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充电桩电动汽车 > 新闻 > 正文

生产资质即将放开 新能源车鲶鱼效应再发酵

  2015-11-16 00:00:00    来源:华夏时报 金雪
A- A+
电力18讯:

  “蔚来汽车已准备好了5亿美元,车和家准备好了1亿美元。”11月2日晚6时,辞去汽车之家总裁职务,一门心思投入到智能电动车制造领域的李想在微博上披露了融资进展。蔚来汽车与车和家正是其自2014年以来,先后参与创立的两个全新智能电动车项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摩拳擦掌等待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非汽车企业并非只有上述两家。“目前已经有几十家非汽车企业在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工信部正组织有 关专家做评审工作。”11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 资质。

  这是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准入政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国家部委首次披露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门槛放开的进展。显然,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大批鲶鱼涌入的时刻很快就要来了。

  逐步放开

  非生产汽车的企业能不能生产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业从无到有的十余年来,这一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而在近一年来,这一答案出现了松动。从新能源汽车企业申请注册必须具备整车生产资质,到酝酿降低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再到允许非汽车生产企业注册,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准入政策历经重大变革。

  今年3月,发改委正式就《准入政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表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放开从坊间传闻到落在了纸上。

  “一 直以来履行的电动车基本准入条件就是要有汽车生产资质。但现在来看,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符合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达到相关汽车生产准入条件,也将可以逐步 地成为汽车生产企业。”11月5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坦言,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正经历一个破局的过程。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万辆的目标,在目前完成率不过三分之一的现状落差之下,非汽车生产企业等新鲜血液的进入有望搅活池水。

  《准入政策》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的第8个月,工信部披露了非汽车生产企业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最新进展。在通过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将有第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得到电动车生产资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上市公司中,包括整车及相关产业链在内的公司已达到68家;而2010年到2014年的5年来,上述涉 及新能源项目的公司在二级市场融资已高达近400亿元。显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放开也意味着又将有大批量鲶鱼涌入,届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企业数量和融资规 模更将急剧扩大。

  生死时速

  守候在新能源汽车“龙门”之外的非汽车企业中,包括了诸多互联网+企业以及新兴创业项目。

  2014 年12月9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潜行一年的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 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而在今年10月27日,乐视发布会进一步宣布乐视首款超级汽车在美国研发中心实验完成,首轮样车试制已结束。

  除 蔚来汽车、车和家等新兴创业项目瞄准新能源造车领域外,小米、阿里巴巴、华为等互联网、高新技术公司也纷纷与传统汽车生产商合作,曲线切入汽车市场。与此 同时,时风等有造车和研发基础,但生产资质匮乏的低速电动车企业,同样虎视眈眈。因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放开之时,意味着它们也有机会摆脱只能生产 低速电动车的命运。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曾表态:“民营资本进入新能源整车生产领域,门是打开的,但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即这个企业在新能源 汽车的研发方面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做了长期的准备、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开发团队。这是为了防止一窝蜂进入而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这意味着,即 便理论上非汽车生产企业可以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仍需满足诸多条件。

  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准入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电动车投资主体“需要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等不少严苛要求。

  热血蓝图

  显然,完成上述条件已并不轻松,而在成功获得资质,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后,对于新进入企业来说,仍需一笔庞大的资金才能盘活整个链条。

  李想算了一笔账,无论从零开始建厂,还是大规模改造代工厂,都需要一大笔资金。“特斯拉花了几千万美元买了丰田在加州现成的厂房,但后期各种设备的投入,已经几十倍于当年购厂的资金。”李想坦言。

  在李想看来,如果正向研发一款年销量10万辆以上的电动车,并且打造一个售前和售后的服务体系,以及满足三年的研发、测试、试制、生产,建造或者改造高质量的生产线的前提之下,这一投资至少需2亿-3亿美元。

  按照蔚来汽车与车和家的规划,从零开始组建团队、生产线等前期投入,到第一款量产车销售一年的约四年时间中,车和家总计大概需要2亿美元的投入,蔚来汽车则需要10亿美元的投入。

  之所以让蔚来汽车们热血沸腾的,还是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的市场空间。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已经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2.4万辆。在这其中,仅2013年一 年生产的1.7万辆,就已与之前的四年产量总和相当;2014年8.4万辆的生产量,更同比增长高达4倍。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 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8.71万辆,同比增长倍数亦与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生产量趋平。在苗圩看来,“汽车业产销连续 下滑,而新能源汽车却热度不减,汽车业结构调整已成大方向。”

  新能源车市场扩局的另一边,汽车业退出机制也在进一步落实。“目前已经确定有 14家企业将在近期停止生产资质,退出市场。”苗圩透露,在此前进入首批“退市”名单中的48家企业,有12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后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 产经营,还有另外22家企业正在进行复核性考核。

  一面放开、一边紧缩,汽车业正给新兴市场留出更多的空间。“没人能知道接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什么。时间或许是创业者最好的朋友。”李想的话同样适用于更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等待者们。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营销部2020年充电设施工作

2020-05-06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新标准将

2019-05-05

中国电动汽车真的正在引领世界

2019-03-03

一图读懂我国充电桩市场现状

2019-02-17

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9-02-16

热点排行
  • · 国网重庆客服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迎客”
  • · 新乡供电公司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成功送电
  • · 广东电网公司今年将新建2340个充电桩
  • · 新乡供电公司:做好新乡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报装工作
  • · 郑州供电公司:京港澳高速新增两座快充站
  • · 淄博供电公司:服务首条纯电动空调公交上线
  • · 江苏电力公司年内将建成59座高速公路充换电站
  • · 江苏常州供电公司:有了省内首个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
  • · 浙江萧山供电公司:踏上“绿色”春运路 “电跑”为你接送机
  • · 福建福州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高速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建设
推荐阅读
  • · 国网、南网、特锐德、万邦四大充电巨头在雄安成立合资公司
  • · 许家印夺帅,贾跃亭背水一战
  • · 9年补贴1600亿!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还是翻车?
  • · 舒印彪:国家电网形成“九纵九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