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商务 > 商情速递 > 正文

追“铟”溯源:薄膜电池的瓶颈在这个小金属?事实并非如此!

  2018-12-13 20:48:5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几年来,随着发展薄膜太阳能列入国家战略,铜铟镓硒(CIGS)这一细分技术路线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其中不乏有实力搅动中国光伏产业格局的“大玩家”进入。

 

据不完全统计,除领先者汉能外,2015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中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及锦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先后在薄膜太阳能市场投入资金超过470亿元,铜铟镓硒电池产能出现规模化增长。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生产铜铟镓硒电池所需的小金属“铟”,储能和产量均不太高。这引起了部分行业人士的担忧,铟会不会成为影响薄膜电池大发展的一大“瓶颈”?会不会出现价格暴涨影响薄膜电池降本?

 

追“铟”溯源,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薄膜扩产,“铟”将供不应求?

 

铟(Indium),原子序数49,于1863年由德国化学家赖希(H.Richter)在锌精矿中发现,属稀散金属。铟呈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质地非常软,能用指甲刻痕。

 

金属铟主要用于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其中,作为透明电极涂层的ITO靶材用量,约占铟用量的70%,年需求量为200吨左右。随着中国ITO靶材生产全面占领国内市场并走向世界,预计未来中国ITO靶材领域对铟的需求将会超过700吨/年。

 

铟本身是一个小金属,靶材用量总体来看也并不太大,所以无论是市场交易还是行业企业,均不太受人关注。但是,随着最近几年薄膜太阳能尤其是铜铟镓硒电池的大发展,铟开始逐步走热。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市场对铜铟镓硒电池的投入超过470亿元,主要的项目包括:

 

2017年12月,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集团宣布其位于安徽蚌埠的300MW的铜铟镓硒薄膜组件产线正式投产。

 

2017年12月,同煤集团、大同市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汉能集团宣布其共同投资的第一条50MW产线开始投产。

 

2018年1月,神华集团、上海电气、德国光伏设备制造商Manz AG共同出资建设的重庆神华薄膜太阳能项目宣布正式开工,据称该项目设计年产能为306MW。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铟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业界由此出现了一些声音,担心铟的供需不平衡将成为影响薄膜太阳能发展的“瓶颈”。在2018年年初,精铟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价格接近两年新高。

1/10量即可产180吉瓦电池

 

在自然界中,铟矿物均以微量的形式分散伴生于其它矿物中。铟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是黄金的1/8,白银的1/50,迄今为止,未发现单一的或以铟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铟矿床。

 

铟资源稀缺、不易开采,这些先天不足印象下,人们担忧其供应短缺、价格不稳也算事出有因。但如果细究其中,就会发现这些过分担心实属杞人忧天,铟的供需已经进入到相对稳定时期。

 

据统计,全球铟探明储量预估为5万吨,其中可开采的占50%。工业通过提纯废锌、废锡的方法生产金属铟,回收率约为60-70%。由此计算,在探明储量、可开采量不增长以及铟回收率不提升的基础上,目前可使用的铟大约有1.5万吨-1.8万吨。

 

“倘若将这1.8万吨可使用的铟,全部生产铜铟镓硒电池,能生产1800吉瓦,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量用到生产铜铟镓硒也能生产180吉瓦,就目前的铜铟镓硒产能而言,铟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现阶段看,铟尚不构成对铜铟镓硒应用的影响。”国家能源集团方面相关研发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简单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了解,中国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3%以上,保有储量13000吨左右,分布于全国15个省区,是全球第一大铟储量国。中国还具备株冶集团(600961)、中金岭南(000060)、锌业股份(000751)等多家全球领先的铟生产商,能够为持续增长的需求量提供强有力的供给。

 

纵观金属铟近10年的价格走势,除了2014年泛亚炒作导致铟一度狂飙至5000元/千克,近几年基本都一直徘徊在成本价附近,大概在1400-1580元/千克之间。在偶发因素刺激下,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是正常现象,综合存储量和产能等各方面看,铟价波动不会偏离正常价格区间太多。

技术进步,减“铟”空间巨大

 

实际上,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平价上网的倒逼,降低发电成本是一个持续性的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通过技术路线来降低稀有元素铟的用量,是很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的降本方法。

 

目前,已经有企业研发出较为可靠的降低铜铟镓硒组件生产铟用量的方案:通过新型等离子喷涂靶材技术的开发、靶材喷涂中损耗及残靶上的铟回收、RC镀膜产生固废铟回收、芯片切割及Web边缘的铟回收等手段,可以大幅降低对铟的市场需求。此外,在铜铟镓硒电池中适当增加镓的成分、减薄电池膜层等方式,也可以有效减少铟的用量。

 

“随着铜铟镓硒研发技术水平的提升,生产良率提高以及回收技术的充分利用,1吉瓦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铟净用量将降低到10吨以下,而未来中期目标则为5吨/吉瓦—6吨/吉瓦,薄膜电池对铟的需求量会进一步降低。”相关光伏技术人员向媒体记者透露说。

 

经测算,靶材喷涂中损耗及残靶上的铟回收率为98%,RC镀膜产生固废及无效Web上的铟回收率为95%,铜铟镓硒芯片转换效率以及生产良率的持续稳步提升,也能够降低约15%左右的铟用量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开采技术、钻探技术、提纯技术以及回收利用技术的提高,可以使用的铟资源和可探明的铟储量也会逐渐增多。由此可见,即使未来几年铜铟镓硒产业爆发式增长,综合当前行业现状和市场供需产能,铟的供给和价格根本不会有问题。

 

未来,随着铜铟镓硒薄膜产业进入更低成本的高速发展期,万亿级薄膜太阳能市场将全面开启。预计未来四年,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价格有望压缩至2.2元/瓦,铟作为一份子,还将从中受益,在稳步发展中迎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再见鲁能! 新东家为中国诚通

2020-08-11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

2020-02-22

英大证券、英大信托以140亿作

2019-09-24

热点排行
  • · 越泰马等东南亚国家电力设备市场潜力大
  • · 全球储能市场进入加速增长期
  • · 印度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 日本三菱公司将增加太阳能电池生产量
  • · ABB获电力变压器大订单
  • · 电力改革对行业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 · 易事特上演招安解困大戏:国企珠海华发集团41亿元并购拿走控股权
  • · 日立宣布将以64亿美元收购ABB电网业务,此前ABB曾与国家电网接触
  • · 国电系上市公司并购潜力分析
  • · 福建火电公司中标孟加拉国
推荐阅读
  • ·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特高压、电力物联网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