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话能源・油气篇丨油气市场化改革提速
油气市场化改革提速
过去五年油气领域上、中、下游改革全面开花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安栋平
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基础性关键性领域改革,而排在首位的便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大型国资国企油气企业,承担改革使命责无旁贷。
过去五年,我国油气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一统领性文件出台,着重从“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油气进出口管理体制、油气管网运营机制、下游竞争性环节改革、油气产品定价机制、国有油气企业改革、油气储备体系和建立健全油气安全环保体系”等八大方面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油气行业全产业链改革正在提速。
上游:油气勘查开采体制逐步完善并有序放开
加快推动油气上游改革,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对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近五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政策及措施,一是开放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市场。加快新疆油气改革试点,在新疆出让石油天然气勘查开采权,以新疆为试点的油气资源上游领域改革拉开序幕,推进了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放开了上游勘探开发市场,引入社会资本。二是扩大能源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范围。坚持市场竞争取向,探索扩大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范围,探索完善既适合油气勘查开采特点又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竞争性出让制度,进一步推进了探矿权采矿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着力破解制度性障碍,充分调动了市场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三是推进能源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建立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标准,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完善最低勘查投入制度。
2017年5月,《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化方向,充分体现了油气改革由增量到存量、由部分到整体的系统性变革思路。《意见》特别指出,要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完善并有序放开油气勘查开采体制,实施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和退出机制。
总体上看,五年来,从以新疆为试点改革探索,到国家总体改革意见出台,表明我国上游油气体制改革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页岩气和煤层气分别在2017年8月和11月落下探矿权出让首槌。2018年1月底,随着新疆首次以挂牌方式成功出让3宗油气探矿权,国土资源部推进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又迎来一次重要节点。此外,中石油、中石化还推行了东西部油田内部矿权流转改革,大庆、辽河、玉门等老油田获得了新区块,既有效盘活了资源,又给一大批老油田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1月16日举行的首届中国能源周上,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油气上游改革要实行竞争性出让的方向已明确,2018年要以完善油气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制度为重点,推进油气上游改革。
中游:朝竞争性、独立性方向发展
油气管网是衔接油气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将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近五年,管道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首先是管道建设投资逐步向第三方放开。2013年,中石油引入泰康 资产、国联基金600亿元资本成立了“中石油管道联合公司”。2014年,《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发布,对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第三方公平开放实施细则作出了明确规定。2015年,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向广汇能源江苏启东LNG分销转运站实行第三方开放。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管道运输成本监审办法、油气管网设施开放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政策,直指油气输配体制改革和第三方准入两大核心。至此,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油气领域中游环节进一步放开。
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旨在统筹规划、加快构建油气管网体系,有利于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扩大清洁能源使用,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立。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千米,储运能力明显增强。规划还提出,加快启动新一轮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天然气和LNG两个市场、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管道和海运“两种方式”,坚持“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原则,加快建设天然气管网。到2025年,逐步形成“主干互联、区域成网”的全国天然气基础网络。
下游:民营炼企谋求转型发展
2014年之后,借助国际油价一路下挫的东风,我国油气改革在打破国企垄断方面取得实质进展。随着我国上游矿权和进口原油“双权”的放开,使得市场竞争主体逐渐增多,盘活了上游原油勘探开发、进口以及下游炼化市场的活力。
原油方面,非国营贸易进口权限以及进口原油使用权限的放开,让地方炼油企业陆续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升原油进口数量。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于2015年突破60%、2016年突破65%,2015及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年度增长分别为8.8%、13.7%,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更是大增10.1%突破4亿吨的关口,对外依存度触及68%的纪录水平。
民营炼企对于原油需求的增长,成为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2015年国家对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的陆续放开,我国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民营炼厂原料问题得到解决,开工率、加工量、市场份额等都大幅增加,地炼汽柴油产品质量也得到全面升级。获得进口原油“双权”的企业由原来的5家国企变成超20家国企和民企竞争的格局。
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29家地炼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炼厂加工能力总计近1.4亿吨/年,持有进口原油使用权超过9500万吨。其中有16家具备原油进口资质。2017年,16家山东地炼企业联合出资,优化重组,成立了注册资本达900亿元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公司。大集团的成立对原油综合利用将起到积极作用,未来炼化一体化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
2018年:油气企业迎改革关键年
2016年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2017年1月12日,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大宗能源商品交易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签约挂牌成立。
两家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能源市场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开启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新篇章。
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酝酿多年的原油期货终于获得实施,业内一致对其寄予厚望,认为这一石油行业的开创性事件将有助于稳定国际油价,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并为实体企业提供有效套期保值工具,进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同时我国还可以借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赵雅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 又一位70后央企高管步入省部级
2020-06-16
- 两会访谈丨舒印彪纵谈能源“十
2020-05-31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
2020-05-06
-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
2020-03-23
- · 国资委关于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紧盯“四风”问题 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的通知
- ·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 国家电网正局级干部“房哥”魏庆海终审获刑
- · 《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 2019年煤炭产能预增1亿吨
- · 贵州组建乌江能源集团
- · 西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换人!难道是和国机合并的前奏?
- · 落选十九大中央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的落马是否早有征兆?
- · 彭华岗升任国资委秘书长,白英姿升任国资委总会计师
- · 国网南网2019年工作会议透露发展“新”战略
- · 安徽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 交易规模75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