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电力供需情况和2007年形势分析报告
2007-04-30 10:07:22 来源:国家电监会
A-
A+
电力18讯: 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形势较去年明显缓解。电监会和电力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电力监管、电力建设、电力生产与供应的指示精神,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圆满完成全年电力生产和供应任务,保证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用电需求。
一、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电力供需基本情况
1.电力生产情况。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其中,水电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70%,同比增长5.1%;火电发电量2357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3.17%,同比增长15.3%;核电发电量54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2%,同比增长2.4%。分地区看,发电量同比超过20%的省份依次为:内蒙(33%)、青海(25.6%)、贵州(23.6%)、云南(23.4%)、浙江(20.8%)、江苏(20.2%)。
2.电力消费情况。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1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4133亿千瓦时和170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和15.4%,轻、重工业增幅比2005年分别上升1.87和下降0.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为2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
3.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全国发生电力人身死亡事故48起,死亡106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7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13起,死亡17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电力基建人身死亡事故35起,死亡89人,失踪3人,同比事故起数相同,死亡人数减少3人,失踪人数增加3人。2006年重大人身死亡事故15起,死亡68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
2006年,全国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的起数大幅度下降,其中,电网事故48起,和去年同比减少26起;设备事故238起,和去年同比减少189起。
(二)主要特点
1.电力供需形势明显缓解。随着大批电源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电力供应能力明显增强,供需形势明显缓解,电力缺口显著减少,缺电范围明显减小,缺电程度明显减轻,拉限电条数不足上年的4%,区域性、时段性特征明显。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1100万千瓦(出现在8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最大电力缺口为772万千瓦,当日转移负荷702万千瓦。公司系统累计拉电1.54万条次,拉电累计少供电量1.55亿千瓦时,分别仅为去年同期的3.55%和3.56%。
由于装机容量的大幅扩张,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较2005年大幅回落。2006年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434小时,同比降低23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633小时,同比降低233小时;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774小时,同比增加19小时。
2.工业用电仍然是拉动电力增长的最主要动力。2006年,全国工业用电量为21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1%,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0.5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比2005年提高1.81%和下降0.14%。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速仍然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重工业用电量增速也明显高于轻工业用电量增速。
3.电力建设速度惊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电装机达到一亿千瓦用了38年,而2006年一年时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就超过一亿千瓦,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2006年全国新增投运的发电装机10117万千瓦,其中水电971万千瓦,火电9048万千瓦,风电92万千瓦;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51万公里,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5531万千伏安。
4.电力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2006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117万千瓦,其中水电1092万千瓦,占10.81%;火电8913万千瓦,占88.20%,比重不降反升;核电100万千瓦,占0.99%。在电源结构中小火电机组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全国平均单机容量不足7万千瓦,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接近30%。
二、2007年供需形势的预测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们对2007年电力供需形势作以下基本判断:预计全国发电量增长11%,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六大区域电网供需基本平衡,个别地区和部分省(区、市)电网电量出现富余,但时段性、季节性矛盾仍然存在。
在电力供应方面,预计2007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9000<
一、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电力供需基本情况
1.电力生产情况。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其中,水电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70%,同比增长5.1%;火电发电量2357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3.17%,同比增长15.3%;核电发电量54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2%,同比增长2.4%。分地区看,发电量同比超过20%的省份依次为:内蒙(33%)、青海(25.6%)、贵州(23.6%)、云南(23.4%)、浙江(20.8%)、江苏(20.2%)。
2.电力消费情况。2006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增幅比2005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1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4133亿千瓦时和170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和15.4%,轻、重工业增幅比2005年分别上升1.87和下降0.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为2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
3.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全国发生电力人身死亡事故48起,死亡106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7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13起,死亡17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电力基建人身死亡事故35起,死亡89人,失踪3人,同比事故起数相同,死亡人数减少3人,失踪人数增加3人。2006年重大人身死亡事故15起,死亡68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
2006年,全国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的起数大幅度下降,其中,电网事故48起,和去年同比减少26起;设备事故238起,和去年同比减少189起。
(二)主要特点
1.电力供需形势明显缓解。随着大批电源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电力供应能力明显增强,供需形势明显缓解,电力缺口显著减少,缺电范围明显减小,缺电程度明显减轻,拉限电条数不足上年的4%,区域性、时段性特征明显。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1100万千瓦(出现在8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最大电力缺口为772万千瓦,当日转移负荷702万千瓦。公司系统累计拉电1.54万条次,拉电累计少供电量1.55亿千瓦时,分别仅为去年同期的3.55%和3.56%。
由于装机容量的大幅扩张,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较2005年大幅回落。2006年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434小时,同比降低23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633小时,同比降低233小时;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774小时,同比增加19小时。
2.工业用电仍然是拉动电力增长的最主要动力。2006年,全国工业用电量为21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1%,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0.5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比2005年提高1.81%和下降0.14%。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速仍然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重工业用电量增速也明显高于轻工业用电量增速。
3.电力建设速度惊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电装机达到一亿千瓦用了38年,而2006年一年时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就超过一亿千瓦,发展速度相当惊人。
2006年全国新增投运的发电装机10117万千瓦,其中水电971万千瓦,火电9048万千瓦,风电92万千瓦;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51万公里,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5531万千伏安。
4.电力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2006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117万千瓦,其中水电1092万千瓦,占10.81%;火电8913万千瓦,占88.20%,比重不降反升;核电100万千瓦,占0.99%。在电源结构中小火电机组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全国平均单机容量不足7万千瓦,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接近30%。
二、2007年供需形势的预测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们对2007年电力供需形势作以下基本判断:预计全国发电量增长11%,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六大区域电网供需基本平衡,个别地区和部分省(区、市)电网电量出现富余,但时段性、季节性矛盾仍然存在。
在电力供应方面,预计2007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9000<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华能集团对标世界20家世界500
2018-09-18
- SPE发布白皮书:释放太阳能和储
2018-09-18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2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
2018-08-21
- 未来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
2018-05-20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