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贷款扩直接融资 三峡工程筹资变思路
2003-06-23 09:12:12 来源:财经时报
A-
A+
电力18讯: 长江电力上市后,计划陆续收购三峡机组所需资金超过千亿,这笔资本同样将用于三峡工程建设,这是投资之初没有设计的;降低筹资成本将是主要工作,发行债券将部分取代向银行贷款
在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电力)财务部经理金才玖宽大的办公桌上,已遍布长江电力申请上市的各种文件和回函,厚厚的一叠叠材料中,最上端的是关于招股说明书的修改意见。
尽管长江电力上下对上市一事三缄其口,但从工作人员在办公楼电梯中穿梭往来签署各色文件的忙碌上看,上市已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财经时报》从湖北宜昌、北京等多条渠道汇集的消息显示,长江电力A股上市文件已经递交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若一切顺利,中国最大的水电巨轮将会在今年8、9月间如期登陆A股市场。
“长江电力上市是三峡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简称)整个改制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通过三峡总公司发起设立长江电力,开通股权融资通道,为三峡总公司建立了一个新的资本平台”。
金才玖说:“三峡总公司所开发的电力项目,会把它卖给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过不断融资去买三峡机组;然后,三峡总公司靠这些资金形成滚动开发机制。”简短几句话,暗扣长江电力上市之后,整个三峡工程建设资本链将发生方向性的转变。
1993年9月27日成立的三峡总公司,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实施,其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偿还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营管理,目前都比1993年当时的设计有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在最新的预算中,整个三峡工程的动态投资仍高达1800亿元,而日后,长江电力收购三峡机组的资金亦需超1000亿元。
但是,三峡总公司在滚动过程中所累计的运作资金远不止于此。这一天文数字至今无人能够估算,而要想保证这些巨额资金的运作和有效供给更非易事。尤其是三峡二期工程结束、三峡机组陆续投产、长江电力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发电收益开始回笼之时,庞大的资金流将驱赶三峡总公司从以往简单的资本投入期步入复杂的资本经营期,如何经营?如何调整?
可以肯定,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的投融资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大起大落的初期投资
2003年6月16日上午8点45分,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仪式举行。按照工期进度,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这是二期工程结束的标志。这就是说,如果2003年8月三峡工程第一批机组如期开始发电,那么1998至2003年的三峡二期工程现在就要结束了(随后是为期6年的三期工程)。
二期工程的结束对整个三峡工程的财务而言,无异于一次全局性的转变。其突破性意义在于,三峡总公司开始享有发电收益和长江电力陆续购买三峡机组所形成的大笔现金流,三峡工程从单纯的投入期转变为投资与收入共存的时代。
三峡总公司有关人士向《财经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02年年底,三峡工程累计到位资金910亿元。其中,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共到位386亿元(期间两次提高征收标准);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300亿元的长期贷款;1997年开始共发行五期企业债券,募集资金160亿元;以及其他商业银行贷款76亿元和国外出口信贷及商业贷款37亿元;其他为2亿元。
“在资金需求上我们曾经历过困难的时候。”三峡总公司财务部综合财务处副处长程志明告诉记者,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总额逐步减少,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缺乏,临时性短期资金波动很大,存款余额很难持续增长,加之三峡工程建设逐步纵深推进,工程节余款逐渐减少,从而资金运作频频出现难题,而这一切都将摆在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财务)面前。
三峡财务成立于1997年11月,任务是为了确保三峡工程资金正常供给。该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谢峰自财务公司成立起便加盟其间,对财务公司运作体系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总公司成员单位比较少,主要业务集中在电力,这带来经营上的负债风险太集中。”
“具有社会功能的金融机构,来自四面八方的资金此起彼伏,总量却比较稳定。但我们的现金流、存款的资金流大起大落,总公司资金量占我们总资金量的80%左右,投入期内,经常性地大笔资金进出,而且调动非常频繁,这给我们在资金运用、调度、安排上造成了困难,我们受此影响很厉害。”
财务的经营收益
谢峰多年从事银行工作,对金融安全理解独到。他向记者介绍:“我们每天都有资金日报,然后保证一定的备付比例,我们备付率高时达到40%到50%,低时也在30%以上,平均在35%到40%之间。
“资金备付是放在银行里的资金余额,随时可用,但为了保证支付,我们的首要是安全,因此大量的资金放在银行获取很低的同业存款回报。大家都关注三峡工程的质量和资金,这两方面不能出任何问题,不仅实质性问题不能出,就是形式上的问题也不能有。如果资金发生风险,弄丢了,或发生坏账,<
