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会展 > 会展动态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2018:新时代、新机遇、新愿景、新思路”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成功举办 一大波能源研究成果来袭!

  2018-01-24 09:24:1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论坛2018:新时代、新机遇、新愿景、新思路”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成功举办。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等十几家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专家们济济一堂,围绕“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风险规避“、“中国能源企业如何提升全球竞争力”、“如何加大中国对外能源投资的国家海外利益安全性”等四个议题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论坛发布了《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6 /2017  》、《2018“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报告》和《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评估报告2017》三份报告,同时宣布中国地缘政治风险数据库建设的启动。
 
 
 
论坛首先发布了《中国能源国际合作2016 / 2017 》。
 
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教授主编,已连续出版八年。报告分为主题篇和地区篇两部分,主题篇对中国的全球能源战略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的全球能源战略经过建国以来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的发展,现已全面确立。
 
中国的能源实力作为能源战略的基础在不断地增强。从资源、供应、进口、运输、研发和金融等维度来看,优势凸显。已建立起完整的能源工业体系,能源外交取得了重大成效,建立了多个油气国际合作区域,确立了对外能源贸易体系,中国的能源公司也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在能源实力基础上的能源权力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正在逐步分散,由传统的单一核心“油权”转变为“油权”、“供应权”、“需求权”、“技术权”、“金融权”和“碳权”。
 
中国的全球能源战略的目标是将能源实力转换为能源权力即影响力,并以推动能源合作、促进能源革命为使命,通过在“一带一路”地区的能源外交和能源服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促进国际能源新秩序的建立。
 
 
 
论坛随后发布了《2018“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报告由人大国发院能源与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编写,本次是连续第三年发布。报告沿用了2017年的分析架构,从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等六个维度、共37个子指标进行评估。
 
2018年评估结果显示,低政治风险国家为0个,较低政治风险国家为8个,中等政治风险国家为30个,较高政治风险国家为17个,高政治风险国家为9个。与2016年和2017年评估结果相比,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国家增多,低风险、较低风险国家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投资地区未变,仍是南亚和西亚北非。投资风险升高明显的区域是南亚和西亚北非国家。中东欧和东南亚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独联体国家投资风险较高。
 
 
 
论坛还发布了《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评估报告2017》。这是由中国人自己第一次正式发布的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排行榜及其分析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合作编写并首次发布。报告创立了规模、效率、成长、安全和研发等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二个二级指标的量化分析框架,在全球尚属首次。
 
报告通过对全球700余家能源企业的筛选和量化处理后,形成了“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500强”、“煤炭企业30强”、“油气企业100强”、“电力企业100强”、“新能源企业100强”、“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企业20强”和“中国企业100强”。
 
 
 
研究发现,在“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500强”排行中,美国和中国企业占有很大优势。美国入选企业最多,达到131家;中国(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企业)其次,为101家。再加上入选企业数量第三多的日本(32家),美中日三个国家占据了500强中超过一半的企业。除此之外,加拿大(24家)、印度(19家)、俄罗斯(18家)、英国(13家)、巴西(13家)等也值得关注。
 
 
 
从排名居前的100强企业来看,中国占26席,美国占21席,俄罗斯占7席,英国和印度各占6席,其余34席则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显示出中国能源企业在全球能源市场里的重要地位。因此,除了中东主要油气生产国的国家油气公司外,关注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动态要重点关注这些国家和企业的情况。
 
 
 
从规模维度看,能源行业呈现出产业分化的特点。油气行业是能源行业中的龙头,其总资产均值和营业收入均值均高出整个能源行业均值两倍,体现了行业资产重、投入高、产出高的特点。新能源行业作为新兴行业,规模上难以和传统能源行业相提并论,体现出行业轻、小的特点。全球电力行业、能源装备制造和服务行业以及煤炭行业的规模介于前面二者之间。煤炭企业价格下跌、资产缩水和中国等消费国的“去煤化”使得行业规模呈现下滑,部分地区电力行业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也抑制了行业规模增长。
 
 
 
从效率维度看,油气行业同样体现出传统能源行业的成熟和优势,效率为能源行业中最高。电力行业人均营收和资产收益率低于油气行业,人均利润差距明显。煤炭行业资产收益率较高,但人均利润为整个能源行业最低。装备制造行业和传统能源行业收益率最低,但人均利润好于煤炭行业。新能源行业人均营收最少,收益率最低,但人均利润好于装备制造和煤炭行业。
 
 
 
从成长维度看,能源行业收入自2014年以来都处于下行阶段,油气和煤炭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但新能源企业在全球能源行业低迷中一枝独秀,营业收入和净资产都持续增长。
 
 
 
从安全维度看,油气行业负债率最低,流动比率较高,体现行业资本密集、投资风险高和资金储备要求多的特点。煤炭行业负债率较高,煤炭价格低迷、需求和收入下降使得企业财务恶化。
 
