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三峡集团 > 正文

【一带一路旗舰篇】巴基斯坦能源基地“升级”之路——探访塔贝拉四期扩建工程

  2016-11-25 00:00:00    来源:水电七局 
A- A+
电力18讯:

11月24日,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新闻中心提质增效采访组走进巴基斯坦塔贝拉四期扩建(土建)项目部,解密塔贝拉水电站的“升级之路”。

半个世纪后的“新颜”

塔贝拉——这个目前巴基斯坦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其发电量占巴基斯坦全国的三分之一。2013年末,在经历近半个世纪后,它迎来了自己更新升级。根据规划,四期工程将扩建141万千瓦,在原有发电量基础上提升40%。而它新的建设者正是拥有世界能源建设第一品牌的中国电建,深耕巴基斯坦14年的水电七局。

“塔贝拉水电站经过半个世纪的沉淀,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技术积累,今后同样对后续水电项目改造市场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项目部技术经理杨合谊说道。

塔贝拉水电站从一期到现在四期的建设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有序的开发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到目前为止,电站周边的生态保护得很好,青山绿水,成为当地有名的风景。

 “升级”遭遇的拦路虎

项目开始之初,工程就给建设者出了一道难题,在新建取水口,需先将原有泄洪洞的闸门放下,但这个门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建成后就没有动过,大量淤泥堆积在门槽顶部成板结状。

“如果将整个水电站比作人体,这淤泥就像身体内的淤血硬块,要在不影响其它器官情况下取出。”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拓瑜在现场向记者介绍:“借助医生用针管吸取淤血的方法,我们开始了深水清淤,但水深10米其压力就增加一倍,且基本没有经验可借鉴。”

项目部利用先进PTK即时定位系统,同时加上水下机器人代替人眼,对淤泥开始精确定点清除。历时4个月,他们利用成熟的空气提升系统清除了大约1.4万立方米的淤泥,相当于三个篮球馆那么大。

淤泥清理,深水百米下闸开始了。国内外,建成半个世纪的水电站深水下闸十分罕见,对中国电建而言就是首次。如何精确的下闸,需要人工辅助,水下120米,对于资深的潜水工作者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个潜水员来回一次需要三四个小时,其有效工作时间也就三五分钟,每位潜水员一天只能潜水两次。

安全和履约成为项目建设者的头疼的难题。

项目部聘请了9位比利时和斯里兰卡潜水高手,采用潜水员轮换方式去争取时间。为达到最佳效果,他们还预演了一次下闸,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细微的调整,然后进行第二次下闸,确保每一项工序都做到精准。

 滴水不漏是突破

由于是新建厂房需,要对原泄洪洞的混凝土进行清除,而距原有厂房的最近距离只有30米,厂房还不能停产继续发电。新厂房施工位于水电站回水区,施工面积狭小,设备难以施展,一面是新建,一面要保证原厂房正常运行。

项目部需要将每一项施工都精确到毫米。

“这是考水平的活路。”杨合谊说道,“既然是升级,就要拿出我们的水平来,不能比以前建大坝的意大利人差啊!我们的水平在这里代表的是中国水平,不能丢中国人的脸。”

项目部一出手,直腹式钢板桩围堰的防渗效果让前来参观的各路人马竖起大拇指。

在直腹式钢板桩围堰施工中,就是先打下八个定位桩,其中最深的钢板桩36米,然后利用锁扣式钢板将八个定位桩连成一个整体,如果不能精确下桩,那么最后一片钢板就可能扣不上,而一次调整返工就需要十天半月。

施工中,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将所有数据和计算都烂熟于心,反复核准,每天对定位桩和钢板进行微调。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滴水不漏”的效果,在围堰中间采用高喷形成一条防渗墙,最深的高喷灌浆达到57米,而在国内,30多米的高喷就算是难度极大了。

无独有偶,在新厂房的建设中,压力钢管群是一个小型的EPC。建设者遭遇了世界上最大的岔管群首次采用整体打压,在如此之多岔管中保证水头的冲力,减少水头损失,而且要保证到3台机组的岔口水头大小一致。

“水头损失是要罚款的,而且金额很高,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必须做得漂亮。”杨合谊对此信心满满,项目部联合成勘院开展技术攻关,近8000吨的钢管,焊料240多吨……花了近1年的时间去反复计算,在现场施工中精确到位,严格过程控制。目前压力钢管群已完成60%,一个让世人惊叹的作品正一步步成型。

正是这种自我加压,一个崭新的塔贝拉显现。

 “本土化”带来更多惊喜

在塔贝拉工地,巴基斯坦籍员工随处可见。目前项目部巴方员工占了70%,给塔贝拉地区带来近4000多个就业岗位。行走在塔贝拉,所有的当地人都几乎露出笑容,竖起大拇指合影,中国公司成了香馍馍,是他们口中的“巴铁”。

24岁的当地雇员Hamid khan从项目营地的维护员变成项目部IT工程师,用了3年时间,跟着他的中国师傅李育博学习维修电脑、办公用品,无线电……勤劳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只有父亲和自己在工作养家糊口。

27岁的安全工程师Haseeb有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毛小龙,他在英国和阿联酋打过工,放弃了异国他乡的高薪回到家乡工作,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家庭,喜欢中国人平等对人的态度,中国人诚恳、热情、善良,给生性活泼的他提供了一个很好就业环境。尽管工资不如以前,但他从心眼里热爱这份工作。

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Fida告诉记者,从2002建设高摩赞水电站开始,他就和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一起干,中国人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他得过项目部的优秀员工,还因此登上了当地的报纸,并且彻底改变了自己家庭的贫穷,他说,他爱中国人,他爱电建人。

凡事都有因果。在建设期间,项目部给附近的医院、学校义务翻修,为他们送去价值100多万的医疗设备,为学校送去课桌、板凳、书籍。事无大小,只要是力所能及,项目部从不推辞,甚至给清真寺送去了精美的地毯,很多当地人每一个做祷告的人都互相传送,毛毯是中国朋友送的。

在建设中,环保也是重点。在建设营地时,砍掉一棵树,就会种上十棵树。安全环保部的谢旨位告诉记者:“项目部所有的工程机械的漏下的每一滴油,都要把土挖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每月请第三方监测公司对项目周边的水质、空气、噪音进行监测……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细节,感动着热情友善的巴基斯坦人,他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呵护。

塔贝拉的建设仍然在继续,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的国际人用自己的勤劳、坚韧和智慧,一步步丈量脚下的热土地,点燃心中自己的中国梦!世界梦!!

塔贝拉四期厂房

塔贝拉四期项目厂房尾水

记者采访haseeb(右) 、hamid khan(中)、  fida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白鹤滩建设部工会召开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
  • · 三峡集团举办首场在线讲座
  • · 三峡国际卡洛特项目公司欢度猴年春节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考察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
  • · 长江环保集团召开2020年度档案工作会
  • · 三峡集团中标长江大保护无为县PPP项目
  • · 快来欣赏春天的大坝!三峡大坝旅游区3月30日起恢复开放
  • · 持续惠民!三峡专用公路2019年日均交通量破万车次
  • · 12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宝宝”出生啦
  • · “长江之歌”三峡领唱 幸福河湖汇入皖江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