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三峡集团 > 正文

中华鲟放流 | 不仅仅是中华鲟!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三峡方案”

  2020-04-19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袁磊)2020年4月22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将在湖北省宜昌市实施第62次中华鲟放流,10000尾不同年龄梯队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这将是历年放流子二代中华鲟规模最大的一次。

  实施中华鲟保护,是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 准备放归长江的子二代中华鲟  摄影:郑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三峡集团坚持开展中华鲟保护和放流准备工作。于复工复产初期,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此次中华鲟放流活动,充分体现了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责任担当。

  ▲ 疫情防控期间,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坚持开展放流准备工作

  ▲ 中华鲟研究所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的养殖区域

  三峡集团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三峡工程和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将水电工程建设成为生态工程、绿色工程。

  ▲ 三峡大坝全景  摄影:汤伟

  ▲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  摄影:王连生

  ▲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  摄影:高峰

  三峡集团在葛洲坝、三峡、向家坝、乌东德建立了多个保护基地,持续开展中华鲟、长江鲟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通过长江鱼类资源保护流域化布局,实施流域性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综合性策略,着力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

  ▲ 三峡集团长江鱼类资源保护流域化布局简图

  长江中华鲟物种保护

  中华鲟,地球上最为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约1.4亿年历史,有“长江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称。

  ▲ 中华鲟  摄影:刘华

  中华鲟物种保护历经30余年,目前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已掌握全人工繁殖、人工种群遗传谱系构建、早期性别鉴定、单雌核发育、种质资源保存等中华鲟物种保护核心技术,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催产繁殖、苗种培育、梯队建设、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洄游监测、自然繁殖监测、栖息地保护等全周期的中华鲟保护体系。

  ▲ 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检查雌性亲鱼

  ▲ 孵化中的中华鲟受精卵

  ▲ 2009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图为刚刚破膜而出的中华鲟仔鱼

  ▲ 中华鲟洄游监测

  1984年首次实施中华鲟放流以来,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各类规格中华鲟超过500万尾,为补充中华鲟自然资源,实现中华鲟可持续繁衍生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 1984年首次实施中华鲟放流

  ▲ 2012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 2015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黎明

  ▲ 2019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汤伟

  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

  三峡集团在金沙江水电开发中始终秉持绿色水电开发理念,持续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开展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工作。

  2014年至2015年,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先后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指标性鱼类长鳍吻鮈和圆口铜鱼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填补了人工繁殖技术领域的空白,使其具备了规模化繁殖养殖能力,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达氏鲟、胭脂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鲈鲤、齐口裂腹鱼、岩原鲤、厚颌鲂、中华倒刺鲃等十余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关键技术。自2008年以来,已累计向长江放流珍稀特有鱼类约208万尾。

  ▲ 齐口裂腹鱼幼苗出苗  摄影:辛相飞

  ▲ 胭脂鱼幼苗  摄影:黄正平

  ▲ 金沙江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2017年珍稀特有鱼类放流活动现场  摄影:王普

  ▲ 2018年5月17日,农业农村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三峡集团在宜宾市共同举办主题为“拯救长江鲟共抓大保护”的长江鲟增殖放流活动   摄影:高峰

  ▲ 2018年12月,三峡集团参与建设的金沙江黑水河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成后将作为鱼类栖息地保护生态试验场,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 2019年4月28日,三峡集团首次在黑水河流域开展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摄影:刘涛

  ▲ 孩子们欢快地将特有鱼类放归黑水河流域  摄影:刘涛

  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

  为消除或降低电站水库运行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峡集团积极开展长江干流梯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试验,通过调整水库调度等方式,使其下泄流量、水温与上下游河段水生态和环境的需求在时空上实现“匹配”,通过对生态流量和水温的控制,促进鱼类增殖,改善水生态系统。

  ▲ 实施三峡工程生态调度,促进长江四大家鱼产卵繁殖

  2011年开始,三峡工程连续9年开展生态调度试验,在确保洪水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营造人工洪峰,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长江四大家鱼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多年监测结果显示,长江四大家鱼产卵规模逐年显著增加,2019年调度期间四大家鱼繁殖规模约30亿粒,是2011年首次实施生态调度四大家鱼繁殖规模的50倍。

  在总结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三峡集团启动了三峡、向家坝和溪洛渡三个梯级枢纽的联合生态调度。通过科学计算、统一指挥、上下联动,调节梯级水库出库流量,制造洪水过程,为鱼类繁殖创造适宜的水文、水力条件,促进川江河段和长江中下游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

  ▲ 三峡水库  摄影:袁磊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白鹤滩建设部工会召开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
  • · 三峡集团举办首场在线讲座
  • · 三峡国际卡洛特项目公司欢度猴年春节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考察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
  • · 三峡集团中标长江大保护无为县PPP项目
  • · 长江环保集团召开2020年度档案工作会
  • · 快来欣赏春天的大坝!三峡大坝旅游区3月30日起恢复开放
  • · 持续惠民!三峡专用公路2019年日均交通量破万车次
  • · 12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宝宝”出生啦
  • · “长江之歌”三峡领唱 幸福河湖汇入皖江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