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体系亟待建立
在日前举行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巡视员李力提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回收利用体系亟待建立,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上协力突破,他还呼吁财政部门出台相应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回收利用的发展。
“当前,社会高度关注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据李力介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份累计产量已超过256万辆。与此同时,配套动力蓄电池产销量也位居世界首位,总装配量已超过120GWh(吉瓦时),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4GWh,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业内专家认为,有通信信号的地方就有通信基站,因此中国铁塔在规模化消纳、使用场景、队伍支撑等方面都具有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天然优势,是最适合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企业。
与铅酸蓄电池相比,梯次电池能量高、体积小、寿命长、污染小,既能为电信企业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又避免了传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预计到2020年,中国铁塔将消纳全国电动车的退役动力电池。”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高步文介绍说,2018年开始,中国铁塔在全国31个省级分公司全面推广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已停止采购铅酸电池,全部采用梯次动力电池予以满足。截至目前,中国铁塔已使用梯次电池800Mwh(兆瓦时),合计1万吨,在8万基站安装30万组电池,减少碳排放8万余吨。实行梯次电池试点应用的基站运行近2年,运行状况良好。
今年3月份,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形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高步文透露,将建立以地级市为单位的回收网络体系,向整车企业提供全国性的回收服务,并积极配合各试点省相关主管部门做好退役电池回收试点工作。
据李力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实施了全生命周期溯源监管,组织建设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合,并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构建了动力蓄电池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监管机制。目前,已有313家国内动力蓄电池企业和5家国外动力蓄电池企业代理商完成厂商代码申请和编码规则备案,363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进口企业、34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31家梯次利用企业、36家再生利用企业完成平台注册。(记者 黄 鑫 实习生 毛钧谊)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 又一位70后央企高管步入省部级
2020-06-16
- 两会访谈丨舒印彪纵谈能源“十
2020-05-31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
2020-05-06
-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
2020-03-23
- · 国资委关于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紧盯“四风”问题 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的通知
- ·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 国家电网正局级干部“房哥”魏庆海终审获刑
- · 《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 2019年煤炭产能预增1亿吨
- · 贵州组建乌江能源集团
- · 西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换人!难道是和国机合并的前奏?
- · 落选十九大中央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的落马是否早有征兆?
- · 彭华岗升任国资委秘书长,白英姿升任国资委总会计师
- · 国网南网2019年工作会议透露发展“新”战略
- · 安徽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 交易规模75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