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暴雷!新能源汽车“出清”钟声响起?
昨天(3月28日),比亚迪(002594,SZ)开盘跌停,跌停价报55.17元,港股开盘大跌5.66%。今天虽然有止跌回升之势,但其股价仍有较大跌幅。
原因是因为其业绩下滑直接导致的,使得股民对比亚迪今后的“钱途”充满着担忧。
比亚迪3月27日晚发布2017年年报,去年营业收入为1059.15亿元,同比微增2.36%,增速大幅放缓;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9.51%。主要是由于第一大业务汽车业务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继续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1-3月净利润为5000.00万元~1.50亿元,同比下降91.75%~75.24%。
比亚迪将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归于“补贴断奶”。该年报显示,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比亚迪新能源业务尤其是电动大巴部分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下滑,给集团整体盈利带来较大压力。
《环球老虎财经》撰文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出清”钟声响起。
比亚迪横跨新能源车和锂电池两大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标杆。新能源补贴退坡,比亚迪净利润就发生雪崩,或许正说明,新能源产业仍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小树苗,“扶持的手”松了,新能源企业业绩就发生剧烈波动。
实际上,政府不可能永远“扶持”,新能源补贴退坡,正是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洗礼,从而变得更加强大与健康。不过,这个过程必然伴随了痛苦的市场出清。在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行业龙头无锡尚德就倒下了,而新的龙头隆基股份等企业又在市场的洗礼中冲了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公司都遭遇股价过山车,比如光伏行业周期顶峰时过会的超日太阳(002506),即后来的协鑫集成,股价就从最高峰19.40元(前复权)跌至目前4.43元。重组时承诺的四年60亿利润,如今再度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
似乎,比亚迪业绩暴雷,说明新能源产业市场出清的凛冬已经开始了。而这一切,可能给整个产业来一场大洗牌。
比亚迪暴雷
根据上文所述,比亚迪业绩暴雷的主要原因是大巴补贴的退坡。资料显示,2018年新能源补贴方案较2017年大幅变动。不过,新的补贴方案并非“一刀切”式的整体退坡,而是分指标对应不同的补贴标准。其中,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达标难度更大(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比亚迪的问题在于,公司依赖磷酸铁锂电池起家,也一直是该技术路线的“带头大哥”。而特斯拉、日产聆风等国外热卖车型,均采取三元锂电池。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更安全,不过能量密度却不高。因此,在这波差别化补贴退坡中,比亚迪成了大输家。
根据工信部第十批新能源客车推荐目录显示,比亚迪三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分别为96.74Wh/kg、103.75Wh/kg和115.51Wh/kg,前两种不符合新规110Wh/kg的最低标准,后一种也在最低一档标准中。
实际上,脆弱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本经不起补贴退出的考验,特别是依赖补贴的客车、专用车领域。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补贴在单车售价中占比约为40%,也就是说,买一辆新能源客车,近一半的钱是政府掏的,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
从2018年补贴政策变动情况看,政府似乎是想逐渐出清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把补贴的重点放在三元锂电池身上。而比亚迪也作出回应,未来产能主要转向三元锂电池。
凛冬已至,行业大洗牌?
一直以来,监管层提倡发展磷酸铁锂电池。这可能出于安全考虑,亦或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难度更低,出于保护国内产业角度考虑。
不过,较低的技术难度,丰厚的新能源补贴,却让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掀起大上快干的风潮。一些不知名的且没有技术积累的小企业,纷纷从各种途径参与到新能源产业链之中,由此而引发的骗补也层出不穷。在2016年年末,相关部门就处理过金龙客车等5家骗补企业,其中苏州金龙骗补金额高达5.19亿元。
目前,政府一方面打击骗补,一方面提升补贴标准,正是为了提高门槛,提升国内新能源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如此一来,势必将引发行业大洗牌,很多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或将逐渐退出市场。
比如曾经的新三板明星企业安达科技,该企业主要为比亚迪提供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如今比亚迪已经把重心转型三元锂电池,因而安达科技这类公司或将受到冲击。
事实上,安达科技这类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正在两头受创,下游新能源汽车领域补贴退坡,上游材料却在持续涨价,比如锂和钴。
此外,各锂电池厂商持续提升产能,似乎又要将整个锂电池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沼。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7年底动力电池价格较2017年初下滑20%~25%: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价格从年初的1.8~1.9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动力电池组价格从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1.5元/Wh。
新能源产业长期向好,不过,政策的鼓励却造成阶段性供给过剩,又呈现出价格战的苗头。或许,光伏产业发生的故事,又将在新能源产业链重新上演。就看在这场“凛冬”中,谁能成为最终的胜者了。
押注新能源,比亚迪会胜出吗?
十年前,比亚迪、奇瑞、吉利,是曾经的三大国产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走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路。奇瑞渐渐淡出国产自主品牌一线,吉利风华正茂,而比亚迪,却彻底把宝压在了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上。
比亚迪之所以押注新能源,还是与公司基因有关,其创始人王传福的老本行就是电池。王传福大学毕业后,看到充电电池领域的巨大前景,便毅然投入创业之中,创建了比亚迪公司,专注电池研发和生产。因此,当政府开始扶持新能源产业时,比亚迪立马对新能源投入大量资源,试图对传统燃油车弯道超车。
2017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共计销售新能源车11.37万辆,同比上升13.4%。同期,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显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大幅低于行业整体增幅。
此外,由于锂电池行业整体发展偏向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的“带头大哥”比亚迪也被宁德时代拉下马。数据显示,2017年比亚迪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排第三,销量为7.2GWh。
2017年年底,比亚迪曾发布声明,2018年所有乘用车(不包括客车和E6)均将使用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方面表示(与GGII总销量并不吻合),截至2017年年底,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16GWh,其中10GWh为磷酸铁锂电池,6GWh为三元锂电池,而上市公司计划于青海新建10GWh三元锂电池产能。
可见,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和锂电池两方面,都积极向三元锂电池转型,若转型成功,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声明:后半部分内容援引自环球老虎财经(作者:朱成祥 | 已授权)
-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