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资料报告 > 研究报告 > 正文

研报丨新能源车离开政策支撑如何独立行走?

  2018-05-06 20:21: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5月4日,持续多日的2018(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车展终于落幕。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参展商展出了1022辆新车。在174辆展出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24辆是中国车企的品牌。可以骄傲地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此次展会上已成为最靓丽的风景。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有科研计划在执行。2001年,我国启动电动车重大科技专项,以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为“三横”,至此形成了新能源车“三纵三横”的开发格局。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时至今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终于看到了弯道超越的曙光。

 

“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340万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累计有160多万辆,占比超过50%。”据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介绍,从2011年0.82万的销量到2017年77.7万的销量,可以看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再是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各方全力呵护。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各家企业,是时候思考离开政策扶持,自己应该如何独立行走。

 



找准续航里程的命门

 

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便利性现阶段的确不如加油更便捷,因此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之前,首要看中的就是续航里程的长短。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从最初的百余公里发展至今已经与燃油车不相上下。日前的北京车展上,北汽新能源推出的EU5,已经把续航里程提高到500公里,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推出 ES8,续航里程也达到500公里。在各种尚未量产的纯电动汽车领域,也不乏续航里程在600-1000公里的超级续航者。别克公司推出的Enspire概念车,已经宣称可以保持600公里的续航。由前华晨宝马创始人仰融所投资创立的正道汽车甚至推出了利用石墨烯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公里的正道H500概念车。

 

在推进续航里程方面,各个厂商不遗余力,续航里程的增加却并不是多安装几组电池组那么简单。因为电池自身的重量会让车辆本身变得笨重,单位能耗增高,实际得不偿失。提高单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才是关键。

 


 

据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调查,纯电动汽车厂商从最初使用能量密度不太高的磷酸铁锂,如今大部分厂家转战于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锰酸锂、钛酸锂等技术。然而锂电技术的创新面临较大瓶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单位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愈发艰难,为此,国外已经放眼于燃料电池的研发。韩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委员金泰年说:“韩国目前正在开发新的燃料电池的储量以及存储的技术。”

 

资料显示,韩国斗山集团已经完成了韩国最大的氢能燃料电池发电站的建设,这座发电站的建设成本大约有3600万美元,每年可生产144台440千瓦的燃料电池系统。

 

在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的应用日趋成熟,福田欧辉的BJ6852燃料电池客车已实现产业化和批量商业化。在家用车领域,供给燃料采用甲醇重整制氢的方式的爱驰汽车,已经宣称最大续航里程达到1200km。

 

把握时尚的脉动

 

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同样如此。高颜值、时尚范的新能源车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与国外豪车相比,国产电动汽车或许仅仅是差在颜值上。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介绍说:“在2018年的第一季度,我们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超过15万辆和14.3万辆的水平,其中纯电动车的同比增长产销产量增长了124.7%的水平,插电式动力汽车实现了305.3%的增长。”

 

之所以有如此业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比亚迪引进了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德国豪华品牌的设计总监艾德先生和比亚迪的设计师一同打造了设计语言,新品发布以来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时尚的外形固然重要,时尚的售前与售后服务同样不可或缺。传统的4S电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模式也将面临进一步挑战。特斯拉开启了高端市场体验店的模式。今年3月特斯拉位于北京侨福芳草地的体验中心再次开业,新店正门位于购物中心地下二层,总体规模共占据上下两层。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朱晓彤强调:“自2013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后,五年内,特斯拉已在中国设立了30余家体验中心。”

 

一些造车新势力也在抓住物联网发展的契机,适时推出适合90后、00后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汽车服务。长春富晟汽车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战略部经理王越介绍说,该公司正在推出定制化的电动汽车服务,在满足车检验车的前提条件下,汽车可以根据消费者个人喜好来定制,无论是颜色还是续航里程,以及车辆内饰,都可以个性化定制。在售后服务方面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随时对故障车进行诊断和修复,遇到无法简单解决的故障,公司可以根据车辆定位为其推荐最近的售后服务点。不用4S店的运营模式,售后服务变成了智能化的合作,轻资产运营成为另一种时尚的脉动。

 

抓住AI智能节奏

 

新能源汽车正在从交通工具向移动办公的角色转变的过程中。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新能源汽车也有更新自我的上升空间。绿能智库分析:新一代的消费者购买力更强,对于智能化、数字化功能的需求更强,支付意愿更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不敢兴趣的占2%,非常感兴趣的占49%,愿意为其买单的约16%。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智能驾驶技术额外付出的费用是6400美元,德国和美国分别为2900美元和3900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者对智能化服务需求更旺盛。新能源汽车在没有政策扶持的独立行走之前,需要给车带上“脑子”。

 

北汽福田商用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健颇为感慨地说:“近十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变革,以汽车网联、智能和新能源化发展为突出特点。”智能泊车、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不是业内一两家新能源车企的杀手锏,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吉利、小鹏汽车、奇点汽车等造车新旧势力都在智能化的道路上迈进。

 

绿能智库观察发现,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已经初步配备了车联网系统和简单的人工智能对话功能。手机与车可以通过APP进行互联,可以满足部分消费群体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

 

上汽集团牵手阿里开发了斑马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丰富的娱乐和移动互联功能,包含在线音乐、导航、沿途搜索美食、景点等,同时支持语音控制功能,可通过语音控制进行解放双手的便利操作。此外,这套系统还会利用大数据分析车主用车习惯,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

 

今年3月1号,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公司被授予国内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车牌。广汽新能源也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推出无人驾驶技术的概念车。

 

拼续航里程、拼颜值、拼服务到最后就剩下拼“脑子”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多达300多家,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年攀升,但市场竞争程度也将非常激烈,资金实力、技术实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缺一不可,任何一块儿短板,都可能导致一个新能源车企的覆灭。

 

来源:能源发展网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深度报告: 建设

2019-09-13

《BP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电气

2019-04-10

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2018.Q4)

2019-02-24

热点排行
  • · 煤炭经济运行平稳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12月份煤炭运行和全年煤炭经济分析与未来展望
  • · 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全社会用电量26.5%,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 · 电规总院: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万亿千瓦时
  • ·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19)》
  • · 研究报告丨能源新常态 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热泵的现状与未来
  • · 201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
  • · 报告|IEA:中国转向能源强度更低发展模式
  • · 研报丨渐脱依赖 着眼全球,海上风电谱写“中国故事”
  • · “新基建”将成南方五省区用电增长新动能
推荐阅读
  • · 全球化石燃料需求或于2030年前见顶——能源转型将对能源行业带来全面冲击,数万亿美元投资面临风险
  • · 2018年中国电价走势分析及预测
  • · 38万亿美元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将怎么花?《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研究》报告发布
  • · 干货|如何定义电力商品及当前电力现货市场解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