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咨询报告 > 正文

特高压治霾的可行性分析

  2015-06-29 16:49:52    来源:知乎日报 
A- A+
电力18讯:    
  特高压治霾,这个说法道理上可行,但是目前来说,仅仅是道理上可行。

  所谓治霾,就是特高压大规模、跨区域输送电力,现在无非就是三种电力:煤电、水电、风电,来替代东部(应该还有中部)负荷中心的煤电,减少排放,达到治霾的效果。



  这张图很美,看起来很美,我们一条条说。

  1)先说水电,清洁能源,替代煤电,OK,没有问题,比如向家坝-上海直流,肯定是极好的。但是现在国家西部开发的大型水电还有么?金沙江下游的四个水电站的外送早都成型了,目前来看,很多流域都无法开发,水电外送这块暂时没什么新东西了,拿什么往东边送?



  当然,关于我国的水电流域开发是略显不够,中国已建成的水电站装机占水资源经济可开发量大概40%,而西方发达国家平均在60%以上。因为生态环境和移民的制约实在太大,开发成本又很高,所以开发程度目前看来比较缓慢。

  2)再说风电,这个当然是好东西,但是大规模风电的外送短期内可以实现么,简单的观察下中国风电,规模巨大,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电网建设比风电建设缓慢,指望这些风电来为东部供应负荷,短期内根本不可能。



  3)最后说煤电,这个可以好好分析。

  首先这和机组大小、效率无关,说什么东部小机组,西部大机组,毫无意义,国内现在上大压小,小机组基本都不批了,还小机组。何况输电过程中还有网损。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污染转移。

  但是这也不是完全的污染转移,对环境也是有好处的。好处在哪里?

  在于,我国东中部地区的蓝天之所以“缺乏耐力”,与污染超出当地的环境承载极限关系密切。当污染在环境承载力之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如果超过环境承载极限,生态系统就会损伤、破坏乃至瓦解。以硫沉降为例,在 95%的保护率下,京津冀、长三角的最大允许硫沉降分别为39.7万吨/年和24.3万吨/年,而这两个地区2012年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分别为166万吨和184.6万吨,远超环境承载极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当于污染均化,污染稀释,随便怎么说吧,也是可行的。

  所以说,特高压治霾的道理可行就在于两点,一个是大规模输送清洁能源,第二则是统筹利用东西部的环境容量。

  当然对于这两点,第一点目前困难重重,第二点则经济代价太高,雾霾的因素很多,为了这点空间,投入这么多,值得么?所以说,也仅仅是道理上可行,目前困难太多。

  至于,输煤和输电的经济性比较,目前已经很清晰了,原来设计最大年运输能力1亿吨的大秦铁路,现在的运输能力已经达到每年2.5亿吨,如果全部用于燃煤发电,约等于5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送电量。

  其实我是很期待特高压治霾那天的,到那时,西部大规模风电、低排放煤电打捆,特高压直流送到东部,调峰稳定经济性都没有问题,人们都适应以电代煤的能源方式,那时的雾霾想必真的可以改善。

  只是,现在离那个目标,还很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能集团对标世界20家世界500

2018-09-18

SPE发布白皮书:释放太阳能和储

2018-09-18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2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1

未来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

2018-05-20

热点排行
  • · 2005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标杆水平研究报告
  • · 电力发展预测报告(2005-2010年预测)
  • · 2006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 2005中国发电设备市场统计与发展分析报告
  • · 2006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 · 2004-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研究报告
  • · 麦肯锡勾勒低碳发展所需要的8个变革,电能替代是关键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交通部门96%能耗还是燃油,占全球能耗29%、碳排放23%
  • · 不同海外区域的核电投资策略
  • · 关注|报告: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