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再融资22亿!阿里、富士康、IDG资本实际是看中了这个……
作者/王宇 华夏能源网独家 1月29日,小鹏汽车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总额2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在此次融资中,由阿里巴巴、富士康、IDG资本领投,云锋基金、Apoletto和中金公司鼎力跟投,A+轮注资的纪源资本、晨兴资本、经纬创投再次现身投资机构名单。 据悉,融资完成后,小鹏汽车将从资本市场融得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使用资金。 从公开融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相比蔚来20亿美元、威马120亿人民币的融资,还有不小差距。但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却向媒体透露,小鹏汽车目前的融资额是排在行业中第二位的,融资额中,只有用在研发和生产上的钱才是有意义的。 截图来自企查查 在发布会中,何小鹏向媒体表示:“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富士康是世界工业互联网+的标杆企业,IDG资本是全球顶级投资机构。此次阿里巴巴、富士康、IDG资本的联合领投,是小鹏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融资是互联网造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决胜互联网造车的是产品创新能力、快速迭代的落地能力和超级产品经理的极致用户思维。小鹏汽车G3今年即将上市,‘鹏友圈’的各项跨界合作会陆续发布和启动。” 小鹏汽车作为新兴造车势力,从资本市场融资并不稀奇。但是像阿里巴巴、富士康、IGD这种本和汽车行业“不沾边”的企业大手笔投资汽车初创公司,究竟意欲何为? 阿里:落子智能驾驶 在投资小鹏汽车之前,阿里巴巴其实进军汽车行业已经两年有余。 2015年4月8日,阿里巴巴就宣布整合旗下汽车的相关业务,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 初期,阿里巴巴在汽车行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车联网以及共享出行领域。 从阿里在汽车行业的投资布局可以看出,以滴滴为主的共享出行平台、高德地图、车联网、二手车等是阿里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其中共享出行平台比重最大,从快的、Lyft、滴滴到神州专车,连续大笔的资金投入足以见得阿里对共享出行的支持力度。 而投资高德是阿里在汽车行业布局中的重要转折点,高德的加入让阿里帝国的版图更加清晰,为互联网汽车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后,阿里和上汽联手打造的所谓“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大卖,让阿里看到,汽车行业的未来是在智能汽车之上。 阿里云和YunOS创始人王坚曾表示:“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之间的关系将被重新定义,万物互联网存在巨大的机遇,在万物互联网时代将不在区分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基于万物互联的理念,阿里将YunOS系统注入汽车体内,打造出了一款互联网汽车。” YunOS总裁张春晖也表示互联网汽车让数据成为了引擎,每一次出行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记者看来,未来的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百度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平台,Apollo计划已经初现成效。腾讯倾向于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后市场投资,也效果显著,相比百度和腾讯,阿里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对低调。 更有力的佐证是,阿里巴巴公开招聘网站上,已经出现多个与“菜鸟无人驾驶”相关的岗位,职位包括:无人驾驶视觉系统研发专家、无人驾驶SLAM与导航算法专家、无人驾驶系统平台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地点在北京和杭州两地。 阿里布局智能驾驶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 而在小鹏汽车身上,则有多个闪光点能够匹配到阿里的需求:比如说,“挖”到前特斯拉Autopilot的机器学习总负责人、机器学习和自动驾驶领域专家谷俊丽之后,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会有不小提升。 对于此次继续领投小鹏汽车,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官方表态:阿里参与这一次投资,有几个理由,主要在于汽车产业已经有几个很大的变化趋势: 第一个是互联网化,汽车也可以连到网上; 第二个趋势是汽车自动化,因为有了环保要求,大家都向往更好的空气,电动车就一定会是未来的趋势; 第三个是数据智能化,以后大家在车里的时候还可以享受到很多有关智能的应用和功能,而且这些应用和功能都是透过人工智能,都是透过数据驱动的。 富士康:永不放弃“电动汽车”这一块工业蛋糕 和阿里巴巴有着本质不同,此次领投小鹏汽车的富士康,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 在运营模式上,富士康主要通过“代工”获取利润,其利润渠道较为单一,此次投资小鹏汽车,记者猜测是为了扩大产业渠道,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发展重点,扩大盈利规模。 富士康汽车总经理林栋梁曾公开表示,除了占电动汽车成本近一半的电池之外,轻量化结构件及覆盖件、电机电控也占百分之十几,其他部分则是汽车电子和线束。他认为,电动汽车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富士康都可以提供,并能把价格做到1.5万美元,这比同行优势明显。 其实,富士康将电动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业务,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据了解,富士康集团CEO郭台铭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纯电动汽车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业务。 资料显示,2005年,富士康通过并购曾向福特和裕隆汽车等厂商提供汽车线束的安泰电业,迈入汽车行业,之后选择以中控屏和锂电池为切入点。 2010年,富士康接下特斯拉的订单,成为该豪华电动车品牌的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的供应商。 不过,富士康并不满足于此。2015年3月,富士康宣布联手腾讯及和谐汽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展“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合作。 其中,富士康即负责智能电动车的整合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 当时有分析人士认为,富士康的零部件模块化出货模式或许将带动电动车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的变革,从而降低电动车的造车成本。 不过,此次合作最终以富士康退出告终。 此次投资小鹏汽车,记者认为是富士康继投资和谐汽车失败之后,在整车企业的另一次尝试。小鹏汽车作为我国第一批“互联网车企”,其已经拥有独立的研发体系,其代工和自建工厂的生产模式也已初现雏形,投资小鹏汽车,可以让富士康直接切入汽车行业核心,即汽车制造。 当富士康在消费电子产业中积累的电子元器件集成和总装能力,延伸至电动汽车产业后,尽可能将零部件实现标准和模块化生产,富士康或许发展成为电动车零部件供应商巨头。 IDG资本:资本逐利的一种体现?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在资本的加持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投资的下一个风口。 IDG资本作为业内知名的风投基金,从2015年开始涉足能源领域。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此前了解到,在能源投资上,IDG资本通过控股港股“顺昌集团”(后改名“IDG能源”),从而进军石油、天然气领域。 此次IDG资本领投小鹏汽车,想必也是在能源投资这盘棋局上再落一颗棋子,追赶新能源汽车这股“潮流”。 据悉,IDG资本不仅投资了小鹏汽车,还投资了蔚来汽车等一众新兴造车势力。 其实不仅IDG资本看中新能源汽车,像金沙江资本、九鼎投资等投资公司,也纷纷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记者梳理资料后发现,中信资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中金公司、顺为资本、 今日资本、厚朴基金、愉悦资本等众多投资公司,已经参与到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中来。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资本投资公司,还是传统制造商,投资新兴造车企业都是看到了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想要提早布局从中分得利益。 利益在哪,资本就在哪里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对于阿里、富士康、IDG等企业为何投资小鹏汽车,这只是一个行业背后的缩影。在这个事情的背后,是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崛起。 未来出行,是块“大蛋糕”,这汽车领域这场变革中,总有人被淘汰,也总有玩家加入,而资本即是在扶持这些新玩家入局,从而达到各自的目的。
相关新闻:
-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