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充电桩电动汽车 > 新闻 > 正文

科技部预警动力电池回收隐患 或借鉴德国模式破解

  2016-01-28 00:00:00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佚名
A- A+
电力18讯:

  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的暴增使得高层关注到背后的隐忧。“我们要高度关注一件事,要加快研究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1月23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6”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必须在当中“保持清醒头脑”。

  万钢表示,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之后不一定马上进行报废处理,可以进行梯级利用。“从现在的经验看起来,用到风能、太阳能的储能当 中,还可以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万钢表示,未来要加强对退役电池的质量、性能鉴别、分级等测试评价技术和标准方面的研究,要制定相关标准,推动梯次利 用。

  在具体的操作上,万钢建议,要充分发挥现有在线检测监控系统作用,现在开始累计历史数据来支撑退役电池甄别、分级和梯次利用。同时,加快建立电池回 收体系,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产业链。“我们应该尽快出台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建立监督监管制度。这个在专项中有所部署, 但产业要快速建设起来。”万钢表示。

  据了解,动力电池从开始使用到电池能量完全耗尽报废的寿命约为20年。然而,当动力电池只能充满原有电量80%的时候,就不适合继续在电动车上使用。如果这时将其报废进行资源化处理,会造成可以用价值降低和资源能源的浪费。

  万钢重点推荐了2000年欧盟(主要是德国)推出的关于汽车回收和再利用的法规。这个法规是一个完整回收,高效回收和再利用,并且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到回收等问题了。无论从汽车整车,还是从每一节电池,在设计时,都应该考虑它的梯级利用,应该考虑它的拆卸、回收和分类。

  “这需要我们从现在抓紧对于回收利用法规和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并且及时推出来。”万钢说。据万钢介绍,目前我国和德国建立了中德电动汽车的联合研 究中心,集双方高校、研究院所、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在一起共同研究未来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回收体系利用,及一些基础研究方面。中美清洁能源中心也专门 建立了中国清洁汽车联盟,同样采取了双方产学研的合作。

  除了要加强对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与管理,万钢还表示,轻量化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要加快推进轻量化进程。

  此外,万钢还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国家从购置补贴、税费减免、研发支持、消费优惠、基础设施以及标准规范等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措施,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呈现出“创新环境显著优化、市场的进程全面加速、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产业融合催生新态势”的四大特征。

  而自从开始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以来,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达到49.7万辆,其中2015年的生产超过37 万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包括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得到快速提升,能量密度提升、成本显著降低、安全性和工艺技术持续 得到了改进。

  “我前些日子把2010年动力蓄电池的几个报价拿出来看一看,和2014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将近一倍,成本价格降低了50%。”万钢表示。另 外,在技术、商业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在充电桩上,到2015年底,全国建成的充换电站超过3600 座,公共用的充电桩超过4.9万个(不包含家用)

  万钢表示,科技部正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目前,整车、关键零部件、接口和设施以及充电设施、充电桩建设形成了有效的连接,现行的有效标准达到了87项,同时,正在审查待批的标准还有5项,在整个标准体系下,还有44项细分的标准正在研发的过程当中。

  ”专家们形成了一套标准的研发体系,近两到三年中能够完成第一轮的所有标准设计,我们是希望标准能够不断更新,不断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万钢表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

热点排行
  • · 国网重庆客服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迎客”
  • · 新乡供电公司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成功送电
  • · 广东电网公司今年将新建2340个充电桩
  • · 新乡供电公司:做好新乡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报装工作
  • · 郑州供电公司:京港澳高速新增两座快充站
  • · 淄博供电公司:服务首条纯电动空调公交上线
  • · 江苏电力公司年内将建成59座高速公路充换电站
  • · 江苏常州供电公司:有了省内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
  • · 浙江萧山供电公司:踏上“绿色”春运路 “电跑”为你接送机
  • · 福建福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高速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建设
推荐阅读
  • · 国网、南网、特锐德、万邦四大充电巨头在雄安成立合资公司
  • · 许家印夺帅,贾跃亭背水一战
  • · 9年补贴1600亿!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还是翻车?
  • · 舒印彪:国家电网形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