 
 
从研发维度看,传统能源行业研发强度较低,反映了行业技术成熟度较高的特点。装备制造和新能源行业研发强度最高,体现出这些领域依靠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的竞争获得发展优势的行业生态。
 
 
 
在“煤炭企业全球竞争力排名3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了21个,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中国是全球煤炭行业的主导国家,一是因为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二是中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都占据了全球约一半的份量。但是,中国煤炭企业在效率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在所有入选的中国企业中,仅有内蒙古伊泰煤炭和神华集团两家企业的效率高于上榜企业平均水平。
 
 
 
在“油气企业全球竞争力排名100强”中,美国入选企业最多,为22家;中国居次席,为17家;俄罗斯第三,为10家;美中俄三国占据了油气企业100强中一半名额。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油气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不断上升。
 
除了中东主要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因资料不公开无法评估外,中国与美俄已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相对国外油气企业,中国企业在成长和研发上表现较为突出,规模上与全球平均水平旗鼓相当,但在效率和安全方面有所不足。
 
 
 
在“电力企业全球竞争力排名100强”中,美国上榜企业最多,有28个,中国紧随其后,有21家。中美两国企业合计占据半壁江山。前2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共占有8席,美国紧随其后,占5席。
 
中国企业在综合得分、规模、成长和研发维度方面明显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彰显电力大国的综合实力。但同时中国企业在效率和安全维度方面表现有所不足。如果排除港台地区的电力企业、地方电力公司和核电企业,余下的中国国有大型电力公司在效率和成长维度方面要低于全球和中国的上榜企业平均水平。
 
 
 
在“新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100强”中,中国大陆企业达到57家,包括港澳台企业在内则达到64家,在全球市场上拥有压倒性优势。美国以入围10家企业位居第二,德国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新能源企业上榜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中前20强中中国大陆企业占有10席,德国、丹麦和西班牙各占2席。
 
新能源企业规模远低于油气、电力这些传统行业,但是新能源企业成长可观。当传统能源行业近三年收入负增长时,新能源行业以6.9%的增速逆势而上,同时其研发强度也远高于能源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企业人均利润创造虽然高于能源行业整体水平,但相比于油气、电力等传统行业的能源巨头存在较大差距。
 
 
 
在“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企业全球竞争力前20强”中,中国企业有8家,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德国、美国、日本分别有2家公司上榜,丹麦、韩国、西班 牙、印度、法国、卢森堡则各有1家公司上榜。在中国制造不断崛起的同时,该行业主要还是传统制造业强国和发达国家的天下。
 
中国企业规模发展程度与行业水平相近,在效率与安全维度上略逊色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中国企业在成长与研发方面都远远领先,这正是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业不断升级发展并获得更大市场空间的根本所在。
 
 
 
在“中国企业竞争力100强”排名中,电力企业最多,油气企业其次。油气企业28家,传统电力企业34家,新能源企业10家,煤炭企业21家,能源装备与服务企业7家。国家电网公司高居中国企业100强榜首。
 
总体来看,与国际企业相比,中国能源企业在规模、成长、研发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新能源企业在全球独领风骚,在效率和安全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提升。该报告从中国人视角多纬度全面评估全球多行业能源企业,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能源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论坛宣布启动中国地缘政治风险数据库建  设。该数据库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共同建设。首次采用统计研究标的国和中国的主流报纸上地缘政治负面词汇的词频来构建月度时间序列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并用此指数来衡量标的国与中国之间发生地缘政治风险的程度。
 
2017年利用该数据库分析方法对中美、中英、中印(度)间的地缘政治风险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地缘政治风险指数与重大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的吻合度较高,重大热点事件的影响会延续至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研究结论显示中美报纸中关于中美经济的负面词汇出现的频率在逐渐增加,说明特朗普执政后美中间经济摩擦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中英之间的地缘政治风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而中印间的焦点则集中在军事和政治领域。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和燃料

2018-11-14

第十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暨展

2018-11-05

现场直击 | 2018年智慧能源发

2018-10-25

中国宜春·2018全球锂电产业链

2018-10-21

第四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正

2018-09-18

热点排行
  • · 研讨核能发展重大问题及发展战略 首届中核智库论坛在京召开
  • · 地热将成为清洁供能的重要力量!​2018中国地热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
  • · 第十五届长三角能源论坛——“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主题论坛在浙江长兴顺利召开
  • · 规划总院成功举办第四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
  • · 郑宝森理事长率团参加2019年国际供电会议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出席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并致辞
  • · 2019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举行 专家支招智慧能源发展策略
  • · 第三届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与政策论坛成功举办
  • ·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 · 中国能源研究会“新时代‘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机遇与策略”2018中国能源高端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