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国际组织开展境外环评业务培训
2016-03-18 00:00:00 来源:新闻中心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王嘉薇 报道)3月15日上午,三峡国际在富凯大厦2002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境外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培训,培训授课由伊尔姆环境咨询管理咨询公司(ERM)胡颖华博士主讲,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柏华主持。参加培训人员近50人,其中集团公司环境保护部、中水电公司、中水北方公司相关人员也参加此次培训。
胡颖华博士对项目投资中的非技术风险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际环境社会健康评价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针对巴基斯坦和缅甸的项目,结合国际通行的环境健康社会评价体系即赤道原则和IFC绩效标准,就环境和社会风险与影响的评估和管理、劳工和工作条件、资源效率和污染防治、社区健康、安全和治安、土地征用和非自愿迁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土著居民、文化遗产八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随后,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就赤道原则和IFC绩效标准的适用范围、企业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下如何避免被当地社会团体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而遭受恶意攻击、在境外项目环境社会健康评价过程中如何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NGO)、如何更好的实施开展公众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这次培训,公司员工不仅收获了境外项目环境社会健康评价的相关知识,更学习了开展相关工作的思维、理念、习惯和意识,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胡颖华博士对项目投资中的非技术风险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际环境社会健康评价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针对巴基斯坦和缅甸的项目,结合国际通行的环境健康社会评价体系即赤道原则和IFC绩效标准,就环境和社会风险与影响的评估和管理、劳工和工作条件、资源效率和污染防治、社区健康、安全和治安、土地征用和非自愿迁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土著居民、文化遗产八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随后,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就赤道原则和IFC绩效标准的适用范围、企业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下如何避免被当地社会团体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而遭受恶意攻击、在境外项目环境社会健康评价过程中如何与非政府组织打交道(NGO)、如何更好的实施开展公众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这次培训,公司员工不仅收获了境外项目环境社会健康评价的相关知识,更学习了开展相关工作的思维、理念、习惯和意识,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