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光伏上市公司利润率不如风电核电,严控后今年的日子可想而知
近两周时间,对行业情况并不了解的部分人士,就中国光伏行业是否获取了较高补贴、是否经营太好的讨论一波接着一波。这与三部委严控光伏市场、出台多项调整政策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联。我们试图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来看看中国光伏企业的经营基本面到底如何,看看是否这个行业被补贴“催肥”了。
“光伏行业全行业年产值1万亿元左右,但行业总利润较低,除了经营比较好的几家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企业利润率不足5%,部分龙头企业刚刚扭亏为盈,还有一大部分企业没有盈利,全行业获取的利润是克制的、微薄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是补给终端电站投资者的,制造企业没有多占便宜,这些补贴大部分都转化为生态文明收益。”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光伏企业并没有受到补贴资金的眷顾;如果说有的话,那也是因为下游业主和户用终端消费者直接受益了,反向间接地拉动了光伏设备的需求。
平心而论,这一行业的生产经营者挣的是辛苦钱。从跋山涉水的地面电站施工及投资方,再到长期奔波积劳成疾的户用代理商,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都踏踏实实,来之不易。也正是这样的齐心协力,才让短短几年内中国光伏行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距离欧洲部分地区光伏发电量占全部电量的6%及以上这一成绩相比,中国光伏占全部发电量的占比还不足2%。
在对2017年全年、2018年第一季度的30家上市光伏企业的财务表现进行梳理后,我们发现中国光伏企业的净利润率不算高,它不及同样是可再生能源中的另一种发电形式---风电行业。而光伏的毛利率也不及风电和核电。
去年市场火热时,光伏利润率不涨反跌
东吴证券的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30家光伏上市公司的收入及净利润呈现了增长趋势。30家光伏企业总计实现收入1629.01亿元,同比增长35.77%;实现归母净利润127.93亿元,同比增长32.30%。但尽管12家企业在营收上实现了30%以内的增幅,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的公司也有10家之多,亏损的有3家,占30家公司的近一半。
2018年一季度,光伏板块实现收入329.75亿元,同比增长24.60%%。但是,当季收入同比下滑的公司也有8家之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共有7家,亏损3家。简单说,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出现净利润提升的情况,反而是下滑或报亏。
第二:光伏2017年毛利率及净利率小幅下降
那么,光伏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表现如何呢?从下图可以看到,2017年毛利率下降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哦。亿晶光电、南玻A、向日葵、精功科技、晶盛机电及航天机电都呈现毛利率同比下滑的局面。2017年全行业的毛利率约22.17%,且出现了同比下降。
结果出来了:即便是2017年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形之下,30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却没能显现出“毛利率大涨”的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全行业的毛利率继续维持在22.17%,也没有上升。
更重要的是,去年30家A股上市公司的7.85%平均净利润率,相比2016年同样下降了0.2个百分点。
对比20家由金风科技领衔的上市企业所组成的风电板块,光伏板块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都不及前者。2017年全年,风电板块毛利率为26.6%,净利率为9.11%,高于光伏板块。2018年一季度,风电板块毛利率为27.77%,仍然比光伏板块高出5个点左右。
为什么光伏企业在2017年市场这么繁荣的情形下,还没有获得好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呢?
亿晶光电给出的理由,可以为上面的疑问做一点注解:“报告期内,虽然光伏应用市场需求仍然较为强势,但组件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跌幅较大,而多晶硅材料、单晶硅片等原材料的价格未有明显下降。由于公司以组件销售为主,其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 95%以上,原材料采购价格坚挺和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影响较大。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全年实现组件出货量1529MW,较2016年基本持平。”同时,太阳能电池组件毛利率较上年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加速到来,光伏组件的市场销售价格快速下降,2017年度在出货量与上年相比持平情况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前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及单晶市场占有率的加速提升,导致中间环节外购单晶硅片、电池片的成本上涨,综合导致毛利率下降。
而近期受到新政打击,光伏组件和电池价也在“跳水”过程中。炎热的夏天本应是产品大卖的季节,但大部分企业仍需面对新一波的“滑雪”行情。可想而知,在工商业和户用指标被大幅受限、地面电站停摆的新政面前,光伏企业于今年全年会面对怎样惨痛的局面。
总结一下:光伏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上,2017年以来虽然营收和净利都有所增加,但获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并不太高。全行业在2017年的毛利率同比也是下跌的,降幅0.2%,约为22.17%。7.85%的这一全年平均净利率,相比2016年同样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光伏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并不高。2017年环保行业的销售毛利润率28.28%,销售净利率13.11%。同年,家居建材行业毛利率 35.60%,归母净利润率为14.12%。地产业的毛利率为23.4%,而净利率则维持在近11%左右。
而同属于电子电气设备大板块的其他子行业,也要比光伏板块的毛利率更高。2017年全年,智能电表、低压电器、中压电气的毛利率分别是39.61%、25.41%和23.59%,核电毛利率为26.47%,锂电池中游和隔膜的毛利率为25.24%和35.64%。核心零部件和电机电控的毛利率为34.08%和24.66%。
当净利润率和毛利率都不够高的时候,企业要想继续扩大自己的业绩,获得投资者和股东的认可,就需要增加一定的规模。曹仁贤对此表示,“规模化是行业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前提,没有较大的规模,降本是缓慢的、创新是被动的,我们需要用规模支撑光伏产业的持续进步和成本降低,我们离平价上网也就几年时间了,最后一公里需要我们全社会形成共识、一起努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再见鲁能! 新东家为中国诚通
2020-08-11
-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
2020-02-22
- 英大证券、英大信托以140亿作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