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咨询报告 > 正文

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

  2015-05-21 16:38:16    来源:科技动态检测 
A- A+
电力18讯:    
  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近日发布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通过采访全球 170 余位专家,汇总了 50 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未来报告》。报告主要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可再生能源投资主体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主要观点如下:

  一、对未来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研判

  对2050年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的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保守预测(低于 15%)。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认为 2030-2040 年在 15%以下。第二类是以国际能源署(IEA)为代表的温和预测(25-40%)。IEA《世界能源展望 2012》的 450ppm 情景(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2℃以内的可能性达到 50%)预测 2035 年将达到 27%;2DS 情景(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 2℃以内的可能性达到 80%)预测 2050 年达到 40%。第三类是以环保组织为代表的激进预测(80-95%)。绿色和平组织认为 2050 年可达到 80%,世界自然基金会甚至预测 2050年达到 95%。

  2011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 20%,其中 28 个国家超过 30%。全球共有 48 个国家确定了 2020-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大部分都是要实现占比翻倍或者是现在的 3 倍。丹麦、德国、马来西亚已经发布了 2050 年目标,分别是100%、80%及 24%。总体来看,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二、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报告》认为,开发可再生能源,除了考虑技术本身之外,更需要关注可再生能源与现有基础设施的融合。电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关键在于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专家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波动性的观点和建议主要包括:

  (一)不应单纯从负面角度来认识风电“限出力”,而应看到这是实现风电更好发展的必要措施。出力控制是当今许多电网企业应对风电出力过大、负荷需求不足的普遍

  手段。适当采取“限出力”措施是合理的。

  (二)需求侧响应是未来电网企业应对波动性电源最主要、最经济的手段之一。需求侧响应包括基于价格的需求侧响应和基于协议的需求侧响应,前者是指用户根据电力市场电价的变化调整用电需求,如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后者是指电网企业按照事先确定的原则控制用户负荷。

  (三)发展燃气调峰电源有必要,但要考虑经济性。许多专家都将天然气视为通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过渡性能源”。燃气联合循环或单循环机组将越来越多地用于补偿风电出力下降,但会加大机组磨损、降低运行寿命。单循环机组更适宜做调峰电源,但效率较低。

  (四)常规发电机组参与调峰是可行的。现有煤电机组经过改造后可以实现负荷跟踪和提供旋转备用,但是设备运行寿命会减少,维护成本将增加。核电机组也可以参与负荷跟踪和旋转备用,一些国家已将核电用于日间、周间的系统调峰。研究认为,对于大部分现有核电机组,负荷跟踪和旋转备用除了影响发电量外,维护成本只会小幅增加。

  (五)增强输电容量与电网互联至关重要。提高输电容量对于平衡电力流,以及将可再生能源电力从偏远地区输送到负荷中心至关重要。但在当前及今后,由于受到环境、社会以及投资等约束,架空输电网规划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国家实施输电网入地,但建设成本会大幅增加。

  (六)对储能技术的必要性存在争议。目前,并网型电池储能设施造价高,主要是示范项目,但越来越多的商业化电池储能项目逐渐具备盈利能力。用户侧分布式电池储能技术将首先得到推广应用。但也有观点认为,电池储能技术突破尚需时日,2030 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储能技术并无迫切需求,可以通过需求侧响应等其他措施应对波动性电源接入。

  三、关于可再生能源投资主体及商业模式

  与传统能源项目相比,可再生能源项目分散、投资门槛低、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传统能源企业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战略选择,但对发展前景判断存在差异,因此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电力公司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法国电力、意昂、莱茵和大瀑布公司宣布五年内投资数十亿美元,力争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 20%以上。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传统电力公司的商业模式面临较大压力。专家认为,电力公司将会重新评估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和市场结构在 5-10 年后将发生改变。

  油气公司也开始投资可再生能源,但中远期并没有大规模投资计划。近期计划投资可再生能源的世界大型油气公司包括英国石油(风电)、雪佛龙(地热、太阳能、风电)、埃尼(太阳能)、巴西石油(太阳能、风电、水电)、西班牙石油公司(地热、风能)等。为实现环境目标,大部分油气公司仍倾向于采取综合策略,同时拓展碳捕捉与封存、天然气发电、能效管理等业务,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唯一的战略选择。

  可再生能源的分散利用,特别是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普及,使得社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大量涌现,新的投资模式和机制将会出现。未来新的可再生能源商业模式可能包括第三方服务、新型供电以及合作所有制三种。

  第三方服务是指由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安装、拥有和运行光伏发电系统或微电网,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提高能效、储能等业务捆绑经营。新型供电是指电力公司利用智能计量技术建立新的用户电价体系,根据用电时间、容量、可靠性以及允许负荷中断程度等制定费率。新兴储能供应商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或双边协议向电网企业、终端用户、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提供储能服务。合作所有制是指本地社区以共同所有权的模式投资可再生能源系统。这种模式已经在欧洲、日本和美国部分地区出现。专家预测,合作所有模式未来将在社区和合作社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能集团对标世界20家世界500

2018-09-18

SPE发布白皮书:释放太阳能和储

2018-09-18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2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1

未来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

2018-05-20

热点排行
  • · 2005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标杆水平研究报告
  • · 电力发展预测报告(2005-2010年预测)
  • · 2006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 2005中国发电设备市场统计与发展分析报告
  • · 2006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 · 2004-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研究报告
  • · 麦肯锡勾勒低碳发展所需要的8个变革,电能替代是关键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交通部门96%能耗还是燃油,占全球能耗29%、碳排放23%
  • · 不同海外区域的核电投资策略
  • · 关注|报告: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