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充电桩电动汽车 > 新闻 > 正文

万钢:应着手研制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

  2018-11-18 11:00:2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1月9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

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这一议题,10位委员和2位企业负责人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市场培育、政策支持、行业管理等建言资政。近5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踊跃发表意见。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座谈会上作主题发言。万钢同时兼任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07年至今年3月,他曾任科学技术部部长。

万钢谈到,在政府的积极作为、科技的支撑引领、巨大的市场规模、创新的商业模式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

他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着手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明确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分类别、分地区提出实现汽车电动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给产业界一个长期、明晰的发展预期,坚定各方信心,确保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他认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各有优势,面向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鼓励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区域商业化运营示范,实现汽车产品型谱电动化全覆盖。

普及充电基础设施是推动电动汽车应用的关键。

万钢建议,应鼓励地方政府在能源价格、建设用地、商业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小区物业收取一定的充电服务费,以提高物业协助安装和管理充电桩的积极性。

他还指出,相比之下,建设氢能基础设施任务更加艰巨。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借鉴欧美等国经验,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而非危化品处理,在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过程中,尽快破除制约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标准检测障碍和市场准入壁垒。

以下是《人民政协报》刊登的万钢主题发言摘登: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视察上汽集团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在政府的积极作为、科技的支撑引领、巨大的市场规模、创新的商业模式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引领和加速了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为顺应“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叠加融合大势,实现换道超车、引领产业变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战略引领,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担负起引领转型升级和保护大气环境双重使命的同时,要率先落实改革开放新举措。应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着手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明确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分类别、分地区提出实现汽车电动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给产业界一个长期、明晰的发展预期,坚定各方信心,确保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对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引领支撑。一要明确电动化、智能化新方向,创新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二要继续提升“三电”核心技术,加强高能量动力电池、高功率燃料电池、高性能驱动和高效率能量回馈、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三要加大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攻克核心技术、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难关。四要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最佳载体,着力研发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构建开放共享公共技术平台。五要科学制定技术标准,加强检测能力,提升技术标准体系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和产品竞争力。

三、远近结合、供需匹配,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的综合竞争优势。应及时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向增程式混合动力发展,充分利用内燃机领域新技术,使排放降到更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各有优势,面向量大面广的远程公交、双班出租、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市场需求,应及时把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鼓励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区域商业化运营示范,实现汽车产品型谱电动化全覆盖。

四、做好总体规划布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发展成为移动储能终端并实现与能源网的双向互动。普及充电基础设施是推动电动汽车应用的关键。应鼓励地方政府在能源价格、建设用地、商业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小区物业收取一定的充电服务费,以提高物业协助安装和管理充电桩的积极性。相比之下,建设氢能基础设施任务更加艰巨。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借鉴欧美等国经验,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而非危化品处理,在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过程中,尽快破除制约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标准检测障碍和市场准入壁垒。

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加强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随着市场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应用优势逐步显现,具备了到2020年财政补贴退出的条件,政策支持应转向税收减免、环保补贴、碳交易、金融创新和路权支持等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油耗标准、双积分等产业政策,适时转化为碳交易机制,增强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生动力。二是将推广新能源汽车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战略支撑,赋予新能源汽车用户更多的路权和准购权,将道路交通电动化的规模、效益与城市大气环境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加大支持分时租赁和共享汽车等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充电、运营等多环节组合的新型商业模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四是研究按排量征收汽车尾气排放税费政策,让废气排放者为零排放买单;对纯电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后,继续保持车购税减免等税收优惠;鉴于发展阶段特点,燃料电池汽车在2025年前应继续给予财政补贴。五是以安全、节能、环保为导向,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与服务,取消对续驶里程、能量密度等细节要求,把产品技术的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六是鼓励金融创新,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期付款业务并给予一定的优惠贷款。七是加强车用动力蓄电池退役后的储能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和政策支撑。八是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鼓励大中城市率先实现公交、出租、共享、物流汽车全电动化。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

热点排行
  • · 国网重庆客服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迎客”
  • · 新乡供电公司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成功送电
  • · 广东电网公司今年将新建2340个充电桩
  • · 新乡供电公司:做好新乡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报装工作
  • · 郑州供电公司:京港澳高速新增两座快充站
  • · 淄博供电公司:服务首条纯电动空调公交上线
  • · 江苏电力公司年内将建成59座高速公路充换电站
  • · 江苏常州供电公司:有了省内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
  • · 浙江萧山供电公司:踏上“绿色”春运路 “电跑”为你接送机
  • · 福建福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高速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建设
推荐阅读
  • · 国网、南网、特锐德、万邦四大充电巨头在雄安成立合资公司
  • · 许家印夺帅,贾跃亭背水一战
  • · 9年补贴1600亿!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还是翻车?
  • · 舒印彪:国家电网形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