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十二五”:从短缺到过剩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平均每年新增1亿千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但当时,“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初期全国电力存在3000万千瓦缺口,到期末前出现大规模过剩,电力行业迎来了全新局面。
清洁能源发展目标超额完成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发布,确定了“十二五”电力发展主要目标,即到2015年底,煤电装机达到9.6亿千瓦、水电2.9亿千瓦、核电40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56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1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4.9亿千瓦。
“十二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净增近5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新增超1.1亿千瓦,水电新增1亿千瓦,核电14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0月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是规划目标的两倍,风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年均增长27%。
“十二五”期间风电成本降低了30%,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成本的下降,为两者迅速发展创造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到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将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按当前风电发展水平,成本完全可降到0.45-0.5元/千瓦时,到2020年,光伏成本可降至0.6元/每千瓦时。换言之,“十二五”期间风电、光伏的大发展,也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规划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4000万千瓦,到2015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但在执行层面,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彭程介绍,“十二五”抽水蓄能总开工2395万千瓦;在核电方面,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我国核电发展受此影响,目前装机为2400万千瓦,两者均仅为预期目标的60%。
在火电发展方面,煤电和天然气发电规划目标为10.16亿千瓦,但中电联2015年1-11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为9.6亿千瓦,也低于目标值。这与清洁能源超额完成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从电量方面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发电量净增1万亿千瓦时,但火力发电量净增低于40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新增发电量的60%。可以说,“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调结构、转方式成果显著。
电力供需:短缺变过剩
根据规划,“十二五”末全社会用电量达6.15万亿千瓦时。但事实上,随着“转方式、调结构”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用电量增速明显下滑。根据国家能源局2015年前11月全社会用电量数据估算,“十二五”末全社会用电量在5.5万亿千瓦时左右,仅为预期目标90%。
中电联年初预测2015年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将比2014年的3.8%有所回升,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左右。但2015年增速不仅未回升,反而加速下滑,根据2015年前11个月数据估计,全年增速将在0.7%左右,创改革开放以来最低记录,同比增速较2011年下降11个百分点。
这与“十二五”初期电力短缺局面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在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缺电比较严重,全国共有24省级电网相继缺电,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此后,随着经济增速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电力供需发生逆转,从2013的“总体平衡、局部有缺口”,到2014年“总体平衡、局部偏紧”,再到2015年“继续总体宽松”,“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供需“前紧后松”,出现了电力过剩的新局面。
根据中电联最新“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在电力需求增速向下换挡和全国电力供需宽松、部分地区过剩的情况下,发电装机容量受建设周期影响还将延续高速增长,预计未来2-3年电力供需将延续过剩。
由于发电装机保持了年均9%的既定增速,这也摊薄了全部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例如,2011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4730小时,此后进入下降通道,2015年估计会降至40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将从“十二五”初期的5305小时降至末期的4400小时以下,降幅较大。两者也都将创改革开放以来新低。
火电业绩“先抑后扬”
“十一五”以来,电源投资规模始终保持在每年3000亿元至4000亿元之间。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增长能力。从电源投资结构方面看,“十二五”期间,火电投资延续了“十一五”以来的下降局面,目前规模基本稳定在每年1000亿元左右,占电源投资比重约30%。
事实上,火电投资截至2014年,已经连续9年下滑;而自2002年起,我国煤炭采选业投资连续10年增加。随着煤炭出现大规模产能过剩,煤价在“十二五”中后期进入下行通道,目前较“十二五”期间高点降幅超过60%。此消彼长。火电行业随着煤价从2012年年年中开始下降,盈利情况逐年向好。在利润方面,从2008年至2011年,五大发电集团火电累计亏损921元,到2012年火电已经实现扭亏为盈。据中国华电集团企法部主任陈宗法介绍,目前发电行业已进入2002年电改以来经营业绩“最好时期”,预计2015年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有望达到1080亿元,创电改13年来之最。
另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菊根介绍,2015年煤价同比下降了30%,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4000小时的火电机组基本上都能实现盈利。换言之,“十二五”期间,火电行业“先抑后扬”,业绩实现了逆袭。
另一方面,电源投资在全部电力投资中的占比已呈现下降趋势,电网投资比重逐年提升,这也延续了2000年以来,电源、电网投资比重的变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许多制约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突出。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开启了电改新纪元。继往开来,“十二五”电改经验值得总结。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 又一位70后央企高管步入省部级
2020-06-16
- 两会访谈丨舒印彪纵谈能源“十
2020-05-31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
2020-05-06
-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
2020-03-23
- · 国资委关于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紧盯“四风”问题 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的通知
- ·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 · 国家电网正局级干部“房哥”魏庆海终审获刑
- · 《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 2019年煤炭产能预增1亿吨
- · 贵州组建乌江能源集团
- · 西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换人!难道是和国机合并的前奏?
- · 落选十九大中央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的落马是否早有征兆?
- · 彭华岗升任国资委秘书长,白英姿升任国资委总会计师
- · 国网南网2019年工作会议透露发展“新”战略
- · 安徽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电力直接交易实施方案》 交易规模75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