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充电桩电动汽车 > 新闻 > 正文

升级版新能源汽车才是真正的出路

  2016-06-12 00:00:00    来源:第一电动网 陈曦
A- A+
电力18讯:

  [摘要] 由于现有电网架构无法轻易改变,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只有在电动汽车的全新设计和能源转换/使用效率的提升上。

  设想未来,电动汽车高度普及,每个人下班后给车充电的简单举动却会给电网带来灾难性的负荷。但由于现有电网架构无法轻易改变,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只有在电动汽车的全新设计和能源转换/使用效率的提升上。

  

  随着十三五纲要出台,全面看好新能源车、储能与能源服务领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年中,能源车的发展与改革将推动整个市场迎来新的征程,带动相关标准与产业共同成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首推电池材料和车身设计理念革命)、大规模储能、能源互联网+(首推能源服务)将迎来全面升级。

  虽然当前政策层面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力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若想长远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绝不仅仅是将普通的化石燃料车的动力源换成电池那么简单。作为一个全新的新生事物,电动汽车亟需全新的“量身打造”的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设计理念。目前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并不高,从本质上来说,电动汽车的电由消耗化石能源而来:如果从煤电厂获得电能,热效率为40%左右,而一般的汽油/柴油发动机的效率在20-30%左右,因此目前的电动汽车实为将热效率从20-30%提升到40%,并不显著,而更多的是把污染变相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地方。虽然从长远看新能源汽车的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在目前能源架构下,总体的能源转化率已很难进一步提升。最近特斯拉汽车被新加坡政府处以巨额罚款,也是因为从整个生产链和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反而比传统汽车更消耗能源。如何借助多功能材料或多功能智能材料发展,使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和智能化突破现有局限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将成为未来的主要研发目标。

  汽车的轻量化和安全性是两个永恒的主题,而电动汽车当前的最大瓶颈之一是续航里程。如果有效地同时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全新的设计理念。

  当前的汽车,每一部分都是实现单一功能,例如电池只是动力源,车身只是起到承载和安全的作用。设想一种全新的多功能理念:如果载人工具能做到结构材料与储能材料的合一,车身的部分构件(如外壳和大梁)既能承受载荷,又是储能电池,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车身即安全电池,安全电池即车身。一台汽车全身都布满了电池:电池既可以供电,电池之间还可以相互沟通和优化;有的电池供给车联网,可以互相通讯;有的电池供娱乐系统;有的电池做动力电池。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候,部分安全电池可以参与到吸收能量保护乘客当中来,而同时分布式电池的设计使得不会发生整车电控系统失灵的情况。这样的一个系统将成为高度集成智能化、多动能化的“电动汽车2.0”概念。我们预期,在安全电池的推动下,部分传统车身结构件可以被电池替代,而电池容量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池可以至少占据车身重量的60%以上,使续航里程达到800-1000公里,更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同时兼顾了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还解决了电动汽车最大的瓶颈。

  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电池材料的革命来实现。未来的安全电池新材料将能够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假如整个车身分布着电池,电像神经网一样遍布车身,车身的每个部位既可以提供能源,也可以感知并优化自身功能,像生物体一样能随时驱动起来,这就是进一步的“电动汽车3.0”概念。在行驶过程中,每个部件都可以通过分布式电池和集成智能传感器感应周围的情况并反馈给中央电脑及时处理,优化形态,甚至可以与其他的载人工具“交流”,成为高度智能化的载人工具,优化整个交通生态系统,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由多功能材料革命驱动的的蓝图。只有当材料承载实现多功能性,做到一举多用,车辆的轻量化、安全化、智能化才能够融合。而这正是引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革命。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

热点排行
  • · 国网重庆客服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迎客”
  • · 新乡供电公司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成功送电
  • · 广东电网公司今年将新建2340个充电桩
  • · 新乡供电公司:做好新乡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报装工作
  • · 郑州供电公司:京港澳高速新增两座快充站
  • · 淄博供电公司:服务首条纯电动空调公交上线
  • · 江苏电力公司年内将建成59座高速公路充换电站
  • · 江苏常州供电公司:有了省内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
  • · 浙江萧山供电公司:踏上“绿色”春运路 “电跑”为你接送机
  • · 福建福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高速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建设
推荐阅读
  • · 国网、南网、特锐德、万邦四大充电巨头在雄安成立合资公司
  • · 许家印夺帅,贾跃亭背水一战
  • · 9年补贴1600亿!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还是翻车?
  • · 舒印彪:国家电网形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