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咨询报告 > 正文

经济增长与用电增长非线性关系

  2009-08-04 10:09:3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证券时报记者 许 岩

  本报讯昨日,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发表文章称,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及节能降耗的效应导致了上半年经济增长与用电下降的反差,经济增长与用电增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线性关系。所以,不宜用线性数学关系分析经济增长与用电增长的关系,并以此来判断哪个经济数据有问题。

  文章指出,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家实施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国民经济企稳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全社会用电量累计降低2.24%。经济增长与用电下降的反差,社会上质疑较多,文章结合上半年有关数据做了如下分析。

 首先,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各产业、行业的电力需求强度存在极大差异。比如,目前第一产业单位增加值电耗约为400千瓦时/万元,工业单位增加值电耗约为2460千瓦时/万元,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电耗约为370千瓦时/万元。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在电力需求强度差异大的行业之间发生较小的结构变化,都会对社会用电产生强烈影响。

  其次,节能降耗的效应。上半年,在统计的44项工业产品的单位产品电耗指标中,有30项同比降低,尤其是耗电比重较大的几项工业产品。此外,“十一五”以来,企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节能项目建设推进很快。

  文章最后指出,去年以来,GDP和社会用电、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电的变动趋势是相同的。经济增长与用电增长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通常用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表示。

  文章认为,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很长,其经济变化的巨大惯性作用,肯定会使经济波动幅度与用电波动幅度在进度统计上产生差异。特别是在经济转折时期,月度、季度弹性系数大小一般不具有规律性的参考意义。

【来源:证券时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华能集团对标世界20家世界500

2018-09-18

SPE发布白皮书:释放太阳能和储

2018-09-18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2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1

未来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

2018-05-20

热点排行
  • · 2005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标杆水平研究报告
  • · 电力发展预测报告(2005-2010年预测)
  • · 2006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 2005中国发电设备市场统计与发展分析报告
  • · 2006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研究报告
  • · 2004-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市场研究报告
  • · 麦肯锡勾勒低碳发展所需要的8个变革,电能替代是关键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交通部门96%能耗还是燃油,占全球能耗29%、碳排放23%
  • · 不同海外区域的核电投资策略
  • · 关注|报告: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低速增长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