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咨询报告 > 正文

试析电力企业培训规范化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2013-04-10 22:19: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要:加强培训规范化管理,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是适应新形势,满足“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的客观需要。详细论述了阳谷县供电公司实施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实践证明成效显着。

  关键词:电力行业;培训体系;培训质量

  山东阳谷县供电公司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教兴企”发展战略,践行国家电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指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大力规范内部教育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等科学规范的培训流程,逐步构建符合内部教育培训质量管理、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搞好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

  开展准确的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开展哪些培训,清楚培训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培训要使哪些具体活动得以改进。通过对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制定公司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做到定目标、定措施、定内容、定时间、定方式。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在每次培训前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对各类培训班的授课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教师等进行细致的安排。在每月培训完成后对本月培训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对于有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完成培训的,承办部门要填写月度培训计划调整申请书,确保培训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

  1.积极创新,广泛开展岗位培训

  在搞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及时采纳各单位的合理化建议,在岗位培训内容和形式上狠下工夫,按不同岗位职务的需要,进行多内容、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做到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相结合;与企业精神文明、企业文化相结合,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创新培训思路、优化培训格局。

  2.鼓励学习,积极开展学历教育

  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坚持学以致用、按需培训的原则,不断提高本专业、本岗位的工作能力。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员工首先提出申请,填写职工学历教育审批表,经市公司批准,即可参加学历教育培训。凡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员工,经省集团公司认证后,按照一定比例报销部分费用,极大地调动了公司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实践,扎实开展技能竞赛

  “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是阳谷电业人永恒的追求。在每次比武前,公司都严格按照比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由学到练到比,一环扣一环,真正实现了“以比促学,以练促训”的工作目标。同时,公司把每年开展的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均纳入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对获得省、市公司单项技术比武团体前三名的主办、承办、参赛单位,按照不同成绩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省、市公司技术比武个人前六名的优秀选手按省、市公司奖励金额进行同等数额的奖励。

  三、健全管理体系,合理使用经费

  1.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了培训活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把活动的各个环节纳入公司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做到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使培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遵循“归口管理、分层实施、各负其责”的原则,明确了公司、部室及班组培训管理内容和培训责任。二是修订完善了《阳谷县供电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标准》、《阳谷县供电公司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监督、约束、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教育培训管理。

  2.足额提取,合理使用经费

  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提取比例不低于工资总额的6%,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和经费使用制度,做到培训资金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尤其在职工课题研究、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开发研究中,公司列专门资金计划,鼓励员工改革创新,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

  四、加强基地建设,优化教师队伍

  1.建设高标准培训基地

  在建好电教室等培训场地的同时,2010年又建设了占地14.3亩的教育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设大型钢结构实训场1处,内设模拟配电室、电能表接线仿真实训室等8处;设综合大教室1处,可容纳180名学员接受培训授课;设多媒体教室1个,共安装43台电脑;设导线绑扎和压接实训场等4处,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不同项目的操作训练;室外设有架空配电线路实训场1处,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分4个训练区,可同时容纳40人进行登杆、杆上作业及附件安装、高压杆上作业、低压接户线等项目的操作训练;基地内还设有宿舍、餐厅、接待室、小会议室、小型图书室、阅览室等配套设施,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活保障。

  2.选用高素质兼职教师

  优化兼职教师选拔工作机制,选树一批学习成才的带头人,依靠各类骨干带动整体提高,让典型员工在文化学习、专业训练、技术培训中担任兼职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实现人才的滚动式发展,不断储备和扩充师资力量。

  五、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是考查参培人员的知识、技能是否得到提升,工作态度是否得到改善,工作绩效是否得到提高,培训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等。培训效果评估坚持客观适用、全面评价、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培训计划、课程设计、组织管理、教师授课水平等进行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评估法和访谈评估法。问卷评估法即在培训结束后,采取现场答卷的方法对培训进行全面评估,此方法适用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属普及性的或是讲解后能马上应用的培训。访谈评估法即通过与员工交流谈心,了解员工对培训方案和学习方法的反映,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的看法,了解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因素等。

  六、培训取得的成果

  内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意识、学习态度,改进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过程中的不足,培训目标值也得到有效改善。月度计划落实率达100%,学员出勤率达98%以上,考试合格率达95%以上,考试优秀率达30%以上,学员综合满意率达90%以上。

  1.创新成果硕果累累

  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竞赛,一些新技术、新工具得以研发,创新成果和最佳实践成绩突出。“绑线整理钳”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和优秀应用成果奖”,“拉线制作器”获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4月,公司组织发布了23项管理创新和优秀应用成果,有8项创新成果获得山东省管理创新和优秀应用成果奖;2009年6月,公司组织发布了17项最佳实践,有11项入选市公司的最佳实践库;2010年元月,公司有11项最佳实践入选集团公司最佳实践库;2010年5月,公司组织发布了28项最佳实践,有13项入选市公司的最佳实践库。

  2.员工技能显着增强

  一批又一批的专业能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仅2009年就有20人被评为公司先进技术能手,有5人被评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112工程”优秀人才,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组织的新安规知识调考及全市供电所长、供电所一般人员理论知识抽考、电能计量技术比武、企业文化调考中,公司均获团体、个人第一名;2010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市安全知识调考、财务知识普考中获得团体个人双第一,在农电员工安全知识调考中获得团体第二、个人第一的好成绩;在全省农电员工安全知识调考中,公司获团体第八和供电所所长个人第五、工作人员个人第四的优异成绩。

  七、结语

  加强培训规范化管理,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是适应新形势、满足“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的客观需要。公司将紧紧围绕“人才强企”的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合理、规范的培训流程,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不断开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促进企业健康科学和谐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能集团对标世界20家世界500

2018-09-18

SPE发布白皮书:释放太阳能和储

2018-09-18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2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1

未来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

2018-05-20

热点排行
  • · 2005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标杆水平研究报告
  • · 电力发展预测报告(2005-2010年预测)
  • · 2006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 2005中国发电设备市场统计与发展分析报告
  • · 2006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 · 2004-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研究报告
  • · 麦肯锡勾勒低碳发展所需要的8个变革,电能替代是关键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交通部门96%能耗还是燃油,占全球能耗29%、碳排放23%
  • · 不同海外区域的核电投资策略
  • · 关注|报告: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