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商务 > 市场分析 > 正文

流体机械国产化提速

  2018-10-31 15:35:06    来源: 李丽旻 吕银玲 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机械制造业,特别是以风机、泵、阀门以及大型装备设备为代表的流体机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关装备制造业有了诸多进步。”10月25日,在2018中国国际流体机械产业高峰论坛(下称“产业论坛”)上,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下称“中通协”)名誉会长隋永滨在致辞中表示。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我国流体机械国产化取得了显著成就,而未来,绿色智能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与此次论坛同期举办的,还有由中国通用机械协会主办和承办的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IFME),以及压缩机、风机高峰论坛(下称“风机论坛”)等交流活动,15个国家及地区的300余家企业汇聚上海,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文丨李丽旻 吕银玲

 中国能源报记者 

 

       

 

 

从全面引进到基本国产

 

      

在风机论坛上,中通协会长黄鹂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压缩机、风机制造业随着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步伐取得了重要进步。通过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和全行业改造,流体装备行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

      

在流体机械制造行业国产化征程中,不少企业作出了贡献。杭氧为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提供的6套十万等级空分配套装置,沈鼓集团研发的用于乙烯装置的裂解气、乙烯、丙烯三大压缩机(简称“乙烯三机”),中核苏阀科技为“华龙一号”核电站研发的隔离阀……这些国产化装置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成果来之不易。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介绍,上世纪70年代,我国现代石化工业起步之初,流体机械行业由于基础薄弱,既缺少与之配套的材料,又缺少高水平的加工装备,行业必需的流体机械主要依赖进口。

      

为实现石化工业重大装备国产化,设备制造方与用户联合开展国产化攻关,泵、压缩机、阀门等流体机械及设备均发展显著。“经过20多年的协同攻关,装备国产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实现了全面引进到基本国产的飞跃。”曹湘洪说。

 

 

 

绿色智能将成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处于调整期。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液化管线输送的核准、环保治理等方面对风机、压缩机行业提出了新要求,将成未来增长点。”黄鹂表示。

      

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人士均表示,绿色、智能是流体机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装备企业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

     

在西安陕鼓动力技术总监刘忠看来,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技术是人工智能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也就是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感知,优化决策,执行控制功能。”

      

对此,曹湘洪建议,石化行业装备不仅要做到技术指标先进、运行可靠、故障率低、维修少,而且要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做到通过关键运行参数及时提出优化运行方案,诊断预测预警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风险,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对在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对用户优化运行、消除隐患、排除风险提供实时、快速的指导。

      

在环保方面,他认为,企业要开发适应炼化行业要求的各种屏蔽泵、磁力驱动泵、隔膜泵等无动密封泵、波纹管阀门、低泄漏阀门等阀门新产品,并适时扩大规模,以适应国家严控炼化企业VOC排放的要求。

 

 

 

技术创新机制仍待完善

      

 

尽管大型装备国产化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与会专家指出,国内机械制造业仍存在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创新机制缺乏等问题。

      

据了解,机泵阀门等设备的制造水平及质量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加工能力作保证,还需要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作支撑。但日前,检测国产装备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的手段尚缺,使其性能数据在国际平台上难以比对,严重制约了国产压缩机组、泵、阀门“走出去”。

      

同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部分国产大型装备的技术指标仍有一定差距,用户接受度也有待提高。

    

 “国产机泵阀门基本在消化吸收引进设备的基础上创新研制,缺少原创技术,很难在技术性能上超越。与现代煤化工配套的国产大型空分压缩机组已成功投入生产运行,运转平稳率、故障率等令用户满意,但运行能耗偏高。”曹湘洪称。

     

有专家指出,国内制造业仍未形成良好的创新体系。

     

 “当前我们面对的任务仍是艰巨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不断加快产业自主创新的步伐。”隋永滨说,“科研人员需要加强合作,带着开放性的心态,投入研发更接地气、更具实用性的产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45家电气设备上市企业2019年度

2019-09-13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9-09-13

未来七年,逆变器市场份额预测

2019-02-24

2018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为

2019-01-23

简要解析昌吉-古泉特高压与新

2019-01-09

热点排行
  • · 煤化工产品还有没有市场发展空间?看看这位专家怎么说
  • · 波士顿咨询公司:风电产业如何应对巨变?
  • · 2018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为3321亿美元,比2017年下降8%
  • · 中国天然气市场2018年回顾及2019年展望
  • · 简要解析昌吉-古泉特高压与新一轮新基建建设下的电力行业
  • · 2019光伏市场10大预测
  • · 未来七年,逆变器市场份额预测
  • · 七大关键词回顾2018全球储能市场
  • · 一文读懂2019年机器人产业全景
  • · 太阳能应用巨量市场雏形初现 水面漂浮电站成“光伏+”新焦点
推荐阅读
  • · 45家电气设备上市企业2019年度上半年经营基本面情况
  • ·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 简要解析昌吉-古泉特高压与新一轮新基建建设下的电力行业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