羡慕,他们没有料到我在做了家庭主妇后还会继续出来工作,更佩服我能顺利在这么好的跨国公司上班。”回想起刚进入水电七局时的情景,Tina眼里溢满了暖暖的笑容。
进入水电七局之后,Tina被分派到胡鲁水电站综合部,用她的话说,综合部的工作就是事无巨细、无所不做。每天不仅要报送文件、翻译报表,更要奔波于各个机构去办理项目的各种工作准证以及所有办公设备采购。“以前都没接触过建筑领域,有时候遇到专业类的东西就会感觉很懵。但是很幸运,身边的领导、同事都特别热情,遇到不懂的东西时,他们都会不厌其烦的为我讲解。”聪明的Tina在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很快就融入了团队。那时候七局人不仅给Tina送去了关心和关怀,更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影响着她。直到现在,她都对以前的那些同事都还念念不忘。
回顾这五年,Tina跟着水电七局走南闯北,崇山峻岭、滩涂戈壁......刚进入七局时,Tina以为水电七局仅仅只是精通水电业务,但是这五年,水电七局正一点点刷新着Tina的认知。从东马走到西马,从传统的水利水电到火电、高铁、公路桥梁、工民建等多个业务范围,Tina的脚步紧随水电七局了遍及马来西亚的各个区域,胡鲁水电站、万饶高速公路、吉马火电站、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等工程都留下了她奋斗的汗水。
在Tina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文件码得整整齐齐,并用各种颜色小标签纸细心地做好了分类。从项目文秘一路晋升到懂投标,善经营,会管理的马来西亚区域总部市场部经理助理,Tina仅用了五年时间。在Tina看来,她成功的秘笈就是踏实勤奋。在水电七局马来西亚各个项目部一说起Tina,大家都纷纷为她竖起了大拇指。“Tina可是吉隆坡名副其实的‘百事通’,遇到麻烦事,找Tina,妥妥的!”由于常年跟各种机构打交道,Tina在当地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也建立了强大的人脉关系。
Tina年轻时也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呆过十余年,相比之下,她更喜欢中国企业。“中国人为人亲切,人情味浓重,协作精神也更强。”相比朋友在其他跨国公司来说,Tina的收入并没有他们高,但是她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在她心里,水电七局是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这里,她找到了家的感觉。就在今年七月,Tina专门飞往成都,走进水电七局彭山基地和兴隆湖新办公大楼,更加近距离的感受七局文化。
“加入水电七局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我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和孩子,后半生我要跟随水电七局这个大家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Tina自豪地告诉记者。她脸上浮现出的真诚笑容,让人不禁想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愿岁月在她身上能慢慢流逝,愿她能永葆一颗年轻的心。
Tina来到成都感受中国文化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投公司王会生:四十年来家国梦
2018-11-20
- 谢开: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发展路径
2018-10-18
- 电力员工职业病图鉴及自救指南
2018-10-18
- 【改革开放40年】一位“黄金人
2018-07-11
- 有人说我搞垮了光伏行业!我现在
2018-07-11
- · 双达标-夜巡
- · 酷暑潭电人
- · 大唐梦
- · 渔家傲•赞潭电迎峰度夏
- · 改革添活力 拼搏铸辉煌――写在贵池供电成立30周年之际
- · 【珍藏30年】清流变迁
- · 夏日风情
- · 水天之恋
- · 改革开放30年 丹棱电力大变迁
- · 【最美一线员工】贵州脱贫公路的“骄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