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咨询报告 > 正文

浅析:我国电价调整何时为适当时期?

  2013-07-19 08:52:3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一年来,煤炭价格一路下行,一些主要品种的价格同比跌幅已经接近10%。根据去年年底公布的“煤电联动”机制,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就将启动上网电价调整。目前,对于电价下调的社会预期日益强烈。
  
  煤价下行趋势或将持续
  
  在最近的一个报告周期(7月3日~7月9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92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4元/吨。这个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0%。
  
  在煤炭主产地方面,煤炭市场价格走低使得煤炭生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从已经发布的几家煤炭企业业绩报告来看,多数企业出现了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在国内煤炭需求尚未回升的情况下,国内两家大型煤炭企业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带头调低了煤炭挂牌价。此后,其他煤炭企业陆续跟进,致使煤炭价格继续走低。
  
  而在煤炭需求侧,进入盛夏,居民用电量节节攀升,电厂煤炭库存有所降低。但是,高温对煤炭需求的拉动毕竟有限。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刚刚公布了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这一指数已经连续16个月同比下降,且环比持续收缩。与居民用电上升相比,经济增长整体趋缓导致工业用电需求不旺。
  
  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经济大环境下,煤炭价格走低的趋势恐怕还将持续。
  
  “煤电联动”或许还需等待
  
  与煤炭生产企业面临的困境相比,一度饱受高煤价之苦的发电企业则终于迎来了“春天”。
  
  一般来说,煤炭成本占火电发电成本的六成左右。以目前煤炭价格10%左右的降幅来看,火电企业的成本压力已得到大幅度缓解。
  
  2012年之前,我国煤炭价格经历了一轮较快增长。多数火电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全国火电大范围亏损。2011年上半年,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经涨至每吨800元以上。相应地,部分省份上调了火电上网电价,但并未调整销售电价。到了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同时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上调3分钱,上网电价对煤电企业每千瓦时上调2分6。
  
  那一时期,与高煤价相伴的,是CPI的持续走高。来自燃煤的成本压力先是挤压了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继而因为销售电价迟迟未作调整,以及后来销售电价调整幅度小于上网电价,电网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在2011年年底的调价方案出台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推出了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和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要解决煤电矛盾,“就需要尽快启动煤电联动”。
  
  然而,彼时高企的CPI也让涨价变得极为谨慎。直到2012年下半年电煤价格明显走低,真正意义上的“煤电联动”机制才正式出台。
  
  2012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同时将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为10%。在电煤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时,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
  
  这一通知在明确了电价调整条件的同时,也明确了调价周期,即“以年度为周期”。这份于今年1月1日生效的通知,到2014年1月1日才满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即使下调电价,也应该要等到明年1月份。
  
  建机制比调电价更重要
  
  如果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电价的相应下调也应当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对于发电企业来说,虽然成本压力缓解,但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样也在放缓。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用电量24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持续放缓。自2010年至今,这一增速分别是21.57%、12.2%、5.5%、5.14%。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对于“煤电联动”,人们更为关注的或许是这个机制能否真正解决“煤电矛盾”,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目前的“煤电联动”或许只是是缩小煤电矛盾的一个过渡办法,与其说是一种机制,倒更像是一种行政行为。有关部门将电价分为统一电价和浮动电价,统一电价对任何发电企业都一样,但浮动电价却是以原料煤价格变动为依据,由政府核定。当煤炭价格上涨后,以煤炭为原料的电力价格相应上涨,但煤价上涨成本的一定比例必须由电力企业自行消化。
  
  2012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电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价格。至此,煤炭价格将完全市场化。但电力价格依然执行政府定价,所谓“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就更加突出。
  
  与瞬息万变的煤炭市场价格相比,即使“煤电联动”机制启动,以年为周期的调整也将有明显“滞后性”。即使调整这一周期,如果继续依赖“煤电联动”机制,在不开放市场的前提下调整电价,电力行业还是难以从体制上取得突破,也就难以取得更多的“改革红利”。
  
  但是,从计划走向市场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期间,还需要扫清煤炭、电力行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体制性障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能集团对标世界20家世界500

2018-09-18

SPE发布白皮书:释放太阳能和储

2018-09-18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2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1

未来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

2018-05-20

热点排行
  • · 2005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标杆水平研究报告
  • · 电力发展预测报告(2005-2010年预测)
  • · 2006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 2005中国发电设备市场统计与发展分析报告
  • · 2006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 · 2004-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研究报告
  • · 麦肯锡勾勒低碳发展所需要的8个变革,电能替代是关键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交通部门96%能耗还是燃油,占全球能耗29%、碳排放23%
  • · 不同海外区域的核电投资策略
  • · 关注|报告: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