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商务 > 企业访谈 > 正文

2018两会|哈电集团斯泽夫: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回升 中国经济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2018-03-07 13:44:55    来源:董欣 卢奇秀 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3月5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政协讨论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表示,“装备行业回暖的趋势我看并不明显。装备制造业仍未有效回升,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回升,中国经济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斯泽夫认为,燃气轮机国产化不成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研发的自主化,这是难点,因为燃气轮机牵扯的学科太多,且难度很大。包括哈电集团、东方 电气、上海电气在内的中国主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都需要努力,这不只是增加几个亿投资的问题,还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投入。

 

 

“装备行业回暖的趋势我看并不明显。”3月5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政协讨论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哈电集团董事长斯泽夫对记者表示。“装备制造业仍未有效回升,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回升,中国经济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斯泽夫认为,燃气轮机国产化不成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研发的自主化,这是难点,因为燃气轮机牵扯的学科太多,且难度很大。包括哈电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在内的中国主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都需要努力,这不只是增加几个亿投资的问题,还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投入。

图 文丨董欣  卢奇秀 发自现场

中国能源报记者



 

《中国能源报》:2017年整个能源装备制造行业是否实现了回暖,为什么?

斯泽夫:首先,装备行业回暖的趋势我看并不明显,只是电力行业回暖,煤价上涨,发电量增加,所以电力行业盈利了,特别是火电厂赚的更多。但是也有一些火电厂仍在亏损,特别像云南的一些火电厂,建成之后就没盈利过,因为当地水电很多,水电如果不发电就白白流掉了。总体来看,装备制造业仍没有有效回升,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回升,中国经济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以我们哈电集团为例,当前我们没有亏损、在盈利、略微有增长是因为我们加强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从大趋势来看,我们必须得转型,转型向清洁高效,但必须重新定义清洁高效,大家把煤炭、煤电站说得一塌糊涂,我觉得这不符合实际,因为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气、缺油的国家,煤炭最好的利用就是燃烧发电,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雾霾等问题,我觉得不是煤电厂造成的,煤电厂是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能够解决的。我国的电厂是世界上最清洁高效的,美国的度电煤耗约为340-370克,而我国只要310克煤,所以我认为煤电需要正名。

《中国能源报》:我国重型燃机国产化一直比较难,您认为行业应该为加速国产化做些什么?

斯泽夫:燃气轮机国产化不成问题,东方电气在燃气轮机国产化上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研发的自主化,这是难点,因为燃气轮机牵扯的学科太多,且难度很大。

燃气轮机被誉为“工业明珠”,在燃气轮机的每一个部件都很精细,对材料要求很高,所以很难。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太少,差别太大,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哈电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在内的中国主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都需要努力,它不是增加几个亿投资的问题,需要长期和大量的投入。

《中国能源报》:总体来看,与国际相比百万千瓦燃煤机组的运行情况如何?

斯泽夫:我们中国装备制造发展的很快也很好,同时中国的电力公司的运行能力也很强,所以中国在短短的15年之中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百万千瓦机组的运行国,而且现在运行也很好,从哈电制造的产品来看,质量和运行的情况都很好。

《中国能源报》:发展速度很快,那效率呢?您对上海外三电厂的“251工程”怎么看?

斯泽夫:“外三”的机组不错,又经过很多改造,降低了能耗。但我们不要忽视了以下两点:首先,“外三”的机组主要是从西门子买来的;其次,“外三”的能耗降低是系统改造的结果,改造过程到底花了多少钱,恐怕“外三”自己都不说出来,估计成本会比较高。其实,像大唐、华能等企业都有百万千瓦机组,运行很好,一样达到了250多克的度电煤耗,成本也比“外三”低,所以,要向“外三”学习降能耗,但不要学高成本。

《中国能源报》:据我所知,哈电集团也在积极推进核电重大装备研发制造,那您如何看待电力过剩条件下,核电的消纳问题?

斯泽夫:我觉得应该保证核电优先上网,因为,如果核电调峰,一启一动必然会带来整个机组的不稳定,所以我觉得应该保证核电的优先性。我国还应该适当加快核电建设,去年一个核电项目都没批准。

我们是一个大国,电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如果没有电力结构安全,百姓生活和工业用电都得不到保障。从我国的当前能源结构来看,50% 是火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占比很小,发展成主力能源仍很难,可以用水电、火电来作基础能源,气电不行,气电是用作调峰用的。如果再过100年,煤炭都烧的差不多了,用什么解决,再过几千年,水也流的差不多了,又怎么解决?所以,核电的持续性是必然的,所以说要用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能源,核电必不可少。

《中国能源报》:那您又如何看待风电和光伏的进一步消纳呢?

斯泽夫:风光新能源肯定是要发展的,但要做主力能源比较难,现在欧洲也在用,比如像丹麦,70%用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欧洲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欧洲的电力全欧洲联网,联网之后,比如东欧的火电站就可以向西欧送电。完全用风光互补是可以的,技术上也能解决。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哈电集团锅炉公司总经理张彦军

2018-10-09

热点排行
  • · 未来两年科陆将重点布局三大储能应用——专访科陆副总裁桂国才
  • · 麻省归来中国再创业 亿可能源王春光谈能源科技公司的出路
  • · 全力构建“大配电”生态圈 ──访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培明
  • · 未来看好光储充市场——专访英威腾光伏CEO吴建峰
  • · 远东控股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最根本是优化法治环境
  • · 十年磨一剑,特变电工的光伏发展之路
  • · 专访GE全球水电CEO:我们与三峡共同成长
  • · 如何应对竞价上网时代?——访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
  • · 坚瑞沃能断臂求生 沃特玛出表转回34亿
  • · 晶澳太阳能副总裁曹博:我、晶澳和光伏行业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