在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电力)财务部经理金才玖宽大的办公桌上,已遍布长江电力申请上市的各种文件和回函,厚厚的一叠叠材料中,最上端的是关于招股说明书的修改意见。
尽管长江电力上下对上市一事三缄其口,但从工作人员在办公楼电梯中穿梭往来签署各色文件的忙碌上看,上市已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财经时报》从湖北宜昌、北京等多条渠道汇集的消息显示,长江电力A股上市文件已经递交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若一切顺利,中国最大的水电巨轮将会在今年8、9月间如期登陆A股市场。
“长江电力上市是三峡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简称)整个改制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通过三峡总公司发起设立长江电力,开通股权融资通道,为三峡总公司建立了一个新的资本平台”。
金才玖说:“三峡总公司所开发的电力项目,会把它卖给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过不断融资去买三峡机组;然后,三峡总公司靠这些资金形成滚动开发机制。”简短几句话,暗扣长江电力上市之后,整个三峡工程建设资本链将发生方向性的转变。
1993年9月27日成立的三峡总公司,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实施,其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偿还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营管理,目前都比1993年当时的设计有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在最新的预算中,整个三峡工程的动态投资仍高达1800亿元,而日后,长江电力收购三峡机组的资金亦需超1000亿元。
但是,三峡总公司在滚动过程中所累计的运作资金远不止于此。这一天文数字至今无人能够估算,而要想保证这些巨额资金的运作和有效供给更非易事。尤其是三峡二期工程结束、三峡机组陆续投产、长江电力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发电收益开始回笼之时,庞大的资金流将驱赶三峡总公司从以往简单的资本投入期步入复杂的资本经营期,如何经营?如何调整?
可以肯定,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的投融资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大起大落的初期投资
2003年6月16日上午8点45分,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仪式举行。按照工期进度,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这是二期工程结束的标志。这就是说,如果2003年8月三峡工程第一批机组如期开始发电,那么1998至2003年的三峡二期工程现在就要结束了(随后是为期6年的三期工程)。
二期工程的结束对整个三峡工程的财务而言,无异于一次全局性的转变。其突破性意义在于,三峡总公司开始享有发电收益和长江电力陆续购买三峡机组所形成的大笔现金流,三峡工程从单纯的投入期转变为投资与收入共存的时代。
三峡总公司有关人士向《财经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02年年底,三峡工程累计到位资金910亿元。其中,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共到位386亿元(期间两次提高征收标准);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300亿元的长期贷款;1997年开始共发行五期企业债券,募集资金160亿元;以及其他商业银行贷款76亿元和国外出口信贷及商业贷款37亿元;其他为2亿元。
“在资金需求上我们曾经历过困难的时候。”三峡总公司财务部综合财务处副处长程志明告诉记者,由于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总额逐步减少,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缺乏,临时性短期资金波动很大,存款余额很难持续增长,加之三峡工程建设逐步纵深推进,工程节余款逐渐减少,从而资金运作频频出现难题,而这一切都将摆在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财务)面前。
三峡财务成立于1997年11月,任务是为了确保三峡工程资金正常供给。该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谢峰自财务公司成立起便加盟其间,对财务公司运作体系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总公司成员单位比较少,主要业务集中在电力,这带来经营上的负债风险太集中。”
“具有社会功能的金融机构,来自四面八方的资金此起彼伏,总量却比较稳定。但我们的现金流、存款的资金流大起大落,总公司资金量占我们总资金量的80%左右,投入期内,经常性地大笔资金进出,而且调动非常频繁,这给我们在资金运用、调度、安排上造成了困难,我们受此影响很厉害。”
财务的经营收益
谢峰多年从事银行工作,对金融安全理解独到。他向记者介绍:“我们每天都有资金日报,然后保证一定的备付比例,我们备付率高时达到40%到50%,低时也在30%以上,平均在35%到40%之间。
“资金备付是放在银行里的资金余额,随时可用,但为了保证支付,我们的首要是安全,因此大量的资金放在银行获取很低的同业存款回报。大家都关注三峡工程的质量和资金,这两方面不能出任何问题,不仅实质性问题不能出,就是形式上的问题也不能有。如果资金发生风险,弄丢了,或发生坏账,<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再见鲁能! 新东家为中国诚通
2020-08-11
-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
2020-02-22
- 英大证券、英大信托以140亿作
2019-09-24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