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商务 > 企业访谈 > 正文

节能环保潜修行责任担当献大爱――记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

  2016-11-03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节能环保潜修行责任担当献大爱

――记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见习记者 白明琴 

  他将仅有15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全球7万多名员工的大型跨国集团;他40多年如一日地践行节能环保理念,主动承诺在2020年前,将全集团单位产值用电量再降30%;他自费筹建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仅大陆每年投入环保公益的金额就达200多万美元;他不遗余力地推行绿建筑,已筹建绿建筑22座,其中一座最低每平方米每年仅用7度电……他就是台达集团(简称“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简称“台达基金会”)董事长郑崇华。

  不忘初心自费筹建基金会

  “环保、节能、爱地球”是郑崇华赋予台达的企业使命,更是其人生理想和毕生所积极践行的事业。这在他创办并发展台达基金会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2002年,为更好推广节能环保、践行社会责任,郑崇华用个人资金创立了台达基金会。发展至今,台达基金会一直深刻地诠释和践行着这位企业家对社会责任及地球环境的大爱担当。

  “越来越严重的天灾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冲击,到本世纪末,这种冲击可能会更严重。我们要始终铭记,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谈及初衷,郑崇华语重心长。他告诉记者:“工作早期,我曾去美国一家著名的电子公司受训,他们对污水排放的重视程度让我印象深刻。回台湾后我发现,政府几乎没有环保设备和环保工业法律。当时,我辗转难眠,想着如何说服企业领导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最终,我以法律范畴的规章内容打动领导采取了相关行动。”

     “在工业化早期,只要有钱赚,大家就会不计后果地发展工业。但与环境污染治理所需的巨额成本相比,企业赚到的都是小钱。”郑崇华认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创伤甚至是无法恢复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划算的。

  投身节能环保事业40余年,郑崇华依然不忘初心、满怀斗志。“我做基金会事业时感到很兴奋,觉着自己不算老年,而是正值壮   年,在推进节能环保事业上还有很多的进取空间。”说到环保事业,郑崇华意气风发。

  矢志不渝走节能环保之路

  “台达基金会所支持和开展的一切活动都与节能环保相关。”郑崇华告诉记者,台达基金会成立以来赞助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自然之友”印刷和发行《中国环境绿皮书》、制作中国环保人物梁从诫先生纪录片等环保项目,推广“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环保理念,赞助“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其公益方面也是亮点频出。台达基金会致力推广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等,为雅安龙门乡援建台达阳光初级中学,为青海农牧民援建低能耗住房等,大力开展 “台达爱地球―――能源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向两岸5万余名学童传播节能降碳知识及做法,带动开展节能环保课程,让环保理念从小就深入人心。

  不过,郑崇华认为,开展公益活动、大力推行节能环保理念并不是社会责任的全部内容,通过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帮助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同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为此,郑崇华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研发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和服务,持续提升台达原有产品的技术水平。比如,通过技术和工艺改进,台达开关电源效率已从最初的65%提升到了当前的90%以上,通信电源效率已达97.5%,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效率高达98.8%。

  在采访中,郑崇华一再向记者提及绿建筑,这也是其目前大力推广的环保项目。他介绍,绿建筑比一般建筑大约能节能35%,已实现商业化。拿到台湾“钻石级绿建筑”认证的台达台南厂是他建设的第一座绿建筑。“除了自然通风等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这座绿建筑应用了很多自主研发的绿色、节能、环保产品,包括能源管理系统、电动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郑崇华说,台达已自建或捐建22座绿建筑,其中成效最好的绿建筑―――那玛夏民权小学每平方米每年仅用7度电。

  “当前,台达的大部分产品都是节能环保的,在外界质疑我们如此投入是否划算时,公司的业绩却恰恰表明,节能环保产品让我们赚到了更多的钱。”郑崇华表示,现在,他们就是靠环保赚钱,并很自信地推荐大家走节能环保之路。

  搭建产学研平台影响更多人

  与一般的公益基金会不同,台达基金会在进行公益资助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展科教创新活动,包括成立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实施“中达”学者计划以及“中达”环境法学者计划等,与高校合力打造“产、学、研”平台。这也是郑崇华不断探索创新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方法之一。

  例如,为提升高校环境法学科水平,台达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两岸10所重点大学开展环境法研究。“基金会在这些大学设立“中达”环境法学者奖、“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提供环境法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学金、优秀学位论文奖,每年举办“中达”环境法论坛。”郑崇华介绍,基金会还大力支持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工作。2007年,该中心承担的《能源基本法》研究获得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颁发的“集体建言奖”,清华大学也是此次唯一获此奖项的高等院校。

  台达“产、学、研”平台的意义远不止如此。郑崇华向记者介绍,台达基金会大力开展高校节能科教活动,通过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与“中达”学者计划,已在这些高校支持科研项目225个,奖励优秀科研项目41个,颁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974人次,评选奖励“中达”学者26位、“中达”青年学者10位、资助台达访问学者20位,举办全国性电力电子新技术研讨会16次。

  “截至目前,台达基金会已经资助、培养了四五百名博士生。这些博士生除了在校任教外,大多都成为了当今国内电力电子领域非常有影响的技术人才。”郑崇华由衷欣慰地说,通过推广节能环保理念,影响这些高层知识分子努力把祖国建成更环保、更健康的国家,这也正是创立基金会的出发点。

 

王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哈电集团锅炉公司总经理张彦军

2018-10-09

热点排行
  • · 未来两年科陆将重点布局三大储能应用——专访科陆副总裁桂国才
  • · 麻省归来中国再创业 亿可能源王春光谈能源科技公司的出路
  • · 全力构建“大配电”生态圈 ──访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培明
  • · 未来看好光储充市场——专访英威腾光伏CEO吴建峰
  • · 远东控股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最根本是优化法治环境
  • · 十年磨一剑,特变电工的光伏发展之路
  • · 专访GE全球水电CEO:我们与三峡共同成长
  • · 如何应对竞价上网时代?——访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
  • · 坚瑞沃能断臂求生 沃特玛出表转回34亿
  • · 晶澳太阳能副总裁曹博:我、晶澳和光伏行业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